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 琴
(內蒙古民族大學音樂學院,內蒙古 通遼 028000)
淺談蒙古族學校教學中音樂教育的價值觀
斯 琴
(內蒙古民族大學音樂學院,內蒙古 通遼 028000)
音樂教育是我們學校教學課程當中不可缺少的一門課程。近年國家對于學校教學環境的投資不斷加大,很多少數民族地區的學校的教學設施,設備等條件有了前所未有改善。音樂教學設施條件也有了新的變化,由此給學校音樂教育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條件。但是由于少數民族地區學校音樂教學中音樂價值觀的誤區及外來文化的沖擊之下缺少本土民族傳統音樂文化教育的趨向,對于本土民族傳統音樂文化傳承及發展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本文研究內蒙古通遼市蒙古族地區中小學為例調查分析學校音樂教育現狀,得出在當今多元文化背景下改變學校音樂教育價值觀是讓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環節。
多元文化音樂教育;蒙古族學校音樂教育;學校音樂教育
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很多國外的一些觀點及思路不得不讓我們借鑒和探討研究,20世紀60年代在美國誕生了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概念,駁回了在學校音樂教育領域持續多年的西方音樂教育為中心的觀點,給少數民族音樂文化教育的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給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價值觀帶來前所未有的變化。2010年10月,第29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我國很多音樂教學相關人士及音樂教師們參加,本屆大會的召開,對于我國學校音樂教育的多元化方向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同時表現出我國學校音樂教育走向多元文化方向發展的決心,參加本屆音樂教育大會以來很多音樂研究者開始研究及探討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價值觀的問題,甚至很多學校開始邀請民間藝人來開設少數民族傳統音樂課程,比如:內蒙古師范大學開設民族音樂課程邀請民間藝人來教課,通遼市蒙古族中學校邀請馬頭琴及四胡的民間藝人講課等,強化本土傳統音樂文化在學校音樂教育中的地位,給蒙古族的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及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研究日益在學校教育中得到認可,相關部門也開始重視本土音樂文化教育的發展,給少數民族地區多元文化學校音樂教育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概念雖然在少數民族地區學校音樂教學中開始有了新的動向,但是,關于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價值觀的認識不足及外來文化的沖擊之下,還是一些學校的音樂教學中出現忽視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教育或者開展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教育力度遠遠不夠等現象,成為我們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教育發展途中面臨的重要課題。也是我們作為少數民族音樂教學工作者,值得反思,研究與探討的課題。
近年蒙古族學校音樂教育在相關部門及學者們的努力下有了很大的變化。比如:內蒙古地區高校音樂教育中出現蒙古族音樂教育課程設置及蒙古族音樂文化研究機構不斷成立,給蒙古族傳統文化在學校音樂教育中傳承及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前提條件。比如:2015年5月,內蒙古民族大學音樂學院多位老師帶頭,多位民間藝人參加的“科爾沁傳統音樂文化研究所”成立,給科爾沁傳統音樂文化的研究創立了新的平臺。還有通遼市蒙古族中學校邀請教師開設馬頭琴,四胡,呼麥等蒙古族傳統音樂文化課程,讓蒙古族學生基礎教育就開始了解和學習自己民族傳統音樂文化。這些舉動值得我們珍惜,給我們蒙古族傳統音樂文化的研究及音樂教育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很多學校中一部分教師之外還是對于蒙古族傳統音樂文化價值觀的誤區,及外來文化的影響之下,還是存在一些忽視蒙古族傳統音樂教育的現象,比如:很多老師針對國家考試只關注鋼琴及電子琴等一些現代樂器類,而馬頭琴及四胡等蒙古族傳統的樂器很少看得見,甚至有的學校沒有這些課程。還有存在一些蒙古族音樂專業教師人數比率很低等問題。在音樂教育的先行研究來看多數為相關音樂教師培養及音樂教學條件及教材內容分析等較多,但有關音樂價值觀的研究極為少見。本文采用了現場調查及電話采訪等形式統計蒙古族較集中的通遼地區幾所蒙古族中小學校相關人士及音樂教師們的觀點,分析了蒙古族學校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也總結了對于蒙古族傳統音樂文化價值觀的看法。
通遼市位于內蒙古東北部是科爾沁音樂文化發祥地,很多科爾沁民間歌曲在這片土地上誕生,是傳統的蒙古族音樂文化重要基地,由此,通遼市為例調查研究蒙古傳統音樂教育是有著深遠的價值。調查的分析如下:調查通遼市科左后旗阿都沁中心小學校,阿都沁蘇木歐里中學校,通遼市蒙古族學校,通遼市蒙古族中學校等幾所學校。主要調查了在學校音樂課程設置的現狀及課程內容等方面情況。了解學校音樂教學課程的現狀及教學內容等,調查情況來看,科左后旗阿都沁中心小學校有600多名學生全課程蒙語授課,音樂課程設置每周兩節課,課程內容有指定的教材,全校有兩位音樂教師,最近還邀請了馬頭琴的教師來教課。阿都沁蘇木歐里中學校有500多名學生中還是兩位音樂教師,兩位教師都是音樂專業畢業生。通遼市蒙古族學校3000多名學生中7名音樂教師,雖然有學校音樂教育教材。但是沒有給學生發,教師按教材內容上課。以上調查以外調查中發現多數教師,對于學校音樂教育價值觀存在很大的誤區,忽視音樂教育的觀點較多。總之,通遼市地區蒙古族小學、中學等音樂教育當中存在著一下幾點問題,第一,教學師資隊伍嚴重缺乏人才,而且很多音樂教師不是專業人才,缺乏專業知識,蒙古族音樂文化教育意識缺乏。第二,對于蒙古族傳統音樂價值觀沒有正確的認識,由此在實際音樂教學中缺乏蒙古族音樂文化內容等。
我國是多民族的國家,也是多種音樂文化融合在一起的國家,我們的學校音樂教育內容豐富多彩,為了更好的發展學校音樂教育,加強音樂教育研究的步伐,借鑒和吸取世界先進的教學模式,提高對于世界音樂文化及本土音樂文化價值觀,不只是我們學校教學設施的投資,在音樂教學內容的改善及教材研發等細節上的投資也是十分重要的,與此同時,讓我們的師資隊伍及相關部門,也要看清當今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阻止外來文化的沖擊保護及傳承本土音樂文化教育,也是我們學校音樂教育如今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
本文調查了蒙古族地區學校音樂教育的情況來看,有以下幾點值得反思及改善,也是本文的主要觀點和結論,第一,在學校音樂教學師資隊伍建設上缺乏人才,缺乏了解蒙古族傳統音樂文化人才,教師的音樂價值觀較落后,也是我們蒙古族學校音樂教育最突出了弱點。很多在師范大學或者音樂學專業畢業學生多數為走上社會就改行,很難在地方和少數民族地區工作,這是我們人才管理體制及人力資源分配上存在的問題。第二,我們培養人才的高校及研究機構對于音樂教學課程價值觀的教育不足,很多高校音樂學專業畢業生還不知道音樂教育的價值何在,本土音樂文化及西方音樂文化的價值觀有著很大的差異,由此,讓我們的高校培養人才環節開始要正確的改善對于學校音樂教育價值觀,更好的認識我們民族音樂文化價值是我們蒙古族學校音樂教育中值得改善的重要內容。
[1]劉沛.美國學校音樂教育概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7).
[2]王朝剛.西北民族地區音樂教育研究.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0(4).
[3]貝內特·雷默著,熊蕾譯.“一位美國學者眼中的中國音樂教育”《音樂教育哲學》中文版前言.
斯琴(1979-),女,蒙古族,內蒙古奈曼,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多元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