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玉
(山西大同大學,山西 大同 037009)
中國民間音樂的傳承與保護芻議
李佩玉
(山西大同大學,山西 大同 037009)
近年來,我國對于民族民間音樂越來越重視,開始不斷探討對民間音樂的傳承和保護。在民間音樂中,不僅僅包含了對當地勞動人民生活的描述,還蘊藏了該民族的文化與音樂技藝,值得人們對其進行保護。對于民間音樂的傳承和保護,我國已經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并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但是由于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間音樂種類更是繁多,現行的保護措施無法對所有民間音樂進行保護,需要我國人民和政府制定更為有效的措施,全面傳承和保護我國的民間音樂。
民間音樂;現狀;傳承;保護
在我國一共擁有五十六個民族,每一個民族都有代表本民族特色的音樂,每一種民間音樂能體現了該民族的文化內涵,具有很重要的藝術價值,怎樣對其進行有效的保護就成了一個急需迫切解決的問題。鑒于此,筆者對我國民間音樂的傳承和保護情況進行分析,并根據筆者的了解提出一些保護民間音樂的措施。
社會的發展雖然不斷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但也使很多傳統技藝面臨著失傳的危險,許多的民間音樂受到現代社會新興文化與未來文化的沖擊很多已經絕跡。特別是針對于我國民間音樂,傳承的方式都是口口相傳,沒有文字對其進行記載,這更需要我們加強對民間音樂的保護。再加上民間音樂的藝人逐漸走向衰老與死亡,而繼承者越來越少,甚至有些民間音樂沒有繼承者,導致很多民間音樂也在邁向消亡。
(一)民間藝人是民間音樂傳承與保護的基礎
隨著音樂的不斷發展,很多從事音樂的人才越來越體會到蘊藏在民間音樂中的價值,開始重視對民間藝人的挖掘。而且,很多民間藝人開始參加文藝節目和各種音樂比賽,通過自己的力量不斷的向外界傳播自己民族的民間音樂,弘揚民間音樂的文化和技藝,從而擴大民間音樂對社會所產生的影響力。例如,央視舉辦的《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中總能看到一些民間藝人演唱自己民族的民間歌曲;在《中國好聲音》中,有越來越多民族歌手參加該節目,并演唱一些民間音樂或是在流行音樂當中摻入民間音樂,這些都能夠讓人們體會到民間音樂的魅力。
在民間音樂的傳承方式上可以有很多種,但主要還是以師徒、家族和自然傳承為主。所謂自然傳承主要是在當地民族當中不斷進行傳唱,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進行傳承。該傳承方式并不受到任何因素的控制,只是在民族發展過程中不斷傳唱而產生的傳承方式。師徒傳承方式主要是存在于比較有名望的民間音樂藝人身上,通過收徒來進行音樂傳承。而家族傳承是體現在音樂世家中,通過父輩不斷將音樂技藝教授給子女而完成民間音樂傳承。這些音樂傳承的方式都是一種無意識的傳承方式,不過由于這些傳承方式在當下都遇到了阻礙,需要從事音樂的工作人員開始向一些具有民間音樂技藝的前輩們學習,并留下珍貴的影像資料,從而使民間音樂通過社會人們的努力完成傳承與保護。
(二)高等院校是民間音樂傳承與保護的希望
高等院校在民族音樂的傳承和保護上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音樂類的高等院校可以通過設立相關專業完成民間音樂傳承。音樂類高等院校可以對民族音樂進行深入的研究,制定較為系統的民間音樂教學體系,為培養民間音樂人才提供良好的保障。并且,由于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地方,能夠培養出高素質的民族音樂人才,這對于民間音樂的保護有積極的作用。其次,音樂類高等院校中教師可以通過設立相關的科研項目對民間音樂進行詳細研究,經過對其不斷的分析和研究形成民間音樂相關的科研體系不斷地傳承下去,例如民族音樂演唱方法、文化背景、起源歷史、音樂精神等等。最后,在非音樂的普通高等院校中,可以通過開設民間音樂賞析公共選修課使更多學生接觸到民間音樂,了解民間音樂的魅力,從而喜歡上民間音樂,這也有助于民間音樂的傳承與保護。
(三)大眾媒體是民間音樂傳承與保護的助力
媒體具有傳播信息的作用,利用大眾媒體對民間音樂進行宣傳,充分發揮媒體的作用,對民間音樂的傳承與保護具有重要的作用。媒體可以開展民間音樂節目對其進行宣傳,使更多的人們了解民間音樂、熟悉民間音樂,并體會民間音樂中所傳達的民族精神。例如,電臺、電視等媒體可以在音樂節目中播放更多的民間音樂,介紹民間音樂的文化背景和所表達的民族精神,并宣傳民間音樂的代表人物,從而使人們能夠了解民間音樂,喜歡民間音樂,達到傳承與保護的目的。
(四)政府部門是民間音樂傳承與保護的保障
政府部門對于民間音樂傳承與保護具有很重要的保障作用,很多民間音樂逐漸走向消亡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傳承民間音樂上缺少經濟的保障,需要政府部門制定相關的政策對其進行保護,以使更多的年輕人參加到對民間音樂的保護中來。例如,政府文化部門可以與企業進行合作開展以民間音樂為主題的音樂活動,讓社會人們能夠切身體會到民間音樂的魅力,使人們對民間音樂有更深層次的了解。此外,我國政府還應當對即將瀕臨滅絕的民間音樂技藝進行保護,并為其開展相關的研討會,制定有效的措施完成對其的傳承與保護。政府部門在民間音樂的保護問題上起到了以身作則的作用,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人們提高對自己民族音樂的重視,從而完成對民間音樂的傳承。
總之,對我國民間音樂進行保護與傳承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這不僅需要我國社會音樂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還需要我國政府部門、教育部門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其進行保護。只有先保護好民間音樂,才能夠發揮存在于民間音樂中的價值。此外,通過宣傳民間音樂中的文化價值,引起更多人們對其的重視,才能夠促使人們不斷完成對民間音樂的傳承與保護工作。
[1]向乾坤,陳娟娟.中國少數民族音樂的保護、傳承及發展[J].當代文壇,2008,02(03):197-199.
[2]林穎.高校音樂教育在“非遺(民間音樂)”保護與傳承中的作用[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04(07):143-145.
[3]楊梅.淺談我國少數民族民間音樂技藝的傳承與保護[J].北方音樂,2015,11(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