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姝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流行病學調查及應急處理措施分析
陳子姝
【摘要】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社會不斷進步,人們生活與生產活動越加頻繁,導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概率呈現出逐漸上升趨勢,致使人們日常生活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響。鑒于此,如何采取有效手段,強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措施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本文筆者將以綜述形式,分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流行病學調查,探究有效的應急處理措施。
【關鍵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流行病學調查;應急處理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progress,people's life and production activiti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frequent,resulting in sudden public health event occurrence probability of showing a rising trend,people's daily life is affected by a certain extent.In view of this,how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emergency response to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has beca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all sectors of the community.In this paper,the author will review the form,analysis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of the epidemiological survey,to explore effective emergency treatment measures.
【Key words】Sudden public health events,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Emergency treatment
流行病學工作者,在熟練掌握流行病學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充分了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調查和應急處理措施尤為重要[1-2]。相較于臨床醫學,基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后的患者群是流行病學需面對的對象[3-4]。因此,流行病學醫生應在最短時間內抵達疫情現場,并能在未弄清疫情病因、疫情嚴重程度等條件下,開展患者搶救工作,以達到減低患者死亡率的目的。針對流行病學醫生,其需掌握以下幾方面的技能:
1.1調查設計
流行病學調查的第一環節,即調查設計,是整個調查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先、學、正、比、精、顯、完和重是調查設計需堅持的基本原則,具體而言,即題目具需備先進性、設計需具備科學性、樣本的正確性、對照需具備可比性、實驗需具備精密性、治療需具備顯著性、記錄需具備完整性、結論需具備重復性,促使詳細的內容需貫穿每一項目中,以保證調查設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5-6]。
1.2現場工作
針對流行病學,現場調查和現場干預均屬于現場工作范疇,通過切實可行的干預和調查手段,盡早發現誘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原因,且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促使其得到有效控制,減少其影響力。在描述、分析和調查流行病學的基礎上,分析其屬性,例如,單發性或聚集性、繼發性或一過性、輸出性或輸入性等,為流行病學調查提供可靠的病因假設[7-8]。
1.3檢驗實驗
實驗室檢驗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調查的重要組成部分,基于高科技手段作用下,開展檢測和分析工作,在不明確發病原因的前提下,無法通過常規檢查對相關內容進行檢測。因此,在調查過程中,需強化與實驗室工作人員的交流與合作,在掌握檢驗目的的基礎上,充分了解樣本采集的數量與種類,以保證分析的有效性和準確性[8-9]。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具有不可預測性,事件現場復雜多變,流行病學工作者不僅要面對事件現場的患者群,也需要面對事件現場的復雜情況,根據突發事件現場情況作出正確且及時的處理是流行病學工作者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相關內容,結合我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特點,提出如下針對性應急對策與措施:
(1)查源頭:現場調查是公共衛生突發事件處理的源頭,流行病學工作者需盡快查明事件爆發的原因(如傳染源),明確事件傳播途徑和高危人群(環境);(2)隔離措施:迅速組織隔離,控制事件進一步發展?,F場調查具有科學嚴謹性,對流行病學工作者要求較高,需要具備完善理論知識儲備和高度責任感;(3)現場調查要求流行病學工作者對以下幾個步驟重點強化,包括組織準備、建立病例定義、核實病例、描述性“三間分布”、建立假設并驗證假設、采取控制措施、完善現場調查和書面報告等步驟[9-11]。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即突然發生的,對人們群眾健康可能或已經造成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重大食物及職業中毒、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疾病等事件[12-13]。突發性、群體性、嚴重性是其基本特點[14]。(1)突發性:指基于人們沒有準備的條件下發生,具有不可預測性,例如,重癥急性呼吸綜合征。(2)群體性: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所涉及的受害人群較多,具有影響范圍廣的特點。(3)嚴重性:即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由于事發突然,致使受害群體較多,易導致嚴重的危害,造成巨大損失。
針對流行病學醫生,掌握正確的應急處理措施屬于基本要求,同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歷史材料和最新消息、現場流行病學實用技術等仍屬于流行病學醫生需掌握的內容[15]。
總而言之,流行病學與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日常生活存在密切聯系。針對流行病學醫生,在調查和研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過程中,應秉承著嚴謹、負責的態度,以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專業技能為指導,高效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流行病學調查工作,達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能力。
參考文獻
[1]周志忠.農村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策略研究[D].衡陽:南華大學,2012:11-15.
[2]李璽琨.哈爾濱市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現況與評價[D].北京: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2:6-9.
[3]李松光.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評價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12:9-15.
[4]霍愛梅.區域傳染病環境影響因素與輸入傳播模擬研究[D].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2012:12-16.
[5]譚艷.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流行病學調查應急處理分析[J].中外醫療,2012,31(2):182-183.
[6]梁浩,劉建平,李思果.深圳市2010-2011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析[J].實用預防醫學,2012,19(12):1813-1814.
[7]李亞品.傳染病信息實時采集與應急處置系統研究[D].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2013:10-13.
[8]唐群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流行病學調查及應急處理措施研究[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8(16):32.
[9]李書賢.中小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現狀分析[D].蘇州:蘇州大學,2014:9-15.
[10]秦斌兵.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流行病學調查應急處理探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4(2):197-198.
[11]許文娟,黃偉嫦.2005-2012年防城港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流行特征[J].職業與健康,2014,30(9):1262-1264.
[12]黃淑瓊,張鵬,蔡晶.2004-2013年湖北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監測,2014,29(11):911-915.
[13]桑英,仁青江村.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流行病學調查應急處理對策[J].中國醫藥科學,2015,5(16):191-193,197.
[14]閆夢青,常煜博,劉詩洋,等.河南省地市級疾控中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現況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5,42(6):1032-1034.
[15]唐玲,張向陽,李永紅.2004-2014年烏魯木齊市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分析[J].職業與健康,2016,32(2):156-159.
【中圖分類號】R18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16(2016)11-0006-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11.004
作者單位:吉林市豐滿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吉林吉林132000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Emergency Treatment Measures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CHEN Zishu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Jilin Jilin 132000,China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