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嘉 張曉星 王麗哲 那 超 豐健宇 王 鵬 張春男
中西醫聯合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觀察
王萌嘉張曉星王麗哲那超豐健宇王鵬張春男
【摘要】目的探討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中西醫治療方法。方法觀察分析我院32例行中西醫聯合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效果。結果本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行中西醫聯合治療后,痊愈16例,好轉14例,無效2例,治療有效率為93.75%。結論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行西醫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進行中醫辯證論治,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發展,并可提高該疾病的治愈率。
【關鍵詞】慢性支氣管炎;中西醫治療;治愈率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ing chronic bronchitis.Methods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32 cases chronic bronchitis patinents u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Results In this group,16 cases were cured,14 cases were improved,2 cases were invalid,the effective rate was 93.75%.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bronchitis patients with western medicine,the treat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patients'disease development,and improve the cure rate of the disease.
【Key words】Chronic bronchitis,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Cure rate
慢性支氣管炎是指氣管與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發生的一種慢性非特異性炎癥,本疾病隸屬于中醫學“喘證”“咳嗽”范疇。患者的主要臨床為咳痰、咳嗽等癥狀,每年發病時通常會持續3個月,其病史通常為2年或2年以上[1]。本文選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0月收治的32例行中西醫聯合治療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對其臨床效果分析如下。
1.1臨床資料
本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共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齡在21~67歲,平均年齡(45.24±3.21)歲,病程為2~7年,平均病程(4.2±2.1)年,其中急性發作期患者12例,慢性遷延期患者20例。患者主要表現為咳嗽、咳痰、喘息、氣急等癥狀。全部患者均在西醫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結合中醫辨證論治。
1.2西醫治療
1.2.1急性加重期的治療(1)控制感染。據患者感染的嚴重程度及其主要致病菌,也可根據病原菌藥敏結果,以選用合理的抗生素[2]。臨床上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喹諾酮類、紅霉素、青霉素、氨基糖苷類或頭孢菌素類等。(2)鎮咳、祛痰。常用藥物包括復方甘草合劑、溴己新、氯化銨合劑、噴托維林等[3]。當老年患者體弱而無力咳痰,或伴有較多的痰量時,治療應以祛痰為主,幫助患者排痰,使其呼吸道保持暢通。(3)解痙、平喘。常用藥物包括特布他林、氨茶堿等口服藥物,或沙丁胺醇吸入劑等[4]。如果患者使用氣道舒張劑后仍持續伴有氣道阻塞,可適當采用皮質激素,每天20~40 mg潑尼松。
1.2.2緩解期治療指導患者戒煙,避免吸入有害氣體。加強身體鍛煉,增強自身體質,以提高免疫力。當患者出現反復性呼吸道感染時,可采取免疫調節劑[5]。
1.3中醫治療
1.3.1急性發作期(1)風寒襲肺證:主要是宣肺散寒,化痰止咳。治療時采用三拗湯合止嗽散,方藥包括:款冬花、杏仁、麻黃、甘草、百部、紫菀、桔梗、前胡。(2)風熱犯肺證:主要是清熱解表,止咳平喘。治療時采用麻杏石甘湯,方藥包括:甘草、麻黃、杏仁、石膏。(3)痰濁阻肺證:主要是燥濕化痰,降氣止咳。治療時采用二陳湯合三子養親湯,方藥包括:炙甘草、萊菔子、白芥子、陳皮、半夏、茯苓、蘇子。(4)痰熱郁肺證:主要是清熱化痰,宣肺止咳。治療時采用桑白皮湯,方藥包括:桑白皮、蘇子、半夏、黃連、杏仁、貝母、山梔、黃芩。(5)寒飲伏肺證:主要是溫肺化飲,散寒止咳。治療時采用小青龍湯,方藥包括:五味子、麻黃、芍藥、桂枝、甘草、半夏、細辛、干姜[6]。
1.3.2緩解期及慢性遷延期(1)肺氣虛證:主要是補肺益氣,化痰止咳。治療時采用補肺湯,方藥包括:五味子、桑白皮、人參、熟地、黃芪、紫菀。(2)肺脾氣虛證:主要是補肺健脾,止咳化痰。治療時采用玉屏風散合六君子湯,方藥包括:炙甘草、制半夏、黃芪、防風、白術、人參、陳皮、茯苓、大棗、生姜。(3)肺腎陰虛證:主要治法是滋陰補腎,潤肺止咳。治療時采用沙參麥冬湯合六味地黃丸,方藥包括:生扁豆、山茱萸、沙參、桑葉、麥冬、天花粉、玉竹、甘草、山藥、熟地、茯苓、澤瀉、丹皮。
1.4療效標準
痊愈:患者咳嗽、痰、喘等臨床癥狀消失,肺部哮鳴音消失;好轉:患者咳嗽、痰、喘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肺部哮鳴音明顯好轉;無效:患者咳嗽、痰、喘等臨床癥狀、肺部哮鳴音無任何改變甚至加重[7]。治療有效率=(痊愈者+好轉者)/總例數。
本組32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行中西醫聯合治療后,痊愈者16例,病情好轉者14例,病情無效者2例。故治愈率為50%,治療有效率為93.75%。
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機制包括過敏、吸煙、感染、大氣污染、神經功能失調、氣道高反應性、營養不良、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等因素。該疾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咳嗽、咳痰、喘息等癥狀,如不立即防治,則可并發肺心病、肺氣腫等嚴重疾病,造成呼吸衰竭,從而危及生命,故及時有效的治療極為重要[8]。
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時,應采取中西醫聯合治療,選用合理的抗生素、鎮咳祛痰藥物,并在此基礎上對患者行中醫辨證論治[9]。采取中醫治療的思維模式,并借助西醫的藥理經驗,有助于加快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治療進程。總而言之,慢性支氣管炎無論是慢性遷延期還是急性發作期患者,都需要長時間的抗炎治療,定期監測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肺功能變化情況,以便及時調整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幫助患者控制病情發展,并減少并發癥發生。
參考文獻
[1]吳細英,李洪曉.100例慢性支氣管炎中西醫結合治療與護理[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11(23):121-122.
[2]趙聰玲.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中醫藥治療研究進展[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19(20):14-15.
[3]靖春梅.慢性支氣管炎中醫治療體會[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4):236-237.
[4]劉桂.慢性支氣管炎中醫辨證論治思路方法[J].內蒙古醫科大學學報,2012,34(6):950-951.
[5]吳建武.慢性支氣管炎中醫辨證治療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3,17(26):3496-3497.
[6]劉潤嬋.1例慢性支氣管炎中西醫結合治療的體會[J].全科護理,2011,9(29):2673.
[7]賈新華.慢性支氣管炎中西醫結合治療研究[J].醫學信息旬刊,2010,23(11):160-161.
[8]王芳.中醫辨證治療老年慢支合并肺氣腫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10):232-233.
[9]陳嘉琦.慢性支氣管炎中西醫結合治療臨床分析[J].現代養生,2015(20):117.
【中圖分類號】R25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16(2016)11-0153-03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11.104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醫院中西醫結合科,黑龍江哈爾濱150036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Chronic Bronchitis Treated With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WANG Mengjia ZHANG Xiaoxing WANG Lizhe NA Chao FENG Jianyu WANG Peng ZHANG Chunnan Department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Heilongjiang Provincial Hospital,Harbin Heilongjiang 150036,China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