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洋
長春理工大學,吉林 長春 130000
?
城市社區社會工作職業化的社會環境困境與策略探討
楊 洋*
長春理工大學,吉林 長春 130000
當前,中國社會正發生著深刻的變革,社會處于轉型期內,城市基層社會逐漸轉向社區制,社會面臨著越來越復雜的問題。社會工作介入社區中,能夠幫助社區建設減小阻礙,更好地迎接挑戰。社會工作在社區整體建設工作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這種作用與起職業化發展的水平又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這就需要我們應該注重對于社區社會工作的職業化方向進行探討,深入分析其所面臨的環境,剖析存在的問題。只有在不斷地深化制度環境、組織環境以及人才環境和社會認可等方面,才能夠更好地推進其職業化發展。本文以城市社區社會工作職業化的社會環境困境與策略探討為主題,展開了一系列的探討與分析。
城市社區;社會工作;職業化;困境與策略
隨著我國社會改革體制的不斷深入,城市居民的社會管理以及解決問題逐漸開始依靠社區,這就使得社區的重要性越來越突顯。特別實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踐中,國家倡導加大基層社區建設。在社區工作朝著制度化和工業化發展的過程中,介入專業社會工作對于提高社區工作的有效性。社區社會工作比較注重社會工作范圍內社區工作的特色。在社區工作中引入專業化的現代社會工作制度和理念,對于加強社區建設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作用。
(一)制度環境
社會工作比較關注一些實踐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主要就是由于社會變遷行業改革而導致的,正是由于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人們對于社會服務的需求發生了一定的變化。當前,中國社會正在經歷著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這種轉型對于社會工作的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社區社會工作職業化的發展與特定的時代背景與社會環境是緊密相關的。在社會轉型的背景下,我國關于城市社區的相關制度也開始逐漸完善。想要推動城市社區管理效率,優化現代社會管理體制,就需要建設專業化和職業化的社會工作制度。
(二)組織環境
在我國,社區服務的力量相對來說比較薄弱,許多社會服務功能難以有效發揮出來。同時,由于我國的一些社會服務組織屬于半官方的性質,所以就會導致政府對于社會服務組織內部的事務會進行過多的干預。這樣就會使組織的自主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服務組織缺少了其應有的活力。當前,城市社區的自治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弱,政府和一些單位的影響相對來說還比較大。盡管社區社會工作的職業化發展需要政府提供必要的支持,但是如果進行過多的干預,那么就會影響其職業化發展的步伐。
(三)人才環境
社區社會工作職業化發展,最終還是需要落實到人才身上。許多社區社會工作只有在人才的實務活動中才能夠更好地體現出效果。所以人才的素質直接影響到了城市社區社會工作職業化發展的步伐。但是,當前城市社區的工作者大多數以居委會的工作人員為主,而居委會人員則主要是由下崗工人和退休工人等組成。這樣就會使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得不到有效的保證,他們缺少專業的能力和良好的意識,最終會使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一)發揮制度優勢
當前,在制度環境層面上,社會社會工作可以獲得良好的發展機會。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盡快,這就會使我國城鎮人口所占比越來越大。更多的人開回歸社區,在社區中去尋找自己需求的解決辦法。同時,政府公共服務的理念不斷深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服務和社會工作的發展。所以,這就需要政府、社區以及居民等共同努力,形成促進社會工作職業化發展的合力。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社區提供福利和服務,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職能,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為社區社會工作的職業化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
(二)加快組織職能轉變
加快街居組織職能的轉變,把社會福利的職能交由社會層面進行運行。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更加有效地動員社會組織網絡的力量,從而更加有效的促進社區福利服務的發展。同時,應該發揮社區民間組織的重要作用,通過構建以第三部門為主體的社會工作運行機制,可以使社會福利服務工作更加有效的開展,切實為社區社會工作職業化發展創設良好的組織環境。
(三)培養高素質的社區工作人才
在具體到社區社會工作的時候,社區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意義就會凸顯出來。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是社區工作更加有效開展的基礎,是提供更加全面服務的重要保證。這就需要我們應該努力創造更多的良好崗位,吸引更多的高素質人才進入社區,利用其專業知識來進行社會福利服務工作。同時,應該注重對于現有社區工作人員進行培養,強化起專業知識,以先進的思想來武裝他們的大腦。只有這樣,才能夠打好城市社區社會工作職業化發展的人才基礎。
綜上所述,當前社會的發展建設要求社區社會工作應該朝著職業化的方向發展,社區社會職業化很好地體現了社會福利供給方式的變革,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措施。通過建設職業社會工作體系,能夠促進社區福利事業的發展,同時使社區更加團結,關系更加協調。當然,我們應該對于當前城市社區社會工作職業化發展的困境有著清醒的認識,應該針對起限制因素加強研究。采取一些有針對性的措施,從而創設良好的發展環境,保證社會工作職業化有一個良好的發展。
[1]方勁.城市社區社會工作職業化的社會環境:現狀、困境與策略[J].社會工作(下半月),2010,12:8-12.
[2]李立文,余沖,戴利朝.社會轉型期我國社會工作職業化的現實困境及應對策略[J].社會工作下半月(理論),2007,12:6-9.
[3]李迎生,方舒,衛小將,王婭酈,李文靜.社會工作介入社會管理研究——基于北京等地的經驗[J].社會工作,2013,01:3-55+152.
[4]唐斌.中國社會工作職業化研究:現狀、特點及反思[J].學習與實踐,2014,10:84-91.
楊洋(1992-),女,漢族,吉林長春人,長春理工大學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社會工作社區。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