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茜
(吉林藝術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1)
美聲唱法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
王 茜
(吉林藝術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1)
美聲唱法在歐洲已經存在發展了三百多年的時候,在我國,只發展了一百多年的時間,相對來說,我國的美聲唱法發展還是相對較短的,但是美聲唱法在中國的發展給中國的音樂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轉變。美聲唱法的傳播不僅僅是傳承了歐洲的文化基礎,在進入我國之后,還受到我國傳統音樂風格的影響,最終使得美聲唱法在我國呈現的是我國音樂與歐洲音樂的融合,帶來了新的體驗。
美聲;聲樂;傳承;發展
(一)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萌芽
十九世紀八十年代,鴉片戰爭的爆發使得中國封建王朝的大門被外國人打開,大量國外的產品和文化進入中國。從此,中國國內開始接受國外的產品,中國人也在這個時候開始學習西方的教育、文化、宗教等等,西洋音樂隨著西方學堂、宗教組織等多種形式開始進入中國,而美聲唱法也正是在這個時候開始進入中國,影響著中國傳統音樂。
(二)新民主主義時期發展
五四運動爆發之后,我國開始出現大量的音樂創作者,例如蕭友梅、蔡元培等等,這批音樂創作者在進行音樂創作的同時,還不斷的將我國的傳統音樂與西方音樂相結合,在全國多處開設音樂的課堂,這也將進一步促進了西方音樂在我國的傳播與發展,美聲唱法也在這個時候在我國有著進一步的發展。1927年,蕭友梅在上海成立了音樂學校——國立音樂專科學院,這是我國第一所音樂學校。學校的教學和課程大都模仿國外的教學模式,同時學校聘請了大量的國外的優秀教師和國外留學的中國音樂家進行教學,也正是由于引進了大量的國外教師和國外留學的學者進行教學,使得美聲唱法在我國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而國立音樂專科學校的成立也為我國培養了大量的音樂人才。正是這樣的良好的氛圍,帶動了我國音樂的發展,在短短的幾十年的時間里,我國產生了大批量的優秀作品,聲樂教學也越來越得到重視并變得更加專業化,美聲唱法在我國的傳播也逐步根深蒂固。
(三)當代的發展
建國初期,我國的音樂事業得到了空前絕后的發展,我國大批的國外留學的學者回到國內,進行音樂的創作和傳播,極大的擴充了我國音樂教學的師資力量,使得我國聲樂教學的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也為我國培養了大批音樂人才,同時也為我國美聲唱法培養出一批人才,這部分人成為了美聲唱法在我國發展和教育中的中流砥柱。但是由于大部分的作品都帶有政治色彩,導致了很多的創作者在進行音樂創作的時候會受到當時政治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的存在也給美聲唱法在我國的傳播和發展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制約。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美聲唱法遭受了巨大的打擊,美聲唱法在中國的發展受到了約束,使得美聲唱法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的發展停滯不前。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美聲唱法得以重新回到舞臺,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壓迫的音樂家和教育家都開始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大多數的音樂學校也開始繼續以往的教學,美聲唱法才再一次的開始繼續發展。
(四)改革開放至今的發展
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經濟、文化、政治等多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我國在聲樂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有大批的音樂作品在國際上得到認可,并且有諸多的優秀歌唱家在國際的大舞臺上獲獎,例如戴玉強、梁寧、廖昌永、程志等等,這批優秀的音樂家同時也在全國各優秀音樂學院進行教學,為我國培養了大批的優秀聲樂人才。從建國初期到當下,我國的音樂事業發展曲折,美聲唱法的發展更是受到了反反復復的打壓。
美聲唱法在我國經過了一百多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就,美聲唱法也逐步進入到我國國民的生活。實踐發現,我國國民對于外來的音樂文化相對喜愛,這樣的情況也決定了美聲唱法在我國的發展。但是美聲唱法要想在中國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還需要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將美聲唱法融入到國民的文化生活中去,融入到我國傳統的聲樂文化中去,才能使得美聲唱法在我國得到更持久的發展。通過研究可以發現,我國的美聲唱法的傳播并沒有特別符合我國的國情需要,很多程度上都是局限于聲樂教育上的成就,并沒有普及到普通國民的生活中去,加上我國人口眾多,大多數的人們沒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去花費在藝術欣賞上美聲唱法,這也將會成為美聲唱法在我國發展中的限制,未來美聲唱法只有更加符合我國國情的需要才能更好的發展下去。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聲樂教育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不管是專業的音樂學院還是設置了藝術系的師范類學院,在音樂上的教育和設備都趨向完整,給我國中小學的音樂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師資力量,但是我國在音樂教育上存在很多的弊端。例如,高校的擴招加重了教師的教學難度,增加了教師在教學過程里的壓力,降低了教學質量,加上對當前社會來說聲樂教育輔導費用昂貴,也讓部分真正喜愛音樂的學生望而止步,也有部分學生選擇學習音樂只是為了應付高考等等。這樣的情況的存在,導致了音樂畢業生就業困難,中小學音樂教育崗位飽和系列的問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聲樂教育的發展。
[1]彭丹雄.美聲唱法在中國的發展趨向探析[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2004,(01).
[2]寧大光.中國民族歌劇聲樂“美聲化”趨勢的研究與探索[D].湖南師范大學,2011.
[3]張偉娜.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美聲唱法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D].河北師范大學,2011.
指導老師:龐忠海,吉林藝術學院副教授。
王茜 (1993—)女,漢族,河北省石家莊市,學歷:碩士研究生在讀,吉林藝術學院 ,專業:聲樂(美聲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