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菲
河南工學院外語系,河南 新鄉 453002
?
在轉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大學英語老師自主發展探究*
夏 菲*
河南工學院外語系,河南 新鄉 453002
如今地方高校正處于一個特殊的時期及向應用型高校的轉型,地方高校的外語老師和團隊會面對轉型時英語的定位的模糊,及隊伍發展的挑戰。此篇文章概述了英語在地方高校轉型存有的問題為條件下,得到了要對英語教學進行精準的安排、符合常理的計劃、使其可持續發展,為國家地方提供更多綜合的人才。
高校轉型;英語發展;規劃發展
在2016年5月14日,第3屆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在駐馬店市嵖岈山國際會議中心開幕。教育部副部長朱之文指出,國家“十三五”規劃提出“推動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這是今后一個時期高等教育結構調整的重要著力點和突破口,目的是要引導地方高校合理定位、內涵發展,真正做到以需求為導向、以服務為重點,把辦學思路轉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上來,轉到促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上來,轉到培養應用型人才上來,轉到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和就業能力上來。由此可見,最近這些年來的大學的教育沒有和地方經濟相融合、與地方經濟的發展不協調,與此同時高校轉型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
(一)轉型中英語的學科地位給老師及團隊帶來的困惑
在近些年來,大學外語表現出“費時低效”的現象,有些老師認為外語教學沒有學術研究價值,外語是其他學科的附屬,只是一門工具。這種觀點使大多數的大學外語老師很難有專業知識人有的歸屬感,缺少在教學中獲得價值的認同。在轉型為應用技術性大學是也對外語老師團隊提出了要求,當今的地方高校的外語老師大多為女性,年輕老師偏多,老師的基礎薄弱,評定老師的職稱結構不合理等,大學公共英語老師面對課業繁多、教授內容簡單且不斷的回顧,教書手段單一,以上因素使得大學外語教育的發展更加的糾結,需要解決以上種種困惑。
(二)轉型中英語的學科地位給學生帶來的困惑
面臨“大學生過?!焙汀凹夹g人才十分缺乏”冰火兩重天的反差局勢,教育部將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大學英語課時多、教學效果差,使得學生不悅,十二年的學習得到的依舊是對英語的恐懼和無可奈何。教學目標定位與學生的需求不符合,英語沒有向學生所學專業靠攏,只停留在一般要求上。目前的大學英語依舊是以應試為主,以通過四六級為終極目標,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一)轉變自我角色,激發自主發展的內驅力
高校老師們一定要以嶄新的教學觀點和教授知識上的角色轉換,來適應轉型這種新的形勢。我們必需改變原來的技術性、知識性的單調的定位關于老師,在每時每刻多方面,多角度的審閱自我,鞭策自我,使自己在變幻莫測的改革中沉著面對、揮灑自如,如此才可以在改變的大浪中屹立不倒。在轉變中高校英語老師不僅要對自己有準確的定位,還要提高自我的內驅力。怎么引發老師的自我發展的內驅力呢?首先,老師要自己的專業理想和對自己從事的教學工作的認真的投入,強烈的認同。然后要充分掌握自己的專業水平,了解到自己的在英語教學中的優勢與劣勢,在了解之后,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適合自我發展的計劃,最后挖掘自己發展的潛能,為自己的發展創造機遇使得自己成功。
(二)樹立終身學習觀念,促使自我多元化發展
要創立一直自身素養高,知識素養強且具備創新意識的團隊,這就要求團隊中的老師要建立終身學習的觀點,積極向他人、自我學習,在學習中成長。教育專家王琴認為,“終身學習是從學習者的主體角度出發,以促進知識、技能與能力為目的,主動地、自主地、能動地、隨時隨地的、不拘形式地發展學習,這是繼續學習行為的指導原則反思和基本理念”。還要要求老師掌握通識型與板塊型的知識結構,利用樹立掌握通識型的專業知識完成正常教學工作,然后用其掌握的板塊型知識及設計其他學科的知識,來開拓學生的視野,主動與學生交流,師生共同的研究與成長,以促進老師多元化成長。
(三)強化自我反思能力,力爭自主發展權利
在變革的要求下,大學外語老師必須擁有反思性頭腦,反思性授課在英語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反思性授課指的是老師在教書育人過程中,對本身的做法進行持續的反省與思索,因此化解各種授課之中的問題,逐漸使自己成長的歷程。反省自我授課與老師自己成長相互依存互為促進。所以高校外語老師,要自發地培育自己的反思想法與反思能力,促進自己的專業的發展。在地方高校對大學老師教育投人不夠,致使高校外語老師缺乏各種增強自己專業知識的機會,從而使高校外語老師的持續發展受到阻截,所以,在變革要求的新背景下,作為高校外語老師要符合自身發展的情況下力爭自己的權力。在當下,高校外語老師想要獲得學生們尊敬與認同,可以去參與各種的海內外培訓機會,以提高自身的知識儲備與教學的水準,最后促進自己繼續進修和上升。老師作為課堂的導向,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應該相互交流,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上自主,使老師再次之中促進自身學習及自身的成長。身為一名高校外語老師,要主動爭取自身權力,為老師的權利進行強烈的自主行為。只有如此才會突破自身的瓶頸,從而得到發展。
在轉型的背景下,我們多大學英語的期待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作為老師要明確自身的角色,提高自我發展的動力,終生學習,加強反思,進行多元化的轉變。通過以上努力高校外語必然在大學教育體系中擁有屬于自己的天地,迎來學科發展的光明的明天。
[1]王琴.終生學習理念教育下的老師繼續研究[J].浙江學院學報,2013,6(2):19-20.
[2]王萍.轉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大學英語老師自主發展探究[J].中國民族博覽,2016,3(10):37-38.
[3]蔡基剛.從通用英語帶學術英語回歸到大學英語的本位[J].外語與外語教學, 2016,13(3):155-156.
*河南省教育廳2015年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項目名稱:高職公共英語教師自主發展研究(項目編號:2015-QN-499)。
夏菲(1979-),女,漢族,河南新鄉人,碩士,河南工學院外語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和英語教學法。
H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