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春
新生兒聽力篩查2 000例臨床分析
王玉春
目的 對2 000例新生兒進行聽力篩查分析。方法 應用畸變產物耳聲發射及耳聲發射檢測儀對我院2 000例正常新生兒進行聽力篩查。結果 新生兒聽力障礙初篩有548例未通過,其中有250例復篩,有16例未通過。結論 早發現、早診斷以及早干預嬰幼兒聽力障礙對促進嬰幼兒語言的正常發育具有積極影響。
新生兒;聽力障礙;聽力篩查;干預
聽力障礙是新生兒常見的缺陷之一,如得不到及時干預將導致新生兒語言能力異常[1-2]。本文選取2014年1月1日~10月9日于我院出生的2 000例新生兒進行聽力篩選研究,并對聽力障礙的發生率作分析與比較,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2014年1月1日~10月9日我院正常分娩和剖宮產出生的正常新生兒共2 000例,其中男1 152例,女848例。年齡1~3個月,平均年齡(2.0±0.5)月,1 526例自然分娩出生,474例行剖宮產分娩,均屬正常出生的新生兒,排除患有先天性疾病的新生兒。
1.2方法
在臨床篩查中,聽覺生理測聽方法是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的主要方法。分為耳聲發射法及聽覺誘發電位檢查。應用耳聲發射法進行采樣,采用方法是記錄產生于耳蝸的聲能經中耳結構、鼓膜、耳蝸及外毛細胞后在外毛細胞反射出來的能量。篩查條件是室內噪音小于35 dB A聲級,聽力篩查設備為耳聲發射儀。運用DPOAE初篩出生2~28 d新生兒熟睡狀態下的聽力,出生后28 d~3個月再次運用DPOAE進行復篩,告知復查未通過者,在幼兒出生3個月后轉診至市聽力監測中心進行腦干誘發電位(ABR)檢查,刺激聲為短聲(click),帶通濾波為0.1~3.0 KHZ,疊加1 025次,刺激率為35次每秒,分析時間為25 MS,地級電阻應小于5 kW,耳塞型號為ER-3A,ASSR的刺激頻率應為0.5、1.0、1.5、2.0、4.0 Hz,測試時耳塞兩邊調制音分別為4個,放大增益是105倍,進行快速掃描。
我院正常出生的新生兒2 000例,初篩通過1 452例,通過率是72.6%。初篩未通過548例,初篩未通過率是27.4%,實際復篩新生兒是611例,復篩率為30.6%。在未通過的548人中,實際復篩者為250人,復篩率為45.6%,運用ABR對16例未通過復篩的新生兒進行檢查,有5例幼兒確診為聽力障礙,其中2例為雙耳聽力障礙(重度、極重度聽力障礙各1例),3例單耳聽力障礙(左1側、右2例)。篩選結果顯示:有548例未通過初篩,其中250例進行了復篩,234例通過復篩,初篩假陽性率為11.7%,16例未通過復篩,轉診至市聽力檢測中心,有11例通過,復篩假陽性率為4.4%,整個篩查中,假陽性率12.25%,新生兒聽力障礙發生率為0.25%。
根據本次研究可知,聽力篩選假陽性率達12.25%,篩選假陽性率與測試環境、嬰兒自身噪音干擾及初篩時間有關,若測試時間與通過率成正比,則與新生兒內耳發育情況有關[3-4]。因此,進行新生兒普遍性聽力篩查應在出生3~5 d進行,由于DPOAE檢測具有局限性,耳蝸及蝸后神經通路的功能并不能在此項檢測中反應出來,同時需要注意后天性或繼發性的原因也可導致部分嬰兒出現聽力障礙[5-6]。
新生兒出現先天性聽力障礙的概率大概是0.1%~0.3%,其中發生重度聽力障礙的概率是0.1%[7]。本次研究中,初篩的通過率為72.6%,復篩率為30.6%。在未通過的548人中,實際復篩者為250人,復篩率偏低,表明家屬對于新生兒聽力篩查的重要性認識不足。250例進行復篩的患兒中,234例通過復篩,初篩假陽性率為11.7%,16例未通過復篩,采用ABR對16例未通過復篩的新生兒進行檢查,有5例幼兒確診為聽力障礙,其中2例為雙耳聽力障礙(重度、極重度聽力障礙各1例),3例單耳聽力障礙(左1例、右2例)。由此可見,復篩對于診斷新生兒聽力情況十分重要,有利于早發現、早治療,提高新生兒的聽力預后。整個篩查中,假陽性率12.25%,新生兒聽力障礙發生率為0.25%(5/2 000),與相關報告基本相符[8]。
新生兒聽力篩查初篩率相對較低,可能的原因是農民對于新生兒進行聽力篩查這方面的意識較差,同時由于醫護人員宣教不夠,或考慮經濟原因,拒篩或漏篩所致[9]。建立新生兒聽力篩查信息網絡,能從真正意義上做到早發現、早診斷與早干預,最大程度的降低聽力障礙對新生兒的影響,提高兒童的生命質量。
[1]李建業,張彥倫,戴正亮,等.新生兒重癥監護病室不同胎齡、體重早產兒聽力篩查臨床分析[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2,15(1):59-61.
[2]潘擁軍.無錫地區8757例新生兒聽力篩查臨床分析[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12,20(3): 87,86.
[3]李兆龍,何源萍,張平,等.3073例新生兒聽力篩查結果臨床分析[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2,26(10):474-475.
[4]孫麗,朱愛民.2368例新生兒聽力篩查的臨床分析[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11,19(6):84-85.
[5]胡斌,趙娟,吉彬,等.新生兒畸變產物耳聲發射聽力篩查792例臨床分析[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1,34(9):933-936.
[6]徐云峰.新生兒監護病房新生兒聽力篩查護理體會[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27):228-229.
[7]劉愬,楊倩.先天畸形性新生兒聽力篩查結果的臨床分析[J].科技通報,2015,31(3):38-41.
[8]吳舜,潘健云,麥其偉,等.新生兒聽力篩查臨床分析[J].臨床醫學,2012,32(2):77-78.
[9]王玉芳,戚鋒鋒.羊水胎糞污染新生兒聽力篩查臨床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0,23(2):90,103.
Clinical Analysis of 2 000 Cases of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
WANG Yuchu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People's Hospital of Liangshan County,Liangshan Shandong 272600,China
Objective To screen the newborn hearing in 2 000 cases.Methods The hearing screening of 2 000 normal newborns in our hospital was performed by using distortion product acoustic emission and acoustic emission detector.Results 548 cases of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 were not passed,of which there were 250 cases of complex sieve,16 cases did not pass.Conclusion Early detection,early diagnosis and early intervention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to promote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the language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have a positive impact.
Newborn,Hearing impairment,Hearing screening,Intervention
R722.1
A
1674-9316(2016)20-0042-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20.025
山東省梁山縣人民醫院產科,山東 梁山 272600
1.3評價標準
聽力障礙程度評價參考WHO1987年的聽力障礙評價標準,將聽力損傷度分為正常(dB<25)、輕度(26<dB<40)、中度(41<dB<60)、重度(61<dB<80)、極重度(>81)。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