劉丹陽
(北京市西城區科學技術協會,北京 100054)
從莊子角度解讀《失憶蝴蝶》的歌詞內涵
劉丹陽
(北京市西城區科學技術協會,北京 100054)
林夕是香港著名詞作人,由其創作的歌詞被王菲、陳奕迅等諸多歌手演唱,并廣泛傳誦。林夕的歌詞中,沒有通常流行歌曲中為了抒情而濫情的成分,而是更多將情感與哲學相結合,傳達其積極的、具有哲理的處世態度。本文試圖利用莊子的思想,解讀林夕為陳奕迅創作歌曲《失憶蝴蝶》歌詞背后的意涵,從而窺見詞作人對情感的哲學詮釋。
歌詞;林夕;莊子
《失憶蝴蝶》由陳曉娟作曲,林夕作詞,收錄于陳奕迅2013年粵語專輯《THE KEY》。從專輯名稱就可以看出,歌手希望用音樂做一把鑰匙,解答人生的謎題,尋求解決困惑的路徑,通過各種故事的演繹,給不同的情感問題開出藥方。
從歌詞創設的場景來看,《失憶蝴蝶》大意是描述一種兩人之間若即若離的關系,在搭建這種關系背后,詞作人用了一些哲理進行闡述,這是林夕的習慣做法,也是他格外被推崇的原因。這首歌一經發表,香港詞評人梁詩文就從佛學角度解讀過,“《失憶蝴蝶》貫穿了林夕作品的核心情志——人與人的關系變幻無常,與其開到荼蘼,何妨一切如初見、淡如水……”[1]。林夕曾說過,“他喜歡把老莊與佛學綿里藏針地放入歌詞中[2]”,今天我們用莊子角度解讀此首歌的寓意,亦有殊途同歸的效果。
從歌名來看,蝴蝶意向是詞作人林夕喜歡使用的比喻,林夕曾親自作注“蝴蝶也是我常用的生物……”[3]。
拋卻從生物本質來看蝴蝶短命(壽命不超過數月)和形體美麗的特質,在多數情況下林夕賦予了蝴蝶自由、多情的意涵。莊子中最被人熟知的寓言“莊周化蝶”同樣使用了蝴蝶的意向,陳鼓應先生認為,莊子托蝴蝶來比喻人性的天真爛漫、無拘無束[4]的本質,這與林夕筆下蝴蝶的一些特質相吻合。
在歌曲的副歌部分反復出現了一系列的對比詞匯——“一起與離棄”、“歡喜與嫌棄”、“遺憾與完美”,都是指向事物的對立兩面,可以簡稱為:是與非。在《齊物論》中,莊子提到 “是不是,然不然”,是、非相互依靠且都是在不斷變化中的,即是將非作為對照,而非將是作為對照。這是一種辯證思想的體現。
既然是、非辯證地存在且不斷轉變,我們便無需沉溺于此爭論,需要做的就是將兩者和諧地調和在一起。對于這些是、非的調合,莊子給出了答案,我們應該“忘年忘義,振于無竟,故寓諸無竟”,忘生死忘是非,即忘記是、非,逍遙于無窮的境域,打破時空的邊界,如蝴蝶一般悠然自得。
失憶,即為忘。徐復觀先生指出,“‘喪’在《莊子》一書中,常與‘忘’同義”[5]。在《齊物論》開篇,顏成子游見南郭子綦前、后兩次“隱機而坐”大不相同,問其故才知南郭子綦“吾喪我”。在這里,“吾喪我”的意思是“我摒棄我見……”,其“與篇末‘物化’一節相對應”[6],既與“莊周化蝶”呼應。
失憶是途徑,蝴蝶是詞作人傳遞的希望轉化的目標:如果想成為無拘無束天真爛漫的蝴蝶,那么就需要破除物、我之間的界限,不以自我執念為羈絆,是對萬物為一的認同,也是莊子最核心的齊物精神的體現。
有了途徑(失憶),有了轉化的目標(蝴蝶),好比有了時光隧道,有了時光機。但是,時光機要飛往哪里,任我們逍遙、寄托的地方是哪里?
莊子認為是大道。在《大宗師》中,魚“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在孔子與子貢的對話中,莊子又借孔子之口提到,“魚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大道之實際,所言廣莫之鄉,曠垠之野,皆無竟之義”[6]。可見大道于人,如江河湖海于魚一般,是逍遙、寄托、釋放的憑借。
回到了這首歌詞對于情感的詮釋,既然情感如同是、非一般,是永恒變化的,那么我們應該關注它的本質、接納它的變化(林夕在一些歌詞中寫到情感常常處于一種臨界,比如《幸福摩天輪》中情感的高低起伏、《夕陽無限好》中剎那失衡),無需計較它的到來與離去,并不刻意地輕視情感,也不刻意地降低自己,以無偏見的心情來看待事物。詞作人希望人們經過不斷地修煉,最終可以得道,成為情感的“至人[7]”。這種靜默的態度,似乎是一種消極的應對,但卻是詞作人想傳達的一種自我解脫的積極救贖。
[1]梁偉詩.詞話詩說:失憶蝴蝶,香港文匯報2013(8).
[2]黃志華.朱耀偉.梁偉詩,《詞家有道——香港16位此人訪談錄》.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10(1):110-111.
[3]專輯《林夕字傳2》中《戲迷情人》.
[4]陳鼓應.莊子淺說.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9(1):20.
[5]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2(1):39.
[6]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最新修訂版).商務印書館,2007(1).
[7]《應帝王》中,莊子講到“至人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附:《失憶蝴蝶》歌詞
還沒有開始 才沒有終止 難忘未必永志
還沒有心事 才未算相知 難道值得介意
言盡最好于此 留下什么意思
讓大家只差半步成詩
還沒有驚艷 才沒有考驗 才未值得哄騙
還沒有閃電 才沒有想念 才未互相看厭
還未化灰的臉 留在夢中演變
回頭就當作初次遇見
并未在一起亦無從離棄
不用淪為伴侶 別尋是惹非
隨時能歡喜亦隨時嫌棄
這樣遺憾或者更完美
從沒有相戀 才沒法依戀 無事值得抱怨
從沒有心愿 才沒法許愿 無謂望到永遠
蝴蝶記憶很短 留下什么恩怨
回頭像隔世一笑便算
并未在一起亦無從離棄
不用淪為伴侶 別尋是惹非
隨時能歡喜亦隨時嫌棄
這樣遺憾或者更完美
就像蝶戀花后無憑無記
親密維持十秒又隨伴遠飛無聊時歡喜在忙時忘記
生命沉悶亦玩過游戲
并未在一起亦無從離棄
一直無仇沒怨 別尋是惹非
隨時能歡喜亦隨時嫌棄
不用再記起怎去忘記
劉丹陽(1987—),女,本科,北京市西城區科學技術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