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佳
重慶市萬盛經開區黨工委黨校,重慶 400800
?
淺論新時期“十三五”規劃之共建共享
陳 佳*
重慶市萬盛經開區黨工委黨校,重慶 400800
十三五規劃中提出五大發展理念,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極大地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發展觀念,為中國在新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所以要推動整個社會的健康和諧發展,就必須正確把握好五大發展理念之間的關系,實現共建共享。
共建共享;五大發展理念
在2015年10月26-29日在北京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全會中首次提出了五大發展理念,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五大發展理念,是一個彼此獨立又相互聯系的一個有機體,必須用全面的眼光來看待,這是一個完整的體系。
對于“共享”理念的提出,可謂是歷史悠遠,不少名人和政治家都提出過相近思想。春秋時期,儒家學派提出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思想。1955年,毛澤東就在《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報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概念,同年10月他又再次提出了這個共同富裕。作為黨的新一代領導集體,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黨中央也提出“共建共享發展”思想,其含義和邏輯關系四點:“共享”是核心,“發展”是基礎,“共建”是手段,“獲得”是目的。“共同享有”也就是要讓全體人民群眾在社會的改革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
共享理念的奮斗目標就是要讓全社會共同享有社會主義現代化成果,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堅持共享發展,就是從新時期中國發展的角度出發的,這是黨和國家對民生工作的高度重視的具體表現。現如今,我國已經進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對共享發展理念的內容有著更高標準的要求,要落實好共享發展理念,必須花更多的精力和方式來實實在在地推動民生工作繼續向前。
五中全會從八個方面,對民生問題做出了務實的部署,這既是關于共享發展的全面安排,也是推動共享發展的重要舉措。一是公共服務問題。增加公共服務的供給,這樣才能滿足國民對公共服務的需求,我們的需求很旺盛。二是教育問題。教育關系著千家萬戶,是民生問題的重要方面之一,教育關系著社會的發展,必須更好地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三是收入。解決好貧富差距問題至關重要。四是醫療衛生。人民身體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也是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重要基礎。五是扶貧問題。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艱苦奮斗,經過新中國的不斷向前進步,整個國家的扶貧建設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六是就業和創業。就業,關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關系到每個家庭的大事,必須大力解決,推動全民就業創業。七是社保問題。社會保障是人民群眾的安全感重要來源。目前,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覆蓋的人口數量是全世界最大的,但社會保障的公平性問題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八是人口問題。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發展不平衡現象存在,處理好人口問題也是“十三五”規劃中的重點任務之一。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中提到,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有利于“共享”理念的實現。
實現共享,必須共建。黨的十八屆五中提出了“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思路。這一思路就是強調大家要一起來努力改善民生,全面推動社會發展。我們必須按照這個要求,充分發揮出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領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匯聚人民群眾的力量做好整個社會的民生工作。
(一)完善機制,實現共享
共建共享,也就是需要全社會的力量來共同建設、共同享有。這就需要完健全的體制機制來保障社會工作的有效運行。因此政府就需要發揮出主導作用,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建立合理的機制,從而有效推動全國人民開展社會救助、幫扶等志愿活動。
(二)創造環境,實現共享
共建共享需要創造平等寬松的環境,建立權利公平、機會公平,疏通上升渠道,讓人們享有良好的環境。需要創造平等和諧的社會環境。這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建立一套完善科學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使人民群眾共同享有新環境下社會的共享資源和社會發展帶來的良好成果。
(三)依靠自我,實現共享
改善和保障民生,每個人都有相應的責任和義務,每個人都應該肩負起這一責任和使命。共享發展成果,需要用人民群眾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智慧的大腦、辛勤的汗水,與堅持不懈的奮斗,最終才能創造出屬于自己的美好未來。
“天下大同,和諧小康。”只有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中國才能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上穩步前行;只有讓人民感到幸福安康,才能團結一致促進小康社會全面建成;只有堅持共享發展理念,才能使國家發展更有希望和動力。所以,我們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廣大人民群眾共同享有社會發展的豐富成果。
[1]習近平,李克強,張高麗.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中央黨校哲學教研部.五大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6.
[3]嚴國萍.共建共享和諧社會的制度保證[M].第1版.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
陳佳(1986-),女,重慶人,碩士研究生,重慶市萬盛經開區黨工委黨校,助理講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
F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