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薇
淮陰師范學院文學院,江蘇 淮安 223300
?
關于擴大淮安里運河文化長廊影響的創意設想*
周薇**
淮陰師范學院文學院,江蘇淮安223300
運河文化長廊;創意設想
2014年,淮安里運河文化長廊建設被納入淮安市十項重點工程之一。2015年,市政府為里運河文化長廊建設編排了十項文化旅游、十項基礎設施的“雙十”重點項目,共分為4大類46個子項目。其中39個項目正式開工,24個項目已經部分建成或竣工。隨著里運河文化長廊建設步伐的加快,里運河兩岸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淮安市“十三五”計劃開始、里運河文化長廊建設步伐加快的當下,為了使淮安大文化、大旅游發展目標進一步落實,茲提出擴大淮安里運河長廊影響的幾點設想:
一、堅持全國唯一的戰略定位和目標,進行里運河文化長廊的建設和宣傳
淮安里運河文化長廊,首先是一條文化旅游長廊,長期以來,運河兩岸眾多的歷史文化景點缺乏有效的連接,淮安旅游事實上存在旅游項目少、景點小,缺少規模和品牌,游客停留時間短的痼疾。淮安里運河長廊的建設,使運河兩岸的歷史文化景點的零碎珍珠得以串聯成美麗的項鏈,為做大淮安大旅游大文化提供了硬件條件。在淮安里運河長廊進入攻堅階段的當下,我們建議里運河長廊建設要堅定不移地堅持全國唯一的戰略定位,要牢固淮安旅游由盲目性、零散性,一般性,走向標志性,集群性,獨特性的戰略目標,圍繞這一戰略定位和目標,則一方面要對長廊的各個項目進行嚴格的質量監督,適時提出升級要求,另一方面,要緊扣全國唯一的概念進行宣傳,使里運河文化長廊成為淮安市、江蘇省,乃至全國游客知曉并有意愿來旅游觀賞的品牌,這才是淮安里運河文化長廊建設的最終目的。
里運河一線,匯聚著大運河重點的物質性文化遺存、最有價值的歷史古跡、名城名鎮、名人故居、名祠名寺,以及由運河派生出的美食、民俗、現代工程等高品位旅游資源,不僅集中,而且保存完好。但是,目前欠缺以運河為軸心整合淮安最優質文化資源的旅游方案,這勢必使里運河長廊的影響力難以得到最有效的發揮和擴大。故有必要進行整體規劃,開發古運河——漕運文化旅游產品系列,打出的口號應該是:游一水數盡淮安運河遺址、歷一水了解漕運文化,游一水觀遍運河名鎮,走一水吃盡淮揚美食,循一水訪遍淮安名人,游一水了解淮安民俗。從而以運河一水彰顯運河城市整體的人文歷史、古鎮風貌、名人魅力,以滿足人們對旅游服務產品中的文化需求。最終做到以運河旅游整合淮安市優質旅游資源,使淮安里運河文化長廊的旅游產品因為夠大夠獨特而成為省內甚至全國著名的旅游產品。
里運河一線,特別是幾個景區關節點,在歷史上曾經繁盛一時,即使后來衰落了,但仍借助一些文字、名詞保留在歷史的記憶中,如歷史上記載板閘有“淮關八景”之說,即:景會禪燈、缽池丹井、袁浦千帆、山湖魚艇、漂母遺蹤、新街夜月、韓侯釣臺、花巷曉市。這些詞匯和名稱記載著淮安歷史的繁華,同時,也可以為當下所借鑒。
2014年起,淮安里運河文化長廊有幾個重點建設景區:一是大閘口——八亭橋地段(起)。二是八亭橋——寧連路橋地段(承)。三是寧連路橋——海天路橋地段(轉)。四是海天路橋——友誼路橋地段(和)。具體的會涉及到商業文化水街、運河小鎮、博物館群、商會主題館、板閘風情街、榷關體驗園、園林酒店、水上街市、蕭湖景區等等的文化游覽項目,在此,建議對每個景區、景區內項目進行名稱設計。名稱的設計要貫徹易讀易記,富有體系、源于歷史,貼近現實的原則。最終讓這套完整的景點名稱成為擴大里運河文化長廊影響力的活廣告。
目前,別說外地游客,即使淮安當地人對于里運河文化長廊也知情非多。所以宣傳工作尤為重要。雖然有關建設部門在項目論證會、建設推進會、成果總結會上形成了一些宣傳材料,但總體來說涉及人數少,材料傳播范圍窄。廣大市民即使感受到了所處環境的變化,也并不知道完整的里運河長廊概念。故我們建議,應制定細致的里運河長廊推介方案,通過多種方式,進行立體的宣傳。具體的,可以做到:
(一)做好一系列宣傳材料,如一套關于里運河長廊文化景點的解說詞,一套以運河為軸心,串聯起淮安文化的旅游指南,一套里運河歷史文化的畫冊,一套里運河歷史文化的故事,等等。這些材料不僅可強化里運河長廊眾多子項目的文化關聯性、體系性,也可成為淮安市民及全國人民認識里運河文化長廊及淮安的路徑。
(二)借助報刊、電視臺、電臺和重要新聞網站,做相關精品欄目,對里運河文化長廊進行專門的宣傳。
(三)將一些材料下發到各社區和企事業單位進行廣泛而深入的宣傳。
(四)還可以通過其它一些主題活動,如開展形象代言人的海選活動,或推出明星擔任形象大使,宣傳推廣里運河長廊文化。再如舉辦相關的大型節事活動,開展相關的論壇,舉行相關的主題會展,等等,輔之以新聞媒體的報道,全方位立體地宣傳里運河文化長廊。
總之,我們衷心希望,淮安市能夠本著建設大文化的高遠目標,不僅在工程建設上將里運河文化長廊做大做強,做成唯一,也要在宣傳工作上進行謀劃,打造里運河文化長廊的清晰線路圖、精彩節目單,以增強淮安的吸引力,起到促進招商、推進城市發展,提高市民素質,打造出享譽全國的文化名城的作用。
TU984.18
A
1006-0049-(2016)19-0041-01
*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基金資助項目(2015ZSJD010);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過程資助項目(英文:Top-notch Academic Progams Project of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作者簡介:周薇(1964-),女,文學博士,淮陰師范學院文學院,教授,淮陰師范學院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成員,研究方向:文藝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