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智遠
(成都理工大學傳播科學與藝術學院,四川 成都 610059)
?
淺談音樂劇劇本創作的民族化路徑
譚智遠
(成都理工大學傳播科學與藝術學院,四川 成都 610059)
【摘要】我國音樂劇對于很多國人來說并不熟悉。但是他們的發展卻經歷了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從引進國外的音樂劇到發展自己民族的音樂劇。我國的音樂劇在追求自我突破和創新的路上不斷的進行著努力和進步。特別是今年來音樂劇的劇本創作也想著民族化的路線不斷地向前發展。逐漸有了中國特色的獨特味道,讓國人對音樂劇也逐漸產生了興趣。這是我國音樂劇劇本的一個進步,也側面的認證了所謂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道理。音樂劇劇本創作的民族化路徑漫長而曲折,對于很多音樂劇劇本作家來說,他們在民族文化中汲取影響,在民族文化中找到創作的源泉。所以說這也是一條充滿著希望和夢想的道路。當音樂劇遇到民族文化總會擦出不一樣的火花!
【關鍵詞】民族化;音樂劇;劇本創作;改變創新
對于起源于歐洲的音樂劇來說,我國的音樂劇從一開始的模仿學習到現如今能夠獨當一面。其中經歷了很多音樂人士的努力,也因為其在歷史化的進程中不斷的取其精華,去其槽粕。這其中的其就是外國音樂劇。我國的音樂劇將外國音樂劇中和諧唯美的音符借鑒來,再配上表演者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二者合二為一,將我國的音樂劇打造成一個人文氣息濃厚的一場視覺盛宴。但是由于外國人的音樂劇中也有一些糟粕,所以在引進的過程中,我國的音樂人巧妙地避免了這些問題,將國外引進的音樂劇加上自身的改編和潤色,讓其給人們帶來正面的影響。而且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僅結合了自身民族的特色,也將我國的音樂劇不斷地向前發展,推動了我國音樂劇發展的進程。
對于中國的很多音樂劇來說,我國的音樂劇在很大程度山更體現了自身的民族化特點。這點不僅和社會發展密切相關和我們的生活水平也有著重要的關系。由于我國經濟的高度發展,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民素質都在不斷提高。中國人的消費水平也隨之增高,那么在現代化經濟發展的今天,民族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同時也是消費者對于自身民族文化認同你發的表現:
(一)劇本內容選取歷史進行改編
對于很多音樂劇來說,其劇本內容都是根據我國的著名歷史改編。這就能充分的顯示我國音樂劇的民族化特征。原因就是現代人們對于歷史的追求感和認同感。因為和自己息息相關,所以劇本內容的選取為我國歷史時,有著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大眾的關注度。
(二)劇本內容選取具有地域性
區別于改編歷史內容的音樂劇,地域性指的是音樂劇的劇本內容描寫的是我國的某個地域,比如河南、東北、天津、北京這些地區的地域戲很大程度的取決于地方特色。這樣的音樂劇不僅在內容和形式上區別于外國音樂劇的優雅,而且在內容的設置和編排上也非常的接地氣。這樣不僅可以很快的讓音樂劇在我國的各個地區更快的普及,而且在生活中也可以更直接的豐富人們的生活。
(三)劇本內容選取與社會息息相關
不同于外國音樂劇的引經據典,我國的音樂劇劇本的創作體現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超流行。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很多音樂劇的劇本和我國社會的熱點息息相關。因為我國的文化與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一個正面的文化現象會對我國的經濟產生重大的影響。但是當現實生活中出現了很多感人的事件時,我國音樂劇的劇本就會根據其內容進行改編和創作,把它搬上音樂劇的舞臺之上。這也體現了我國音樂劇的民族化特色。
(一)對音樂劇自身的推動作用
我國的音樂劇在發展的過程中始終沿著中國特色的方向不斷前進,這對我國的音樂劇來說是正確的步伐。正因為其在音樂劇的進程中起到了促進音樂劇發展的重大作用,才讓音樂劇在不斷地改編和工作人員的努力下越來越受歡迎。當我們從整體來審視音樂劇時,不難發現的是音樂劇劇本的民族化,也讓其自身充滿的創作的靈感,讓其演員在表演時可以足夠的呈現具有自身特色的魅力。
(二)對外部經濟發展的影響
音樂劇劇本地民族化對于我國經濟來說起到了促進的作用。因為音樂劇的上述特點將我國的文化和經濟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用文化產業來創造經濟效益,這對于很多的音樂劇來說一方面能保證自己的正常收入另一方面還能從事自己熱愛的音樂劇事業。而且經常看音樂劇的人也都是具有人文情懷的一批人,而這些人的消費水平又很大程度的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所以音樂劇劇本的民族化可以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三)對國外音樂劇的提示作用
區別于我國的音樂劇,外國音樂劇通暢采用高大上的舞臺加之富麗堂皇的道具來進行華麗的表演,雖然是一場讓人難以拒絕的視覺盛宴。但是如果能如同我國一樣在發展中融入一些自身的民族特色,無疑會效果更好。正因為其過分強調外觀內容會讓音樂劇的內涵變得隱晦,從而降低了音樂劇的質量。
縱觀整個中國音樂劇的發展史,音樂劇劇本的民族化無疑是對我國自身音樂文化的一個創新和發展。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的精粹,一切脫離民族的文化都難以流芳百世。所以,不僅是對音樂劇的發展,對很多民族文化都應該得到中華民族人民的傳承和發揚。音樂劇劇本創作的民族化路徑雖然曲折,但是作為音樂劇本作家來說,這是一條漫長而又充滿挑戰的路,堅守自己的創作靈魂,莫忘初心,是每一個音樂劇劇本作家內心深處對夢想的執著和肯定。堅守內心的夢想,才能創作出更多更好地音樂劇。音樂打動生活,音樂感動世界。希望每一個音樂劇帶給人們的不只是形式上的視覺享受,還有內心深處最純真最美好的那份正能量。
參考文獻
[1]李云.路漫漫之音樂劇于中國[J];北方音樂;2010年01期.
[2]范琦.論民族唱法在中國音樂劇演唱中的運用與研究[J];北方音樂;2011年08期.
作者簡介:譚智遠(1991-—),男,民族:漢,中國四川省瀘州市(籍貫具體到省市),成都理工大學傳播科學與藝術學院(單位),專業:戲劇影視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