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芷晴
(華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淺談鈴木教學法以及該教學法對我國音樂教育的啟示
鄧芷晴
(華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著眼于我國當前的音樂教育,普遍存在著重技輕藝的問題,原本已美育教育為主的音樂教育朝著功利化、技能化發展,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我國音樂教育的健康發展。鈴木音樂教學理念恰恰以人本主義為思想基礎,對我國音樂教育有一定的影響和啟發。
音樂教育;鈴木教學法
我國從古至今存在著兩種音樂教育體系,一種是上古三代建立的“人”體系音樂教育制度,一種是慢慢發展而來的“藝”體系音樂教育制度。當前,關于音樂教育“人”體系與“藝”體系選擇問題,成為我國甚至全世界音樂教育界所共同關心的焦點。立足于物欲橫流的今天,人們都在追求實用主義,實利主義,實用第一,利益第一,人人都很浮躁,急功近利,何曾靜得下心來,回歸自己本身。而以上的問題,多少導致了我國當前音樂教育中,在相當的程度上存在著重技輕藝,忽視人的全面發展,朝技能化發展偏,離美育教育軌道,影響了我國的音樂教育健康發展。鈴木音樂教學理念恰恰以人本主義為思想基礎,對我國音樂教育有一定的影響和啟發。鈴木教學法從不同的角度強調“人本主義”思想在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喚起我們對音樂教育理念的高度重視。本文就何謂鈴木教學法、國內對于鈴木教學法應用的基本概況以及鈴木教學法對我國音樂教育的啟示作出文獻綜述。
鈴木教學法由音樂教育家鈴木鎮一創立,他同時也是日本小提琴演奏家。鈴木教學法于20世紀40年代末期始創的,鈴木教學法又稱為“母語教學法”。
鈴木認為,教學是促進才能發展的途徑,教學的目的就是要探索和發展人的潛力,也就是進行才能教育。鈴木教學法的理念有以下幾點,首先是興趣,興趣是能力的源泉。再是環境,良好的環境能夠造就幼兒高標準的達到學習目的。然后是能力的培養,能力的培養是人生中重要的事。接著是教育,教育包括“教“和”育“兩方面,只重視教而不重視育是錯誤的選擇,教育方法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幼兒今后的發展。最后是音樂的重要性,音樂在幼兒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很多知識的學習都離不開音樂,生活中我們也無法擺脫音樂。
鈴木認為在某個領域有高能力的人,同樣可以在其他領域達到相同的高度。鈴木教學法的教育原理簡單實用,最初是用于小提琴的教學上,后來不僅僅用于音樂學習,還可以用于學習其他學科,鋼琴也不例外。鈴木教學法的特別之處在于,從人本主義的教育觀出發,說明了音樂教育的目的,適合幼兒音樂啟蒙階段的教學。首先,運用“母語學習法”學習鋼琴,從聽覺模仿來學習,然后再演奏和識譜,以聽為彈奏鋼琴的前提,提高敏銳的音樂聽辨能力。我國對鋼琴的啟蒙學習認為識譜是必經之路,認為應該先識譜后彈奏,鈴木認為音樂學習不應以識譜開始,他覺得兒童最好通過模仿彈奏來完成曲目的學習,認為模仿彈奏之外,模仿教師唱譜也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這一思想影響了鋼琴教師對兒童教育的教學方法,有一部分教師嘗試著鈴木教學法在幼兒鋼琴上的運用。
鈴木教學法創始至今,對世界各國產生了影響,我國的音樂教育改革也深受這一思想的影響。我國高師鋼琴課的一個特色是小組課教學,由于鋼琴學科的特殊性,即使上課是小組課模式,老師還是習慣一個一個地給學生上課,只是每個人上課的時間縮短了而已。但是在鈴木的小提琴教學中,鈴木通常采用幾個人上課的形式和定期舉辦音樂會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全方位能力,他認為集體上課和音樂會可以鍛煉學生的品質,與此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進取精神。目前我國嘗試鈴木教學法,使高師鋼琴小組課達到合作學習的目標,構建一個共同學習體,促進學生集體成長。
“高師鋼琴教育歸根到底還是音樂教育,因而其教學模式一定要遵循音樂的教育規律”。音樂教育中的鋼琴教育不只是技能訓練,人品格的培養也是我們追求的目的,在鈴木教學法的學習下,高師鋼琴小組教學模式進一步完善,鋼琴教學不斷發展。
鈴木教學法在我國的運用不僅在鋼琴上,近年來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拉弦樂器二胡也借鑒了這套以小提琴教學法為基礎的教學法,取其精華。
鈴木教學法給音樂教育有很多啟示,他認為兒童是一個非常出色的學習者,在學習母語當中很快就能把握,因此在音樂方面如果營造出濃厚的氛圍,他們也能夠把握得住;再就是要重視學習興趣的培養,鈴木認為興趣是學習的源泉,音樂教育的一個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興趣,聆聽美好的音樂并學著演奏,培養他遵守紀律和克制的性格,得到美好的心;鈴木鎮一本人也說:“教音樂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想創造出良好的公民。如果讓一個兒童從降生之日起就聽美好的音樂并自己學著演奏,就可以培養他的敏感,遵守紀律和忍耐性格,使他獲得一顆美好的心。”鈴木教學法從“人性“和”“人類之愛”出發,以小提琴為工具,使每個孩子的 達到最優秀的程度。由此看來,鈴木教學法在培養孩子美好心靈與健全人格方面有著重要貢獻,他的教學法中“人本主義思想”,是當前我國音樂教育中所需要的,我們不能因為功利化的今天而重技輕藝,忽視人的全面發展。畢竟音樂教育最大的的功能還是“育人”。
較之達爾克羅茲、柯達伊和奧爾夫教學法等,鈴木教學法更多地體現出東方哲學思維。鈴木教學法對我國的音樂教育有著積極的影響,尤其是在機械文明日漸發達的今天,有豐富內涵與優美心靈 的人越來越少了,這時鈴木教學法中培養一顆美好心靈的理念給我國音樂教育帶來了一股清風。我國音樂教育在相當的程度上存在著重技輕藝,以及音樂教育發展有著 “功利化”、“技能化”的傾向,忽視了人的全面發展,與美育教育相違,影響了我國的音樂教育健康發展。以人本主義為思想基礎的鈴木音樂教學理念,對我國音樂教育有一定的影響。總之,我們應順應我國的基本國情以及時代要求,進行篩選和提煉鈴木教學法的精華,最終形成自己的特色,更加接地氣,使之“本土化”和“民族化”。
[1]鈴木鎮一.兒童早期音樂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牛珺.鈴木教學法對幼兒鋼琴啟蒙教學的啟示[J].音樂天地.陜西:陜西師范大學,2014(4).
[3]韋琴芬,王芳.“鈴木教學法”視域下高師鋼琴小組課教學模式[N].銅仁學院學報,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