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爍霖
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湖南 長沙 410012
?
空手道組手運動性疲勞的成因分析和恢復手段
唐爍霖
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湖南 長沙 410012
空手道教練員和運動員可以通過自我感官以及具體的生理生化指標來分析空手道運動性疲勞的具體成因,在此基礎上提出相對應的疲労恢復措施,以達到科學訓練,提高運動訓練水平,促進此項運動發展的目的。
空手道組手;運動性疲勞;成因分析;恢復手段
空手道運動是深受廣大青少年喜愛的項目,在世界范圍內非常龐大的練習群體。空手道項目本身具有如健身、自衛,提高人文素養等作用,是一個非常符合現如今和諧社會發展主題的運動。這項運動,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和體育愛好者所喜愛,在今年8月,空手道已被2020年東京奧運會正式納入。近些年空手道運動在我國快速發展,練習者逐年增多,運動隊規模不斷增大,然而由于我國官方正式引入空手道時間較短,因此我國空手道社會參與者,運動員、教練員和科研人員對其認知度較低,整體對空手道運動的理解不高,在理論研究及實踐教學上則更顯薄弱,對于空手道運動訓練缺乏科學指導,進而影響到練習者的訓練效果,很容易因為訓練方法不對導致過度訓練,造成疲勞。本文作者結合多位空手道專業教練員、運動員比賽與訓練經驗,對空手道運動性疲勞成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恢復方法,為空手道科學訓練提出參考。
疲勞是“由于機體活動使工作能力及身體機能暫時降低的現象”。運動性疲勞是由于運動引起的機體運動能力暫時降低,經過適當的休息和調整可以得到恢復的生理現象,是一個復雜的身體變化反應過程。適度的運動性疲勞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是人體對運動訓練或比賽的一種適應,通過合理的恢復手段可以促進人體功能水平的不斷提高。但是運動性疲勞不及時消除的話,長期累積就會導致過度疲勞,引起身體某些器官的病變而危及人體的健康,對運動成績也會產生不利影響。空手道運動性疲勞是指練習者在實施空手道動作時(組手項目以踢打摔為主的對抗項目,形項目以套路演練和拆解為主)引起的暫時性的運動能力下降的生理現象,可以通過適當的休息和調整得以恢復狀態的過程。如何界定運動員的最佳運動負荷,推遲、減少疲勞產生的時間,減緩疲勞程度,加速恢復過程,最大程度地發揮運動員的潛能,是當前空手道運動項目科學訓練必須面對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不同的技術動作產生不同部位的疲勞
空手道是一項集踢、打、摔技術為一體的對抗項目。不同的技術特點易產生疲勞的身體部位也不盡相同。運動員在使用以拳法為主、以腿法為主、以摔法為主、以組合技術為主等特點的技術動作時,就會相應的產生上肢肌肉、下肢肌肉、腰腹肌肉、全身肌肉等不同部位的疲勞。
(二)不同的訓練程度產生的疲勞不同
在空手道訓練中,不同的技戰術也會有著相對應的訓練強度。根據主動連續進攻型、防守反擊型、佯攻搶攻型、邊角戰術型、貼靠摔法型等不同特點的技戰術,訓練要求不同,消耗的能量物質類型以及消耗量也不同,相應的產生疲勞的程度也不同。如進行連續進攻的極量有氧訓練時,產生疲勞的主要成因是有氧運輸能力下降導致工作肌沒有足夠的氧氣支持。
(三)空手道的腦力疲勞
在空手道組手比賽中,運動員長時間處于一種緊張狀態,注意力長時間高度集中,極易產生疲勞感。與此同時,組手比賽對抗激烈,能量損耗大,體能下降快,乳酸堆積,而乳酸增高和糖原減少會引起中樞疲勞。
在運動訓練中,恢復疲勞的手段有很多,本文根據空手道運動特點,列舉一下幾種恢復手段,希望在空手道運動訓練中對疲勞的減緩消除能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一)拉伸練習
拉伸練習一種簡單有效的減緩消除疲勞的方法,空手道組手是一項以踢打摔技術為主的激烈的對抗項目,根據“控”的競技原則,許多技術動作在施展實施后會驟停,而動作爆發用力后的驟停會影響人體的氧吸收和靜脈血回流,導致血壓降低,引起不良反應。因此,在運動訓練及賽后,及時對關鍵部位做拉伸練習是很有必要的。
(二)按摩
空手道技術動作速度快,爆發強,對上肢、下肢、腰腹部位負荷極大。針對這些部位進行按摩,將有效緩解肌肉酸痛、僵硬,加速恢復過程。
(三)溫水浴
溫水浴能夠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加速能量物質的運輸以及疲勞物質的排出。溫水浴水溫以40℃左右最佳,溫度不宜過高,時間不宜過長,10min即可。
(四)吸氧
利用高壓氧倉,吸入高壓氧,增加血氧含量,降低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對緩解肌肉酸痛和僵硬,酸堿失衡有明顯效果。
(五)熱敷
熱敷對緩解局部肌肉疲勞有極為明顯的效果。實踐表明:運動前對關鍵部位進行熱敷,能夠有效推遲運動訓練中疲勞的出現時間。運動訓練后進行熱敷,對于緩解肌肉酸痛、僵硬,軟組織挫傷都有很好的效果。
(六)能量物質補充
合理的營養調理是任何運動訓練都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其中,對糖的補充尤為關鍵,應貫穿整個運動的始終。賽前數日以及練習前1.5h-2h就要進行糖的補充;運動中的補糖可以以運動飲料的形式安排在間歇或局間休息;運動后補糖則越快越好。運動員要合理安排膳食,應養成一日三餐的習慣,避免因訓練強度過大而導致營養不足。安排飲食時應注意:勿飲用過多的清涼飲料,如冰水,果汁等;日常的飲食應以易消化食物為主,可多食用魚、雞蛋等高蛋白食物;多吃水果,蔬菜以補充維生素;可用牛奶、豬肝類食物來補充礦物質。
(七)談話法
此方法針對在運動訓練中情緒較低而形成心理障礙的運動員。談話時應多贊揚其技戰術方面,幫助分析其自身優點,可有效改善情緒,調節心情。
(八)音樂療法
出現賽前緊張焦慮時,運動員可通過聆聽自己喜歡的音樂來緩解緊張情緒,減少過度興奮。
(九)藥物療法
適當的運用藥物是消除疲勞的手段之一。可通過藥物維生素來消除肌肉疲勞、恢復肌肉功能。如我們所熟知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B12,維生素C,維生素E等。
(一)空手道運動性疲勞根據其不同的技術動作、不同的訓練程度產生的疲勞以及產生的疲勞部位都不同,包括局部性肌肉疲勞、全身性肌肉疲勞、中樞疲勞、心理疲勞等,只有科學分析,才能有針對性的對不同的疲勞進行控制與恢復。
(二)空手道運動性疲勞產生后,有多種方法可有效緩解疲勞,加速疲勞恢復。我們需要科學合理的方法來控制和恢復,以達到最佳的效果,提高運動訓練成績。
[1]付克翠,陳菊平,陳元武.運動性疲勞概述[A].四川體育科學,2004,06(2):30-32.
[2]楊少雄.武術散打運動性疲勞的監控與恢復[A].福建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09,5(23):102-108.
[3]陳芳芳.武術運動員運動性疲勞產生機制與恢復的研究[A].綜述報告,2008,12(16):120-122.
[4]趙福臨,陳慶熙.對運動性疲勞產生機制和恢復方法的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2007,11(23-25).
[5]王瑞元等主編.運動生理學.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9(305-316).
[6]趙薇.談音樂治療[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1,22(3):48-52.
[7]孫鵬.桑拿浴對運動疲勞的恢復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09(1):142-155.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