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磊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江西,南昌 330038)
客家山歌音樂傳承與其文化生態研究
石 磊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江西,南昌 330038)
流行于客家地區的客家山歌是客家人具有代表性的一種音樂形式,歷史悠久、代代相傳。客家山歌不僅僅是單純的音樂形式,更是一種承載了客家文化的重要文化形式,當今,如何傳承客家山歌與對客家山歌進行創新,是擺在客家人、音樂人面前的重要課題。本文認為傳承和創新客家山歌,首先要關注客家山歌的文化形態,繼而拓展客家山歌的傳承途徑:堅持以學校教育為傳承的主要方式;在關注傳承性和時代性的同時,創作創新客家山歌;最后是與時俱進,使得客家山歌的運作得以市場化。
客家山歌;音樂傳承;文化生態
客家山歌是一種歷史悠久的音樂形式,它不是形成于一朝一夕之間,而是在長期的客家人的勞動和生產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客家山歌的音樂特點是較為高亢,而歌詞則沒有什么華麗的修飾,顯得比較樸素。客家山歌可以說是客家文化的一種重要體現形式和承載載體。但是,隨著時代的腳步越走越快、國際國內大環境的巨變,客家山歌這種傳統的、民間的音樂形式失去了其原本的生存土壤,面臨巨大危機。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如何認識客家山歌的文化形態、如何繼承和保護客家山歌顯得尤為重要。
全國乃至全球大部分地區的傳統音樂文化形態面臨巨大危機有很多原因,主要是因為傳統的文化環境產生了變化,使得傳統音樂賴以生存的土壤消失殆盡。想要認識客家山歌的文化形態,就要從客家山歌的歷史變遷和文化生態等兩個方面對其進行研究,從而更深入地認識客家山歌獨特的歷史與文化價值。
客家山歌的歷史非常久遠,其主要來源于我國古代民歌。其音樂形態較為簡單,并不復雜,大多以四句為主,每句七個字。在演唱方面則富有客家語的特點因為其以客家方言演唱。而且因其歷史久遠,演唱的語言也保留了很多古語的成分。此外,客家山歌的形成發展還廣泛受到南方民歌與附近少數民族如畬族的影響。
(一)堅持以學校教育為傳承的主要方式
客家山歌的傳統傳承土壤是在山野之間扣扣相傳,離不開勞動與生活,但也具有其不穩定性。現代社會的變遷導致了傳統傳承土壤的逐漸消失,那么尋找一個可持續的傳承方式和平臺就顯得非常迫切了。借鑒國內外對于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方式,要求本地學校開設客家山歌的相關課程是一個可重要的傳承客家山歌的方式。
并且還可以靈活授課,例如邀請一些客家山歌的演唱者來學校給學生教學或講學、組織學生進行客家山歌的歌唱比賽或外出參加比賽、普及客家山歌的歷史、形態知識等等,以提高學生對于學習客家山歌的積極性。這種學校的傳承方式相對于以前的傳承方式的優勢是:傳承面更廣,覆蓋的學生量比較大;傳承更具穩定性,不是學生想學就學、不想學就不學,而是學校已經將其制度化了,學生必須遵守;影響更大,學生可以外出比賽、演出等等都是提高客家山歌影響力的一種方法。
(二)創作具有時代特色的新山歌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斷發展的,我們傳統的音樂文化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歷史的長河中,山歌類的傳統音樂歷經了諸多的變化與變革。那么擺在現在的我們眼前的問題是:客家山歌要如何變?筆者認為,客家山歌在當代要以傳統文化為基礎,結合當代的文化和審美趣味,創造出新的、具有時代特色的客家山歌。此外在音樂制作的技術手段上,當然也不用拘泥于無伴奏的簡單山歌這種形式,而應當利用現代的音樂制作技術,將創作者的審美趣味與現代的技術相融合,從而創作出不一樣的客家山歌。當今人們在創作新的客家山歌的時候,是否可以從技法創新的角度出發,從結構、旋法、調式、和聲等具體部分結合當代文化背景進行創作。客家音樂創作、演唱組合“哎呀嘞”就做出了很多嘗試,他們創作的新興國山歌既保留了興國山歌的特點即歌首的“哎呀嘞”形式,又做出了很多的創新,如《等著你》、《讓風帶走回憶》等。
(三)推動客家山歌的市場化
客家山歌原本就是基于客家人民的生活、勞動、愛情等發展起來的,和人們的生活相關,收到大家的歡迎。現如今客家山歌輝煌不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而客家山歌的方面又沒有注重市場化,使得很多人不聽、不懂、不愛客家山歌。那么推動當今客家山歌的市場化就顯得尤為必要了。借鑒其它傳統音樂的市場化方式與客家山歌本身對市場化的初步探索,筆者認為客家山歌的市場化可以有以下一些方式:如定期舉辦不同層次的客家山歌歌會、結合當地的一些文化活動、將新創作的各家山歌由計劃地發行等。這些市場化的方式可以使得客家山歌憑借市場的媒介走向更廣闊的舞臺,讓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認識客家山歌、喜愛客家山歌從而認識和喜愛客家文化。
客家山歌是中國音樂文化當中的一種重要形式,在面臨經濟文化浪潮 沖擊的今天,客家山歌需要采取多元的手段使其繼續傳承和發展下去,這不僅關系到人們了解和喜愛客家山歌的問題,更關系到客家山歌傳承客家文化與形成文化認同。
[1]楊宏海.現代移民城市客家山歌的傳承與發展——以深圳客家山歌為例[J].龍巖學院學報,2014,(04):1-7.
[2]黃燕.廣東梅州客家竹板歌音樂傳承及其文化生態[J].音樂傳播,2014,(03):25-29.
[3]黃燕.民間客家山歌主體音樂行為的考察與分析——以廣東興寧“楊如彭山歌亭”為例[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3,(02):61-67.
[4]黃燕.致力客家音樂研究 推動民族文化傳承——溫萍先生學術成果及思想述評[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3,(04):101-106+2-4.
石磊(1984—),女 ,江西撫州人,學歷:研究生,學位:碩士。職稱:講師,研究方向:音樂學。單位:江西科技師范大學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