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玲(新疆昌吉職業技術學院,新疆 昌吉 831100)
?
學前教育專業鋼琴集體課初探
孫永玲
(新疆昌吉職業技術學院,新疆 昌吉 831100)
【摘要】鋼琴集體課教學是將進行鋼琴學習的學生集中到一起進行集體教學,其教學目的是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更全面地掌握鋼琴技能技巧,讓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學生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體現高效率的鋼琴教學。
【關鍵詞】集體課;效率;教學
學前教育鋼琴教學目的之一是培養學生掌握鋼琴的基礎彈奏方法和技能技巧,在學生走到工作崗位可以運用鍵盤自如地自彈自唱兒歌,更好地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走上學前教育工作崗位服務。
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其目的是為了培養出基本掌握鋼琴的將來從事幼教工作的教師,而是不是培養出專業的演奏人才和鋼琴表演家,鋼琴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大多是邊唱邊彈或一些律動節奏的彈奏,彈奏的還是幼兒歌曲的自彈自唱,.那么這給我們職業學校教師提出來一個問題,鋼琴老師少的情況下如何使學生掌握正確科學的鋼琴演奏方法,以適應以后的走入工作崗位的音樂教學活動,這也是給我們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老師提出了一個新課題,雖然不要求幼兒園老師由什么很高很難的鋼琴演奏技巧,但是如何讓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短短的兩三年學習里學習掌握到一定的鋼琴演奏能力,并可以具有的兒歌自彈自唱和簡單的鋼琴伴奏能力,這是需要我們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老師值得思考的問題。
就現在入學的學前教育學生來看,大部分學生的音樂素質令人擔憂。生源音樂素質偏低。由于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在招生過程中,不進行音樂專業技能面試和考試,學生有些是新疆南疆少數民族學生,大多都來自于農村地區的學生,進校時純粹連漢話都聽不懂,更別說學習音樂了。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鋼琴教師就要積極的改善教學內容,創造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課堂,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那么這就為集體鋼琴課程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讓學生在集體環境中學習鋼琴,在一定程度上充分發揮了群體動力的優勢,讓學生對鋼琴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必修的專業技能,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技能技巧課,是音樂理論知識,聲樂、鍵盤綜合體,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必修的專業技能課,是幼兒園教師必備的崗位技能。隨著職業教育的迅猛發展,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招生不斷擴大,使得中職學前教育學生急劇增多,而“師資少,學生多”在客觀上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如果再采用傳統的鋼琴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經不適應。鋼琴集體課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并其由于其自身具有的優勢,逐漸地被廣大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所重視,鋼琴集體課教學是將進行鋼琴學習的學生集中到一起進行集體教學,其教學目的是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更全面地掌握鋼琴技能技巧,讓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學生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體現高效率的鋼琴教學。
以往多年的鋼琴教學使得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教學還是延續舊的鋼琴課的教學模式,以傳統的教師和學生進行“一對一”地個別授課為主要形式。在四十五分鐘里老師要給學生講授手型,坐姿,觸鍵的彈奏動作,樂理知識,彈奏技巧等等,如果每班學生有35人,那么老師讓重復講解幾十遍,教學內容還講不完,每個學生只學習一個教學內容,有時候時間還不夠用,個別學生還沒上課就下課了,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學習的內容少,每個學生學習的時間短,沒有練習交流的時間,教學效率不高,從時間上計算,傳統的“一對一”的鋼琴教學模式十個學生需要十個四十五分鐘,而集體課只需一個四十五分鐘,從這個意義說,鋼琴集體課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解決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過程老師少學生多的問題,學生也可以學習更多的內容,也有時間進行練習了,進行更加有效地學習。教育鋼琴集體課提升了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和協作精神。全班同學一起上課,在學習的過程中同學之間相互學習、相互探討、相互幫助,可以看到自己的長處與不足,無形中提升了積極主動學習的動力。同學們在聽自己彈琴和別人彈琴時可以提升音樂感受能力,聽辨,認音,節奏更加準確,音樂表現力更強。鋼琴集體課的課堂授課形式是幾十位學生同時在電子靜音室里上課。老師在操控臺上把每班學生編輯在電腦里,學生戴上耳機彈奏練習時,互相之間不干擾,老師想聽那個學生彈奏就可以在電腦上點擊這個學生,檢查她是否彈奏正確,學生通過大屏幕可以看見老師示范彈奏,也可以聽到老師的講解,還可以通過多媒體聽完整樂曲,在學生練習時,老師隨時戴耳機抽查學生彈奏情況,進行個別學生指導時而不影響其他同學的練習。在經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鋼琴集體課的研究和試驗中我得出一些自己的見解:
因招收的學前教育學生大部分都沒有音樂基礎知識,。在鋼琴集體教學中講解樂理知識,可以理論聯系實際去掌握樂理知識,讓學生學習認識音符、譜號、拍子等,然后把所學的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組合成幾個小節,由學生共同討論,加上力度的標記如:mf、mp、f、p、crescendo、diminuendo等,最后打拍子唱出音符的時值同時唱出力度的標記。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們記得牢,基礎扎實。運用鋼琴集體課進行基礎樂理課教學,可以一下解決很多音樂理論知識,可以理論聯系實踐,比如:音的分組,在給學生講解后,再在鋼琴上再現一下音的分組,學生從直觀,具體的演示中很容易就掌握了樂理知識,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倍增,教學效果更佳。
彈奏的坐姿,手型和觸鍵也可以在鋼琴集體課上講解。彈琴時坐的姿勢很重要,因為有了正確的姿勢才能有一個合理的力點,給學生集體講授坐姿,手型,還可以把這些正確的坐姿手型放到集體鋼琴室的多媒體電腦上顯示讓學生有個直觀的了解。講解觸鍵的要領后可讓學生練習,這時可采取學生相互挑毛病,找問題,讓學生主動學習和理解學習的知識。很快就達到了教學目的。
在彈奏鋼琴時,學生認譜,讀譜非常重要,在鋼琴集體課上可以訓練學生認譜,讀譜,同學們可以集體做這樣練習有節奏地讀出高低音符節奏;有節奏地彈奏(讀出)高低音符;讀出主旋律和左手和弦音名;唱出主旋律的音高的和弦的音高;雙手彈奏等練習,集體訓練學生的視奏能力,節奏,左手伴奏,分析樂曲的能力以及彈奏姿勢、方法及音樂表現手法的初步掌握等方面。集體課教學可以勝任上述學習內容。
集體回課可以鍛煉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可以采用齊奏,小組輪奏,還可以抽個別學生單獨演奏,把課堂當作是學展示的小舞臺,可采用分聲部彈奏,四手聯彈,彈奏接龍等合作彈奏的教學,你彈我唱,我彈你唱的學習方法,在課堂練習時互相之間要注意溝通交流,互相挑毛病,指問題,相互促進,教師在大家練習交流時進行適當的指點。這樣的回課方式可引起學生的積極參與并提高學習興趣,教學氣氛好,即興伴奏、即興演奏的訓練,有利于學生實際工作能力和創造性才能的發展,因此要多增加這些方面的內容?;卣n后即導入新課,體現新舊課之間的內在聯系和銜接。
在鋼琴集體課中,要使技巧訓練不再枯燥、機械,教師應使技巧訓練蘊涵在審美體驗中,充分利用審美情緒的變化,讓技巧始終如一地處在一個主動的、積極向上的狀態中。要讓學生明白,技巧訓練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表現藝術,豐富藝術修養。教學中我們會發現,鋼琴課教學中技巧性知識的傳授都是非常抽象的,不容易理解。講解這類知識時可以與實際生活中的事物聯系起來。例如,學習連奏時,學生只注意手指的高抬指動作,達不到音響上的連貫效果,教師可以啟發學生想象每個音符就像擺好的骨牌一樣,手臂就是氣息,當手臂接觸到琴鍵時,氣息會連貫地作用在不同的手指上。數碼鋼琴集體課多媒體設備有利于教學,教師可充分利用攝像頭和投影機等設備,形象、直觀、生動、多角度地將教學內容展現在學生面前。這樣可以使學生更清楚地了解到教師所講授的正確的彈奏姿勢如:手型、手指力度的應用、彈奏方法如;斷奏、連奏、和弦及正確運用彈奏指法如:穿指、跨指動作等內容。
教師也可隨時錄制課后內容方便學生課后復習功課,學生則可利用錄音和儲備功能,在練習時進行錄制,即通過反復地播放、練習不斷糾正錯誤,提高自身的彈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