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娜
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16
?
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建立研究
吳 娜*
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16
高職院校需要大力建設和發展,其中校企合作辦學是人才培養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由于學校長期以來的辦學模式導致了專業技能實踐訓練不到位,以至學校的畢業生綜合素質與企業單位的標準不能完全吻合。學校要建立起符合實際情況的校企合作辦學新機制,這樣才能形成人才培養、技術創新、服務地方、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共贏發展的新格局。
校企合作;機制;建設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推進教育現代化”部分有四個二級指標:公共基礎教育強調均衡,職業教育強調產教融合,高等教育強調創新人才培養,終生教育強調學習型社會——這是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對職業教育提出的制度性要求。就是說對教育教學質量評價離不開國家職業教育大會強調的職業教育發展制度,那就是校企合作,全國職教大會明確要求,堅持把校企合作作為辦學制度。
(一)辦學觀念與企業文化及政府管理存在差異
公辦高職院校受國家行政領導,民辦高職院校仍受傳統的國家行政影響,正處于結構轉型期,由于受到國家政策的指導,資金多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和學生的知識技能培養,這樣往往導致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導致學校所培養的學生與企業的實際需求相脫節。企業擔心在校企合作中學生進入生產線會干擾正常生產,降低生產效率,影響其利潤,所以在進行校企合作的時候往往不愿意進行進一步的合作。
(二)校企合作的管理體制不夠健全
學校對校企合作目前還缺乏科學合理的機制體制,缺乏科學的管理制度。這樣直接導致了學校在開展校企合作中障礙重重,體制僵化,系統不健全等,從而使校企合作無法取得預期的效果和進展。因此學校應該借鑒外校甚至是國外院校的先進校企合作方法和經驗,并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從實際出發,制定出校企合作的科學合理制度、辦法。
職業教育要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理念,因此學校必須走出校門,與企業開展全面、系統的合作,充分發揮學校人才培養的優勢,與企業結合,培養出適合地方經濟發展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一)校企共制培養計劃
學校的人才培養計劃應該由學校和合作企業共同協商制定。在共同制定培養計劃的過程中,企業必須詳細考察學校的教育教學資源,而學校也必須清楚企業所需人員的技能水平,主要從企業的角度考慮,這樣才能更加符合市場規律,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在理論層面和動手實踐層面才能充分滿足企業的需求,才能培養出真正能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
(二)校企共建師資隊伍
學校教師往往是理論豐富,但是動手能力不足,缺乏甚至沒有生產實踐經驗,企業的工程師、技術人員動手能力強,一直在生產一線,解決生產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但是缺乏系統的理論知識構架。要完成技術技能創新,需要足夠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操作技能,所以校企雙方在實現技術創新、建設師資隊伍時需要雙方共同努力,才能促進合作的順利完成。
校企共建師資隊伍,學校教師應該參與企業的生產、研發等工作,在生產一線培養動手能力,積累實踐經驗。讓企業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進入學校進行培訓,了解相關領域的理論知識,促進理論與實踐的融合。通過學校教師進企業,企業人員進學校的互動,建立健全學校的師資隊伍,促進師資隊伍建設的長效機制的形成,建立科學合理的適應人才培養的師資隊伍。
(三)校企共評辦學質量
在對辦學質量進行評價時,需要校企雙方共同進行,這樣評價結果才科學合理,符合實際。按照校企雙方共同制定的培養計劃,進行評估檢查,總結成功經驗和不足之處,根據實際情況對培養計劃進行調整和改進,從微觀的課程設計、教學內容到宏觀的學生知識系統性技能完備性方面,全方面進行評價,為人才培養計劃方案更加合理,更加符合企業實際打下良好基礎。
(一)定點的合作模式
定點的合作模式是指學校的某個專業的人才培養工作的實施完成基本上在一個企業里系統而全面進行,針對這個企業進行。開展這種合作模式是通過企業為主、校企共建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并通過這樣的實習實訓基地全面開展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形成“一校一企一專業”的格局。也就是一所學校對應一個企業,一個企業對應一個專業。
首先,這種模式以企業為主,校企共建,能全面完善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使培養方案落地,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學校在進行人才培養時缺乏生產實際,導致學生缺乏動手實踐能力的缺陷,培養學生的實操性,并且更加便于管理與集體作業。
其次,以企業為主,企業能夠在實際的生產中觀察學生的培養成長情況,發現學生的短板,及時糾正,看到學生的優勢,放大發揮,這樣培養的學生針對性強,畢業后可以直接在該企業上崗工作,緩解學生找工作的麻煩和企業招不到合適人員的困境。
最后,這樣的合作關系,使校企雙方處于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企業提出用人需求,學校按照需求培養,利于校企合作深入的進行,促進校企雙方共同長足的發展。
(二)特定項目的合作模式
特定項目合作模式是以某個項目為學校和企業合作的基礎,在項目中,根據生產的實際安排學校的人才培養計劃,使學生參與到項目中去,在項目中學習和鍛煉,使學生在項目中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鍛煉動手操作技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并提高學生在項目中的應變能力。企業在項目中得到充足的人員,得以使項目順利正常的完成,推動項目進展,使其在有限時間內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項目的選擇,要符合學校人才培養的實際情況,要使學生能真正的參與到項目中去,而不是完全插不進去手,這樣才能使學生得到真正的成長鍛煉,企業也能很好的完成相應的項目。
(三)頂崗實習的合作模式
頂崗實習是學校一直以來都在采用的校企合作模式,即是組織學生進入企業,進行頂崗,企業提供工作崗位,邊實習邊工作的模式。學生在頂崗實習的過程中能接觸到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在遇到工作中的難題時,企業的技術人員會幫助學生解決困難,積累工作經驗,掌握工作技術。學校的頂崗實習工作一直不是很到位,學生在企業中沒有做到真正的頂崗,也就無法學到知識技能。
頂崗實習中的主要問題需要學校想辦法解決的有:一,頂崗實習的崗位可能會比較分散,分布在較多企業中,而學校的師資有限,增加了頂崗實習中學生的管理難度。二,能夠提供頂崗實習的企業崗位多是基礎的,簡單的操作性工作,技能含量不高,學生的知識得不到提高,操作技能得不到鍛煉,容易讓學生喪失積極性,對實習產生抵觸。
三、學生在企業中頂崗實習容易缺乏監管,造成頂崗實習流于表面形式,并且在頂崗實習中,學生的安全問題一直是需要高度重視的方面
學校應該根據每個專業的具體實際情況選擇與企業的合作模式,這樣才能促進學校和企業共同發展。無論是定點的合作模式、特定項目的合作模式還是頂崗實習的合作模式,學校與企業必須共同分析,取長補短,這樣才能達到校企合作的真正目的,才能使學校和企業實現雙贏。
職業教育將成為推動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力軍,成為推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生力軍,成為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的發動機。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對高等職業教育的教育教學方式進行改革,不僅是對國家制度的執行,更是真正實現高等職業教育質量提升的根本。
吳娜(1982-),女,遼寧鐵嶺人,碩士研究生,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職業教育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