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梅
哈爾濱師范大學圖書館,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
后數字圖書館時代的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服務模式研究*
王笑梅
哈爾濱師范大學圖書館,黑龍江哈爾濱150000
后數字圖書館時代的發展為讀者提供了便利的信息服務,但是也給高校圖書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傳統以信息資源為主要服務的模式遠不能適應互聯網+圖書館工作的需要,因此基于后數字圖書館時代的要求,高校要從環境、資源以及服務等方面對圖書館資源服務進行創新,構建具有人性化的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服務模式。
后數字圖書館;共享空間;服務;創新
后數字圖書館時代是依賴于數字圖書館現有的資源并對其進行整合的時代,其本質就是將互聯網技術與網絡信息應用到圖書館環境中,從而為讀者提供集資源服務、技術服務以及讀者素養為一體的空間。
在后數字圖書館時代背景下,傳統的以信息資源服務的單一模式已經不能滿足高校圖書館服務發展的要求,尤其是在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的環境下,學生獲悉信息資源的渠道越來越廣泛,因此需要高校圖書館突破傳統的以信息資源服務為主的模式,通過構建學習共享空間服務模式實現圖書館服務質量,所以在后數字時代背景下構建學習共享空間服務模式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提升了高校圖書館的教育職能。學習共享空間服務強調的是協同學習理論,圖書館通過為信息需求者提供支持學習、科研以及交流的服務平臺,高校師生可以借助該平臺獲悉自己需求的信息資源等,進而彰顯了圖書館的教育職能,發揮了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優勢;其次學習共享空間服務模式有助于提高高校圖書館的市場競爭力。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高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優質在社會信息服務體系中的地位開始邊緣化,越來越多的信息需求者不在以高校圖書館為信息獲悉的主陣地,而學習共享空間服務模式的引入能夠滿足信息需求者多樣性、全面性、系統性以及創新性的知識信息需求,進而可以吸引更多的信息需求者;最后為高校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協同式學習環境。在互聯網環境下讀者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快速獲悉自己需要的知識,而學習空間服務模式是集學習、交流以及科研等一體的平臺,通過該平臺可以滿足讀者不同的需求,為學生協同學習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二、后數字圖書館時代的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服務模式構架面臨的挑戰
(一)建設理念落后
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服務理念引入我國的時間比較晚,到目前為主其處于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階段,很多高校在具體的構建過程中存在理念滯后的問題:一是高校在構建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服務模式時仍然按照傳統的數字資源模式構建,強調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而忽視對技術資源、信息資源以及人力資源的整合,導致其仍然以資源服務為主;二是高校對該模式的認識存在偏差,認為后數字圖書館時代下的學習共享空間服務建設是對數字圖書館建設的否定,另外實施此種服務模式需要高校多個部門的共同參與,但是習慣于傳統的圖書館工作模式,導致其它部門的參與性不高。
(二)人力資源素質有待提升
后數字圖書館時代對相關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綜合當前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發現其存在嚴重的問題:一是學習共享空間服務人員缺乏主動服務的素質。在后數字圖書館時代環境下需要相關人員樹立“以學生為主”的主動服務意識,然而此方面是工作人員所欠缺的;二是學習共享空間服務工作人員的結構不合理,此種模式不僅要求傳統的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參與,還需要其他學科的專家學者參與,但是高校的學科專家很少直接或者間接參與到知識服務活動中。
(一)進一步優化高校圖書館空間服務環境
首先高校要優化和諧的物理環境。學習共享空間服務模式就是實現互動式的信息服務模式,因此圖書館要從基本的環境入手,例如開發豐富多彩的休閑社交空間,為學生提供相互交流的平臺。當然高校也要對現有的環境進行優化配置,本著滿足不同信息需求者的目的,在現有物理環境的基礎上進行空間劃分,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空間場所;其次高校要構建濃厚的人文氛圍。學習共享空間服務模式構建的關鍵就是營造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氛圍,因此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要積極溝通,并且也要積極與其他院校、專家學者進行溝通交流,將不同層面的信息需求納入到構建過程中,提高學習共享空間服務模式的實效性。
(二)構建多層次的信息服務資源體系
在后數字圖書館時代環境下,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服務必須要依賴于完善的資源服務體系:一是要構建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資源體系。高校圖書館建設共享空間的目的就是滿足不同學生的信息需求,由于高校專業眾多,學生的信息需求比較廣泛,因此必須要保證信息資源的廣泛性與針對性;二是優化虛擬資源與實體資源。在互聯網時代環境下,學生獲悉資源的途徑更加廣泛,因此高校一方面要加強數字圖書資源建設,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實體文獻資源的數量;三是提供一站式服務。將高校不同學科的專家學者納入到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服務體系中,形成更加便捷的信息共享網。
(三)高校要樹立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服務的理念
在后數字圖書館時代背景下,學習共享空間服務模式的應用是提高高校圖書館服務,滿足讀者需求的重要載體,因此高校要樹立正確的構建理念:首先高校的管理者要形成正確的認識觀,提高對學習共享空間服務的認識,加大對其構建的資金、制度等方面的支持;其次高校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服務建設要將以學生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融入其中,真正滿足高校師生的學習需求;最后該模式為學生提供了相互交流、學習以及研究的自主平臺,因此學生在利用該平臺時一定要樹立主動的自我服務的意識,切實發揮該服務模式的價值。
當然在后數字圖書館時代背景下的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服務模式的構建還離不開優秀的人力資源,因此高校要提高圖書館專業人員的技能,通過建立績效考核、定期培訓以及專業選撥等方式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另外高校之間也要加強合作,實現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滿足不同信息需求者的學習需求。
[1]王迪,司莉.“211工程“高校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的調查分析[J].圖書館論壇,2014(01).
[2]肖瓏.后數字時代的圖書館空間功能及其布局設計[J].圖書情報工作,2013(20).
G252
A
1006-0049-(2016)19-0042-01
*黑龍江省高校圖工委一般項目(項目編號:2015-A-076),課題名稱:新技術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服務體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