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星(內蒙古自治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1)
?
哈密《黑燈舞》清源分析
吳 星
(內蒙古自治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1)
【摘要】世界各國中的人民只有充分的認清其自身地域的文化特點,并進行充分的吸收和借鑒,才可以更加高效化的推動世界文明的發展,哈密的黑燈舞也是同樣的道理,為此,筆者在文中主要以“哈密黑燈舞清源”為主要的研究內容,具體的進行分析了哈密黑燈舞文化清源的相關內容。
【關鍵詞】哈密;《黑燈舞》;清源
《黑燈舞》作為哈密地區民間舞蹈之一,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黑燈舞還動態的存活于民間,但是隨著最后一位黑燈舞的民間表演藝人達尼孜買買提的過世,黑燈舞成為了歷史的經典。隨后有諸多的黑燈舞的愛好者對其進行演繹,并將其呈現與舞臺中。為此,筆者在文中簡單的對于哈密《黑燈舞》清源進行分析。
(一)“燈”的解析
當前階段,哈密地區線頭的群藝館研究工作人員曾經說過:“哈密黑燈舞,可能與歷史文明長河中的襖教有所關聯。主要由于襖教信奉火,頂火而舞則是當時一種宗教祭祀的形式?!碑斘覍⒐堋逗跓粑琛贩胖糜谄湓镜纳a地域、歷史階段、人類變遷的發展規律過程中,并充分結合其舞蹈表演的具體形態、音樂曲目的詞曲內容等微觀的因素[1]。我發現哈密《黑燈舞》中的燈,并不僅僅只是與襖教崇拜火有關聯,而是含有更加久遠的歷史基因的。
艾買提.吉力力先生曾經說過,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時,他在哈密某地做黑燈舞的調查過程中,本地的老人對黑燈舞的意義有兩種闡述形式。其一,為了紀念歷史上最為偉大的可汗,九個燈芯分別代表著九位可汗的靈魂;其二,是為了紀念真主安拉。文明的傳承不僅僅需要科學的依附地理條件,還需要更大程度上的考慮并結合自身的優秀文化。世界各地的人民在依據自身的文明實際發展需求的同時,充分借鑒其他優秀的文化,并將其轉換為最有益于自身發展的內容。
在經過哈密民間藝人們的不斷探索和創造下,隨即進入到王宮內為哈密民族中的回王來進行表演,在為回王表演結束后,藝人們又重新返回到民間進行自我的藝術創造。黑燈舞作為民間藝人謀生一種的方式,在民間廣為流傳。當前階段,我們正在進行分析的其唱詞,很明顯的是來自于民間藝人們在進行實際表演過程中內心實際訴求,絕不會是在王宮中表演的內容。后來因為民間藝人自身的謀生方式的轉變,文明發展方向的變化。黑燈舞至深精湛的技法,除非專業的藝人或者長時間的摸索磨練,否則將不可能得到。
(二)黑的文化解析
當前階段,哈密的原著作者黃適遠認為《黑燈舞》之所以要在前面加上一個“黑”的前綴字,是為了更好的進行展現哈密民族對于文明長河中偉大可汗中的無比思念與敬仰?!翱本褪恰昂凇保昂凇痹谶@里則寓意著偉大的含義,為此,哈密民族中的人民將其稱之為《黑燈舞》。艾買提吉力力先生曾經說過:“黑燈舞的表演者大尼亞孜曾經將其稱之為偉大的燈”。從以上的論述我們可以充分的看出,《黑燈舞》中的“黑”,并不是傳統意義上行的顏色或者衍生意義,而是具有“天”“大”“偉大”“崇高”的含義[2],只是這個詞在現代的發音叫做hai。為此,其音譯含義也因此而來。
為此,我們將其《黑燈舞》全方位的解析后將其定位為對天的敬仰之意,同時也是對哈密民族中九個偉大的敬仰和懷念。當代這種通過儀式來進行表達對其圣靈或偉大的人物之間的敬仰和崇拜之情?!逗跓粑琛纷陨砭褪且环N比較原始化的帶有宗教信仰色彩的文化。為此,我們在進行解析的過程中,不可以單一片面的將黑燈舞與伊斯蘭教的文化相結合,必須要時刻注意哈密民族的黑燈舞與其自身所處的文明狀態與實際的地域文明發展現狀進行結合,并充分的研究其哈密地區的人民特有的文化心態之間的規律。這一點要求,則也同樣提醒了我們,在對地域文化的種種文化現象就行解讀的過程中,要注意對于進行全面的翻譯過程中陌生化的現象,不可以簡單的對自我文化觀念來進行深入解析其主要內容。只有這樣,才可以真正的實現文明之美。
(三)瓷燈與羊骨的分析
依據艾買提、吉力力先生的回憶,當時黑燈舞的燈碗是通過運用陶瓷來進行制作的,后來逐漸演變成為金屬材質的。其右手所持的必須要是羊橈骨。在進行實際表演過程中,表演者在其身上必須要佩戴刀、穿靴子。陶瓷作為我國文明的具有代表性的象征,而對羊的喜愛則是游牧民族與生俱來的特性。舞蹈這一門藝術,在跳躍、翻轉的過程中不斷抒發出自我的內在情感。文化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進行變化,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會消失,但是只有在這一個時期具有文化自身的含義,此種文化就會被人們所記錄、傳承下去。舞蹈藝術不僅只是記錄著時代的文明,而是同時也是不同文化互相進行交融的媒介之一。
哈密黑燈舞則是哈密歷史文明中的精髓和剪影。黑燈舞絕不是某一個單項的文化介質就可以組成的。其最初的創造者恐怕也不會像當代創造者們自我的奇思妙想,而是在民間表演藝人背后隱含的、時代的文明的濃縮。一個含有豐富且復雜的人文文明的地域,其自然生長出來的文明內容也必定不會是一件偶然的事情。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變遷,人們宗教信仰的不斷變換,哈密本土的人民不再視火為圣物,那么黑燈舞的文化含義與象征含義,也將逐漸被抹去其神圣的光環,并以一種非常樸實的方式繼續進行傳承,其內在的文化結構也將被民間的世俗所取代。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發展,黑燈舞逐漸由原本的十分神圣的宗教祭祀活動中舞蹈,轉變為了為勞苦人民所享樂的文化。其文化功能也由最開始的祈福到現在的娛樂。為此,我們不可以因此而否定其黑燈舞的文化含義,這不僅是對文明的尊重,更是對先人的智慧結晶的一種認可。
參考文獻
[1]戴虎.哈密《黑燈舞》清源[D].新疆師范大學,2015(04):25.
[2]黃適遠.黑燈舞——流傳到民間的哈密回王宮廷舞蹈[J].絲綢之路,2014(07):26-27.
作者簡介:吳星(1986—),女,內蒙古興安盟人,本科,科員,就職于內蒙古自治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研究方向:舞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