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亞文(安徽省宿州市第九中學,安徽 宿州 234000)
?
合唱排練后有感
丁亞文
(安徽省宿州市第九中學,安徽 宿州 234000)
【摘要】合唱是一集體活動,更是一門集體的合作藝術,對沒有合唱基礎的學生通過合唱比賽訓練,會明白什么是美的和聲,怎么分享音樂的美;通過合唱排練鍛煉了他們的自律能力、理解能力、溝通能力、承受能力,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了本身的音樂素質!
【關鍵詞】合唱訓練;集體活動;提高審美
兩年前我去農村支教了兩年,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教學經歷是一次合唱排練。去之前學校一直沒有一位專業的音樂教師,孩子們也沒有上過正規的音樂課。所以那所學校的孩子對合唱音樂審美的程度是很淺薄的,他們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很少接觸或者根本接觸不到什么是真正的合唱。記得有次全校舉辦過一次班歌合唱比賽,十三個班級的合唱歌曲的排練全部有我一個人負責,工作量非常大,一個星期的比賽準備時間非常倉促,每個班級的歌曲,只徘徊在“會”的階段,要達到“好”的要求,實在差得太遠!直至比賽,所有的班級都在班主任的要求下,拼盡全力“喊”完了比賽曲目。雖然校方領導覺得活動結束的很圓滿,但是從專業角度上評論,我知道這是一次不“正規”的比賽,連合唱最基本的入門要求都沒有達到。
那年臨近五月,我所支教的學校接到了上級關于藝術節的文件,作為學校里唯一的一位音樂老師,我接受必查項目——合唱的排練。我暗下決心:這次一定要帶領孩子們進行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合唱訓練!經過幾個星期的合唱訓練,我發現參加合唱的學生從各個方面有了潛移默化的改變。
首先是專業演唱上的改變。
合唱音樂知識匱乏的孩子們,他們首先要明白合唱的指揮手勢。合唱訓練過程中指揮的手勢就是語言,指揮通過手勢達到對聲部高低、長短、進入的前后,最終達到聲部的和諧統一。弄明白什么是預示拍?什么是弱起?什么是強弱?什么是新聲部加入;其次要明白什么是兩聲部合唱?由于學生沒有接觸過合唱,所以我選擇難度較低的兩聲部合唱,降低難度的同時,也更容易讓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聽到和聲效果,體會和諧之美。第三要知道兩聲部中低聲部的作用是什么?低聲部是非旋律聲部,在合唱訓練的過程中需要有較強穩定旋律感的學生擔任,低聲部是整個合唱聲音的砥柱。
那么就要求每個成員都具有同樣的發聲狀態,演唱時要改變用真聲大音量演唱的習慣,避免損傷變聲時期聲帶的同時,也破壞了合唱隊的整體音效。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調其氣”,結合“聞花香”“狗喘氣”這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配合合唱的呼吸手勢,慢慢的開始達到呼吸的統一,再無大白嗓唱歌的現象
在訓練聲部音準的同時我認真聆聽個別學生的聲音,及時調整高、低聲部的人員,在合唱排練中沒有簡單地把全部男聲劃分為低聲部,全部女生劃分為高聲部,而是根據聲音的特點以音色高亢嘹亮的為高聲部,音色豐滿厚實的為低聲部。在訓練過程中培養學要彼此照應,訓練大家有所控制的歌唱,互相合作地唱出統一的音色。
排練曲目齊唱部分的旋律完全沒有問題,主要就是兩聲部和聲的訓練。要求每個聲部在訓練之外的時間,把自己聲部的旋律銘記于心,排練是從每個小樂句入手,小樂句的兩聲部配合好了,再變成大樂句練唱。配合有效的指揮手勢,合唱歌曲初見雛形!他們努力了,付出了,終于嘗到一點成功的甘甜,我自己心里也覺得欣慰!
通過合唱排練,使參加活動的孩子提高了音樂素養,了解和聲的美、怎么分享音樂美;通過合唱排練鍛煉了他們的自律能力、理解能力、溝通能力,承受能力,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通過這次合唱排練豐富他們的課余活動,活躍和增進了學生身心健康,激發了他們對音樂更廣泛的興趣,培養了他們對音樂的感受能力,表達能力和審美能力。
其次參加合唱訓練的學生在生活上也有所改變。
1.遵守紀律。合唱是統一的行為活動,每個聲部都有自己的聲音任務,每次排練都需要合唱隊員遵守排練時間,不遲到不早退。
2.尊重他人勞動成果。每次排練都要集中注意力,自己的聲部沒有達到諧和的狀態會影響到整體的排練,耽誤大家寶貴的時間。
3.互相幫助互相鼓勵,增強集體榮譽感。合唱團就是一個集體,一榮俱榮,每個聲部又是個小家,大家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產生和諧的具有正能量的氣氛。
對我個人而言,那次合唱排練從最基本的知識入手,然后選取、定合唱隊員、開始的音樂伴奏、到指揮協調,最后的歌曲情感的細膩處理等等都是我親力親為,整個過程豐富了我合唱排練的閱歷,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音樂素質。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集體生活是學生自我向社會化道路發展的推動力,為兒童發展所必須,一個不能獲得這種正常發展的兒童,可能終生是一個悲劇。”由此可見,合唱訓練這種獨特的藝術活動形式對學生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這次藝術節合唱活動,對于從未接觸過合唱藝術形式的學生來說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使他們在整個活動中受益,有心靈上的震撼和情感上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