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基洪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畜牧獸醫局)
奶牛流行熱的防控技術
文/邱基洪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畜牧獸醫局)
奶牛流行熱是近些年影響奶牛養殖業健康發展的重要疫病之一,可造成奶牛高比例的淘汰。養殖場(戶)應落實自繁自養、強化日常隔離消毒、完善預防保健、改善飼養條件、注意日常檢查與及時治療等綜合防控措施,以確保該疫病得到有效的防控。
奶牛;流行熱;防控
牛流行熱是由牛流性熱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患病奶牛會出現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甚至停止、體溫升高、流涎、氣喘,并可迅速出現癱瘓、肺氣腫、乳房炎、流產等病癥。該病每3 年左右暴發1 次,主要集中在夏秋季節,有一定的規律性與特征性。但近些年,周期似有加快。金華地區每次流行期均有奶牛感染發病,給奶牛業帶來的損失慘重。
病原體為牛流行熱病毒,屬RNA型。病毒顆粒呈十分典型的彈狀,兩邊平直,頂端略鈍圓。該病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多發生于蚊蠅出沒的7~10月,多發于3 歲以下的奶牛、黃牛等及其后代,在牛群中呈“跳躍式”發病,其原因可能是上次流行時未出生的牛無相應抗體。
2.1 一般癥狀
表現精神沉郁,氣喘,肩胛肌肉震顫,食欲減退以至廢絕,糞便干燥,有的外附黏液或血液,奶產量明顯下降;體溫升高,高至42 ℃以上,持續2~3 天,故又稱為“暫時熱”或“三日熱”;心跳加快,瘤胃蠕動減弱乃至停止。
2.2 典型癥狀
2.2.1 消化型
食欲廢絕,便秘或腹瀉,腹痛。
2.2.2 呼吸型
氣喘,可視黏膜發紺,上下眼瞼腫脹,重者張口吐舌,喜站而不臥,或臥地后即起立,有的病牛背部、頸部皮下氣腫。
2.2.3 癱瘓型
步態強拘,病初發熱,次日體溫恢復正常而臥地不起,重病者呈躺臥姿勢,肌肉強硬。
2.2.4 麻痹型
主見咽、食道麻痹,病畜由口流出多量黏性唾液,常吊于鼻端、口角,食道逆蠕動明顯,采食咳嗽,飲水常從鼻孔內流出,有的病牛瘤胃臌脹,眼結膜腫脹外翻呈鮮紅色、眼球突出。
以上各型的病牛往往混合發生,界限不明顯。此外,病牛容易繼發流產、乳房炎。尸體剖檢可見消化道廣泛出血,黏膜脫落,肺間質增寬,氣腫或水腫,肝、脾、腎輕度腫脹、變性和有壞死灶。
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可做出診斷,注意與常見的奶牛口蹄疫、牛巴氏桿菌病等的區別。
3.1 總的治療方案
牛流行熱無特異療法,關鍵要強化牛舍巡查,盡早采取對癥治療和防繼發感染用藥。一般情況下,青霉素、安乃近肌肉注射,即能奏效。為加快恢復健康,防止病情惡化和繼發感染,可給予5%復方葡萄糖生理鹽水、維生素C、安鈉咖、黃芪多糖和抗生素等治療。
該病來勢兇猛,若治療及時,恢復快,治愈率高,否則,病情容易轉重,治愈率低,死淘率高。
3.2 針對性治療方案
3.2.1 體溫升高、脫水
病牛可采用5%復方葡萄糖生理鹽水輸液、復方氨基比林/柴胡降溫。體溫下降后食欲一般會好轉,效果不明顯的病牛可配給益生素、食母生、復方龍膽酊等消食藥物治療恢復胃腸功能。
3.2.2 呼吸困難、氣喘
病牛可采取雙氧水、麻黃素/氨茶堿等藥物緩解癥狀。
3.2.3 興奮不安
對興奮不安病牛可采用氯丙嗪等鎮靜藥物治療。
3.2.4 癱瘓臥地
對癱瘓臥地的病牛可用葡萄糖酸鈣、水楊酸鈉、士的寧等驅風濕和興奮神經的藥物治療。
做好護理與管理非常重要。保證病牛正常供水,給予適口性好的飼料,如青綠飼料、多汁飼料;對癱瘓病牛要經常翻身,防止發生褥瘡引起敗血癥;保持牛舍舒適、安靜、整潔。對療效不明顯的病牛,宜及早淘汰處理。該病,常因癱瘓、乳房炎治愈困難而淘汰,對養殖場造成的損失非常嚴重。
4.1 免疫接種
每年4~5月(特別是預計可能暴發的那一年),用哈維科牛流行熱滅活疫苗皮下接種,成年牛注射4 mL/頭,犢牛2 mL/頭,2~3 周后再接種1 次,免疫期4 個月。
4.2 加強管理
任何疫病的防控,不能完全寄托于疫苗,尤其有的疫苗自身質量與效果還不能完全保證的情況下。
首先要建立自繁自養的飼養制度,疫病的發生多因奶牛頻繁不規范的調運所引入;其次,應加強隔離消毒和環境衛生,積極消滅蚊蠅、老鼠,禁養狗貓與家禽,以切斷疫病傳播;第三,做好防暑降溫工作,保持牛舍舒適,供給優質飼料,確保奶牛機體正常免疫力;第四,加強防疫檢疫制度,有奶牛販運的養殖場(戶)和養殖小區往往先發多發,近些年奶牛疫病多發與復雜化的重要原因就是個別養殖戶不遵守防疫檢疫制度,常年頻繁不規范買賣奶牛。
4.3 加強疫病監控
在面臨疫情威脅的非常時期,應每天堅持多次定期巡查,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對已發病的牛場全群奶牛應早中晚3 次,逐頭檢查體溫、食欲、泌乳量。
4.4 藥物預防
在面臨疫情威脅時或在傳染病容易流行的夏季,應有意識地用黃芪多糖或金銀花、柴胡、黃連、連翹、淡竹葉、升麻、魚腥草等配伍拌料進行預防。凡有體溫升高、食欲減退、產奶量下降和精神不振的奶牛,應迅速給予預防性治療用藥。慎用抗生素,防止有抗奶出現。疫病預防,應講究綜合處理。
抓好日常管理是控制任何疫病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抓好疫苗注射、藥物預防和疫病監測檢查、治療,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C
邱基洪(1965-),男,漢族,浙江金華,執業獸醫師,主要從事動物防疫檢疫管理與重大動物疫病診斷、撲殺、無害化處理工作。
2016-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