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若錦 袁丹丹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
中國國內政府知識管理的研究性分析
宋若錦*袁丹丹*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沈陽110034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越來越迅速,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未來政府所要面對的信息以及處理的事物越來越復雜化,不確定性越來越高。政府需要一種高效的知識管理體系來應對即將到來的社會變化,這種知識管理體系將極大地幫助政府有效處理政務,提高管理水平,以滿足社會公眾和企業越來越高的要求。這種高效的知識管理體系就是政府知識管理,也就是電子政府。它將成為未來政務和政府解決問題越來越復雜話的情況下,確保政府實現有效管理和服務的保障,它將在在未來對整個國家和社會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知識管理;管理體系;經濟
(一)知識管理的重要意義。我們已經處于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和科技成為社會的第一生產力。而政府在為社會服務的歷史進程中,也逐漸意識到要實現有效的管理和高效的服務,需要將知識管理應用到具體實踐之中。
(二)政府知識管理的獨特性。政府作為我們整個社會運轉的軸心,具備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多種職能,這就意味著政府在處理多元復雜的政務時,需要綜合多方面的知識,以實現高效、優質的服務和管理。然而,其中巨大的信息量很難由一個部門所掌控,而通過多個部門的交互處理又難以實現高效、快速的目標。因此,建立起政府知識管理體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電子政府將把差異的、分布廣泛的知識放在數據庫中,供各地各部門的人查看,有效的實現信息交互。政府知識管理最大的特點就在于知識范圍廣、難度大。
(一)政府知識管理下的個人知識管理現狀:中國是一個官僚主義十分興盛的國家,千百年來一直如此。這也就造成了每年都會有大量的人才流向政府部門。較高的學歷使得被政府所吸納的人員具有較高的知識水平,也就意味著具有較強的知識管理水平,他們有的精通信息管理,具備知識獲取、知識篩選的能力,但是也有的部分對知識的收集處理能力并不強,需要在工作和實踐中進一步發展。
(二)組織知識管理現狀:在增強個人知識管理的基礎上,政府組織也可以借鑒私人組織的知識管理經驗,從而更有效的發揮數據和知識的作用,并建立其動態的知識應用、分享循環。目前中國的組織知識管理已經取得一定的發展,表現之一就是政府組織的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越來越高。
(三)跨組織的知識管理:眾所周知,協調難度大,工作效率低是多部門協作的通病。在跨組織知識管理中也是如此,其在實行過程中面臨著很大的難度和挑戰。
在跨組織的知識管理中,各個部門之間的協作程度往往較低。而這個跨組織的知識管理并不一定只是包括政府內的部門之間,還可以包括政府部門和非政府部門之間的協作管理。
通過組織內和組織外的專業管理人員,有效利用零碎的知識片段,以確保知識管理的穩定運行。
政府作為一個提供管理服務的官方組織,又需要使用高效的知識管理體系來提高效率和服務質量。目前政府知識管理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實現公共服務與高質量知識管理的有機結合。所幸的是,政府與企業相比,知識管理復雜程度相對較低,主要使用簡單的理論知識和經驗知識,從中進行可行性選擇就可。
政府知識管理的最難點在于其政策方面的運用。政策無兒戲,制定政策時,需要考慮多方因素和意見,需要綜合大量的知識信息得出結論。當前國內的一些政策存在著一定的不足,歸根結底就是因為在運用知識管理制定政策時沒有全面考慮,不夠貼合實際。不能真正完全的解決民眾的根本問題,反過來又使得政策的實行收到阻礙。
因此提高政府政策的有效性,提高政府知識管理的水平,對現有的政府知識管理進行改革。首先是建立健全政府知識管理體系,吸引高技術人才,多元化人才;其次,在制定政策時,要多方面尋求意見,考慮多方面因素,集百家之長,制定合適的政策;最后,在制定出有效的政策之后還需要將政策及時的推廣給廣大群眾,以實現最初政策制定的目標。
政府知識管理包括顯性知識管理和隱形知識管理。其中,顯性知識管理較為簡單,而隱形知識管理難度較大,原因在于隱形知識往往與人才相伴,并非政府想收集就收集,想運用就運用的方面。政府有效利用隱形知識管理的關鍵就在于能否使得隱性知識所有者能否愿意分享所有的隱形知識。
考慮到利用隱性知識管理的難度較大,所以政府在該方面必須要有長足的計劃和謀算。如何運用有效的選拔制度和福利制度吸引相關隱形知識所有者的依附,以確保在未來某一時間能夠在面臨相關的問題時,將這些人的專業隱性知識派上用場。從而實現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兩方面水平都較高的政府知識管理,這樣將會對政府的整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職能的高水平高質量運行起到巨大的作用,更進一步將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1]李業根.《政府知識管理及其實現策略》,2013.
[2]閆子華.《公眾參與政府交通運輸管理問題討論》,2014.
[3]范韓生.《知識產權問題與中國政府能力》,2011.
宋若錦(1987-),男,吉林德惠人,沈陽師范大學管理學院,公共管理專業;袁丹丹(1991-),女,遼寧建昌人,沈陽師范大學管理學院,公共管理專業。
D630
A
1006-0049-(2016)19-0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