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岳(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
淺談音樂對幼兒健康發展的作用
邱 岳
(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摘要】音樂是兒童生活的靈魂,音樂教育是幼兒園教育不可缺少的內容,本文以音樂教育的觀點進一步闡述音樂對幼兒健康發展的作用,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開發幼兒的智能,培養幼兒的意志品質,陶冶幼兒的性格與情操,發展語言,激活思維,豐富想象力,使幼兒園教育得到提高。
【關鍵詞】音樂;幼兒健康;發展作用
注:本文系哈爾濱市教育學會“十二五”課題《幼師學校兒童健康教育活動指導教學內容改革與實踐的研究》階段性成果。
音樂是人類生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是幼兒園教育不可缺少的內容。音樂教育可以使幼兒體驗快樂,培養幼兒興趣、美感和良好的品格,培養和和開發幼兒的情感、幼兒的智能和意志品質,提高幼兒積極的思維能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陶冶幼兒的性格與情操,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對幼兒全身心健康地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幼兒身體發育成長,是一生中最關鍵的階段,稱為人生的春天。因此這一階段讓幼兒感受優美、健康的音樂,以明快的節奏,優美的旋律,豐富的音響,讓幼兒伴著音樂唱歌、律動,會給幼兒帶來美的感受。這方面可教唱《報春》、《春天來了》、《快樂之歌》、《小燕子》等兒歌,也可教唱《拍手踏腳》、《快樂的游戲》、《當當響》、《錘子歌》等帶律動性兒歌,讓幼兒邊唱歌邊做律動,可以使幼兒大小肌肉、骨骼、韌帶等身體各相應部分得到鍛煉,體力消耗得到節省,提高神經系統協調能力和反應速度,增加心肺等器官的耐受力。還可以欣賞優美、抒情的鋼琴曲《水邊的阿狄麗娜》等樂曲,讓幼兒感受到優美、歡樂和春意盎然的美好景象,使幼兒的身體充滿生機,幼兒的動作更加協調,增加幼兒的肺活量,促進血液循環、呼吸、內分泌和新陳代謝,刺激幼兒神經及大腦興奮,帶來愉快的情緒,從而促進幼兒的身體健康。
就心理層面來講,音樂能促進人的大腦的自主反應,從而引起情緒發生變化。比如幼兒欣賞平靜、舒緩的音樂,如鋼琴曲《童年的回憶》、《搖籃曲》等樂曲,就會使幼兒平靜下來,抑制煩躁、不安的心理,減輕焦慮的情緒。而優美、舒緩、柔和的音樂傳入幼兒大腦,會產生情感與心理的體驗,使幼兒心靜如水,內心愉悅。
相反,幼兒長時間處于嘈雜、混亂的環境,經常聽到低沉、憂傷的音樂,在不知不覺中,這種音樂所流露出的情緒,就會使幼兒心理產生變化,情緒低落、焦躁、恐慌和不安,影響其自信心。
作家雨果曾說“開啟人類智慧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字,一把是文學,再一把就是音符。”這就說明了音樂對幼兒智能開發的重要性。許多相關中外理論研究和實踐證明,從小接受音樂教育的兒童,不但聰明,而且精神專注力、創造力也得到提升,而且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也普遍得到提高。比如唱歌、彈琴等音樂活動,能促進幼兒大腦的發育,增強記憶力,而雙手指的頻繁活動能使大腦更活躍,促進幼兒左右腦功能的開發,學習起來更輕松。例如德國的昆特.巴特蒂安博士以《音樂和它的作用》為題的科研項目報告,來說明“音樂使人聰明,音樂可以增強人的社交能力,音樂使人具備創造性,音樂使人更自信”。
幼兒的意志品質主要表現在“自尊、堅持、果斷、自制”四個基本因素,良好的意志品質主要表現在能否堅持,克服困難,實現目的上。培養幼兒的意志品質非常重要,它會影響幼兒一生的成長,而幼兒的意志品質倘若受到音樂的感染,其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例如唱《上學歌》、《讀書郎》就會培養幼兒珍惜時光、勤奮好學、自尊自強的意志品格,唱《數鴨子》就會養成孩子按時上學,天天進步的自覺性。唱《不做小尾巴》就會使幼兒增進自主、自制和自立的能力;《讀書郎》則唱出孩子勤勞勇敢、不畏風雨、不怕困難、渴望光明的優秀意志品質。
好的音樂能激勵幼兒振奮精神,積極向上,例如列寧在欣賞貝多芬《熱情奏鳴曲》后,竟然興奮的稱之為人間奇跡。而欣賞肖邦降A大調《英雄波蘭舞曲》,就會感受勇往直前、英勇戰斗的英雄主義精神,又如聶耳的《義勇軍進行曲》,聽后如吹響的號角,使人熱血沸騰,產生奮進的激情和愛國情感。
學前兒童是幼兒感情從低級向高級逐步發展的重要階段之一,這一時期,讓幼兒多參加各種音樂活動,接觸各種不同風格特點的音樂作品,就會使幼兒的情感變得越來越豐富。他們在唱歌、律動,聽音樂過程中,會漸漸的萌發美、溫暖、愛、同情心、善良等情感。
如歌曲《勤勞的小蜜蜂》、《粉刷匠》、《劃船》、《勞動最光榮》等,就會使幼兒逐漸養成吃苦耐勞、熱愛勞動的優秀品質。再如唱《我愛雪蓮花》、《山谷回聲真好聽》、《金孔雀輕輕跳》、《好媽媽》、《國旗國旗真美麗》,就會使幼兒產生對花朵、綠水青山等大自然的無限熱愛,激發對母親和祖國的愛戀之情。從而培養幼兒豐富的情感,陶冶幼兒的情操,這些優秀的音樂,會成為幼兒終生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總之,音樂教育對幼兒健康發展的作用是顯著的,因此,我們每一位音樂教師尤其是幼兒教師都應該重視幼兒的音樂教育,上好每一節音樂課,研究音樂,運用音樂,開啟幼兒心靈與智慧之窗,陶冶幼兒的情操,使幼兒得到全面發展,在音樂的陪伴下快樂、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麥少美、孫樹珍編著《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活動指導》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2]任秀英、牟艷霞主編《中外幼兒歌曲薈萃210首》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邱岳(1967—),男,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音樂教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聲樂演唱與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