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麗
河南省委黨??萍嘉幕萄胁?,河南 鄭州 450000
?
論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李秀麗*
河南省委黨校科技文化教研部,河南 鄭州 450000
在全球化的社會背景之下,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限制。本文在探討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的基礎上,對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和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細致的分析,并提出一些解決的措施,以促進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發展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我國各個民族在長期的生產和發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具有一定的內涵概念的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文化特性。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我國文化中重要的文化遺產,我們有必要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做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使得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可以得到可持續發展。
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具有自身的傳承和發展的特點。首先,我國傳統體育文化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下產生的,與我國民族文化的社會制度、經濟形態和文化思想具有緊密的社會聯系,是人們深層次的心理結構和社會價值取向,具有深厚和廣泛的滲透性。從這個特點上來說的話,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在一種穩定的狀態中被傳承下來的。其次,我國民族文化系統運行的基本形式是民族文化的積累和傳承,但是,這個傳承和發展的過程具有一定的社會制約性,主要是受到社會環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約。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性特點受到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制約,從主觀因素上來說的話,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國的文化得以可持續發展,從而推動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適應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在社會文化變革和發展的過程中隨之一起發展的,所以,立足于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來看的話,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應該放眼未來,在時間和歷史的維度中找到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的目標和方向。
在世界經濟、文化、教育全球化的社會浪潮中,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受到了一定的挫折和挑戰,在這之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步,繼承到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精髓,引領和促進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但是,在傳承和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
(一)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根基受到腐蝕
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之下產生的,具有一定的經濟和文化基礎。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和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我國一些民族傳統的體育文化正在逐漸的消失。比如說一些宗教節日、宗教的祭祀活動等正在逐漸的被現代節日活動所取代。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傳統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不能適應社會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并隨著社會和自然環境的不斷變化而逐漸的消弱。在我國的一些西北地區,少數民族人口較少,交通閉塞,民間傳統的體育文化正處于滅絕的境況之中,這些問題的出現都是我國民間傳統體育文化的根基受到腐蝕的主要表現,這種境況如果繼續惡化的話,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將會受到限制。
(二)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和發展的理論研究不夠成熟
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在人們的生產和勞動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所以,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缺乏完善的理論體系,保證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話,完善的科學理論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從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和發展的現狀來看的話,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缺乏完善的科學理論研究體系、缺乏明確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道路,由此可見,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學科體系的構建并不很健全。因此,我國的學術界對我國民族傳統的體育文化的許多概念很難進行界定,所以,就導致另外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傳承和發展的過程中遇到許多的問題。
(三)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被忽視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加快,西方體育文化對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沖擊,西方的競技體育文化逐漸的進入我們的視野之中,人們對西方的體育文化越來越重視,對本國的文化逐漸忽視,我國的民族體育文化呈現出一種邊緣化的趨勢。隨著西方競技體育文化在我國的流傳于發展,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失去了發展的各級,在某些地方盲目的學習西方競技體育文化,使得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充滿了競爭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中優秀的思想文化,導致現在處于一種附庸的社會地位,這對于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一)完善保障措施
為了促進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可持續發展,首先應該完善我國民族傳統體育與文化的一些必要的保障措施,完善相關制度。我國的相關部門應該制定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措施,保證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其次,應該擴大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途徑,從多個角度和多種途徑開拓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讓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活躍在我國的各個角落,只有這樣,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才有廣闊的發展領域。
(二)加大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研究力度
為了擴大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社會影響力,使得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得以可持續發展下去,科學的理論體系是必備的。首先,我們應該“走出去”,借鑒國外一些先進的經驗和研究成果;其次,我們應該立足在本國文化的基礎上,對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理論體系進行完善,從而不斷地促進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
(三)加強與先進文化的交流與合作
實踐證明,任何先進的文化都是在借鑒和溝通先進文化的基礎上不斷形成和發展的。任何文化為了得到可持續發展,都應該加強與先進文化的溝通與交流。因此,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為了傳承和發展,必須借鑒世界體育文化先進的經驗,用理性的態度促進我國民族傳統的體育文化的健康發展。
促進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正確的看待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性和發展性的特點,在順應世界體育文化發展的潮流下,保證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在吸取世界體育文化先進的經驗中,促進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1]白晉湘.全球化視野下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3:34-37.
[2]王智慧.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本源、特征與傳承方式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5,01:75-81.
[3]秦鋼.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資源與產業發展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
李秀麗(1962-),女,河南鄭州人,河南省委黨校科技文化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