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慶煒
(延安大學魯藝學院, 陜西 延安 716000)
?
延安地區曲藝
——道情的研究綜述
蘭慶煒
(延安大學魯藝學院, 陜西 延安 716000)
【摘要】陜北道情作為陜西陜北地區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流行于延安地區子長、志丹、吳起等地。本文從延安地區道情的源流發展、音樂風格特點的角度,來從新審視這個古老曲藝的新的內容,從而為道情的發展,找出更為寬廣的方向。
【關鍵詞】道情;唱腔;陜北民歌
項目:延安市社科聯青年項目成果(項目編號15CWY33)。
延安地區一直以來就是重要的戰略要塞, 道情是流傳于我國民間的一種說唱藝術,嚴格來講屬于曲藝類(有些已經發展為小戲曲)。顧名思義,道情與道教密不可分,道情,是由道士清唱、誦經、吟唱道教中的情理而得名 。之后由于勞動人民對這種寓教于樂的藝術形式的喜愛,使其得以迅速發展,并與當地的文化相結合,從而產生了眾多 的分支流派,陜北道情即是其中一支。
道情始源于唐代道教的道曲,以道教故事為題材,大力宣傳出世思想。而作為“道情”這一名稱出現則是在北宋時期,延安地區道情主要是通過道教傳道的方式傳播和發展起來的。陜北道情主要是分為東路道情、西路道情和清澗地區的道情。延安道情的發展軌跡具體是道教吟誦經書——經文俗唱——鼓子詞——敘事曲。 其中,鼓子詞和敘事曲就是通常我們提到的俗曲道情,所謂的俗曲道情,就是在演唱內容中有所變化,將演唱的經典曲目變為演唱道教的一些故事。發展到北宋時期,勾欄瓦肆的興起,說唱藝術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為更多的底層民眾所接受,從而更為廣泛的傳播開來。道情一詞源于此時。
(一)擁有特點鮮明的節奏
在延安地區道情中,眾多自由的延長音,使樂曲節奏強弱變化明顯,出現了突破規整節奏的切分音節奏,從而表現出 高亢、濃郁的陜北高原氣息,觀眾有十分痛快淋漓的共鳴,強弱交替的節奏,突破正拍子的切分音,強烈的戲劇性充斥著整首樂曲,不僅烘托出演唱者的情緒,同時顯示了藝人扎實的演唱功底。
(二)打擊樂器伴奏不夠完善
延安地區道情演出時主要使用的樂器有三弦、管子、四胡;打擊樂器有:魚鼓、鉸鉸、梆子、板鼓等這幾種打擊樂器,只能適應民間小型的演出,不能滿足道情音樂的發展。
(三)延安地區的道情戲是對民間傳統曲藝的延續和傳承,由于是口傳心授的模式,至今依然 保留了眾多原始 、傳統的文化,不管是曲譜的結構,還是表演風格都有極大的藝術價值。
(四)陜北民間曲藝中,延安地區的道情和民歌、說書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道情,不僅有獨特的唱腔、節奏,同時融入了大量道教文化,形成了獨特的特點。
延安地區道情在不斷演變和發展的過程中吸收了本地區民歌、小調、說書、嗩吶曲等音樂曲調。
(一)與民歌的聯系
戲劇音樂是從民歌基礎上發展提高起來的。道情音樂嚴格來講不屬于戲劇,應歸屬到曲藝中去,它來源于道教,可追尋到古老的道家音樂,是由道觀音樂中的吟唱音樂,通過傳道、講經等形式演變而成的適合民間群眾的俗曲。其中新經韻即社會上所流行的詞曲或民歌。道情在發展的過程中為了能有更多更廣泛的受眾群體,就不斷吸收當地的民歌小調,這些不僅使得延安地區道情更廣泛的傳播,更使得道情與當地的文化相融合,產生了新的效果,從而形成了延安道情的特點,音樂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更應該服務于生活。陜北道情當屬此例。
(二)與陜北說書的區別與聯系
陜北說書主要是流行于陜西北部、延安地區的一種說唱藝術形式。延安地區道情同樣是流行于陜西北部、延安地區的藝術形式,是口頭音樂形式。兩種藝術雖然大不相同,但是相互融合相互借鑒對方優秀部分為己用的情形在陜北道情音樂中是有體現的。說書,主要是以說唱為主的藝術形式,在演奏樂器上以簡單的三弦為主,而道情則是吸收了說唱藝術的部分形式,伴奏樂器上進一步擴展,除了三弦之外,還加入了打擊樂器、管樂器等,除了說唱之外,道情在內容上更加豐富。
陜北民歌、陜北說書、陜北道情都是具有自身獨特特色的藝術品種,擁有共同的生長土壤。延安地區的道情的發展和當地的地理環境,人文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延安地區道情的表現形式十分完善,擁有獨立的演出模式、獨立的曲牌、道具。隨著時代的發展,娛樂形式的多樣化,延安地區道情的受眾逐步在縮小,人們更傾向于更為簡單易懂的娛樂方式,延安地區道情的發展,不僅要延續傳統,要在固守傳統的基礎上找到新的舞臺,使其更好的發展。
陜北歷來是邊陲重地,經過歷史上長期的戰火洗禮,延安地區擁有不可替代的獨特氣質,不僅是紅色的延安,在曲藝的發展上有歷史也有未來,延安地區的道情融合了不同時代的漢族,少數民族的曲藝特點,兼容并包下滲透形成了現在獨具特色的延安曲藝文化。在這種文化背景下,其主要的表演風格就帶有獨特的高原黃土特點,曲調高亢,嘹亮,極具張力。當然它們的區別也是很明顯的,陜北信天游民歌,以唱為主,說書以說唱為主,道情兼具二者之長,不僅有曲調演唱,有說書的部分,而且在演出內容上加入了各種情節 、曲牌眾多,是正在向戲曲不斷靠攏的準戲曲。
參考文獻
[1]韓慧.傳承陜北道情的分析[J].戲劇之家,201503(1):21.
[2]李興池.談陜北道情音樂的發展.
[3]閆文杰.淺談陜北道情的音樂特色[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4).
[4]溫燕.陜北道情的初步研究[J].美與時代,2010(1).
作者簡介:蘭慶煒(1983—),男,河南鄧州人,現為延安大學魯迅藝術學院教學秘書,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