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曄
人文關懷在腸鏡患者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李 曄
目的 探討人文關懷在腸鏡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試驗組給予人文關懷,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結果 試驗組護理滿意度得分高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的疼痛得分(3.56±0.70)低于對照組疼痛得分(4.45±0.70;t=5.05,P=0.04),試驗組不良事件發生率(3.5%)低于對照組不良事件發生率(9.6%;χ2=6.11,P=0.03)。結論 人文關懷能夠有效地提高患者對手術的心理調適能力,減輕痛苦,增加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
人文關懷;腸鏡;護理效果
1.1一般資料
選擇在2012年7月~2013年12月實施腸鏡的15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在24~66歲,平均年齡為(48.23±2.18)歲,排除患有心、肝、脾、腎等嚴重疾病及心理疾病的患者;隨機將上述研究對象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75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實施腸鏡治療,其中試驗組在此基礎上給予人文關懷,對照組在此基礎上進行常規護理。
1.2.1試驗組進行人文關懷 (1)術前:入院時,護理人員要給予患者熱情接待,積極的向患者介紹本病房的環境,使用設施位置,幫助患者安排病房,并為其簡要介紹同室病友情況。同時勤與患者溝通,熱情、耐心地為其講解疾病的病因、治療措施等,盡量緩解其對手術產生心理上的恐懼、不安和焦慮情緒。手術前,護理人員要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及精神面貌變化情況,當遇到術前緊張的患者,要耐心和藹的與患者及家屬交談,進一步講解手術過程,術中使用麻醉等情況,進一步消除其心理上的緊張焦慮,耐心的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
(2)術中:進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要用親切的話語熱情接待患者,講解手術所需體位,協助患者擺好姿勢,動作輕柔,適時給予愛撫,使患者一直感覺到被尊重,被關愛。依據患者的要求調整好手術室內的溫度。麻醉時,告知患者麻醉過程可能出現的癥狀,并囑咐患者一旦出現不適,及時告知巡回護士,使患者增加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依從性;麻醉時注意給患者保暖,避免身體暴露受涼。
(3)術后:手術結束后,對患者的手術部位做好清潔工作,為患者穿好衣服并蓋好被單;同時要以和藹可親的態度告訴患者“手術進行的很順利,您辛苦了”,并親自將患者送到病房,告知患者家屬對患者多給與精神上的支持與關懷,讓患者一出手術室就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有利于提高患者手術治療上的依從性;護理人員要親切的告訴患者,這次手術做的很順利,一定要好好配合術后的治療,效果會更好。并詳細告之患者術后要注意的禁忌。
1.2.2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 主要包括常規打針、督促患者吃藥、按時監測患者的各項指標等。
1.3評價指標
出院前,兩組患者均填寫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進行疼痛評分、不良事件評價,表格均由患者本人親自填寫。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采用SPSS 17.0處理,其中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描述,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和頻數進行描述,組間比較用χ2檢驗,檢驗水準為0.05。
2.1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調查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試驗組和對照組例數各75例,護理技術滿意度(96.98±2.00),(93.99±2.00);服務流程滿意度(97.96±2.20),(92.12±2.10);護理人員態度滿意度(96.18±2.10),(91.22±2.10);健康教育滿意度(95.73±2.00),(92.96±2.40);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得分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護理前后效果比較
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的疼痛得分為(3.56±0.70)分,對照組的疼痛得分為(4.45±0.70)分,試驗組的疼痛得分低于對照組得分,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5.05,P=0.04);試驗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5%,對照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9.6%,試驗組的不良事件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不良事件發生率(χ2=6.11,P=0.03)。
臨床護理質量的優、劣,直接體現在患者滿意度的高、低。為此,現階段的柔性護理、柔性化護理、人文關懷等新興護理模式被逐漸深入到臨床護理工作中,其目的在于從整體層面上提高護理質量,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從心理、行為等角度改善患者健康狀況[4]。究其原因可能如下:患者在手術期間,心理、生理上都要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極易產生憂郁心理,如果不及時對其進行心理上的安慰,患者心中的負面情緒得不到釋放,久而久之,患者極易產生心理負擔,嚴重者會引發各種心理疾病[5-6];所以有必要對腸鏡患者在手術前、后及期間實施人文關懷,對其心理進行慰藉,給予其細心的照料,讓患者倍感來自護理人員的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家庭的溫暖,增加了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賴感,增強了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提高了患者對手術的承受能力,患者自身也獲得了安全感、被尊重感及滿足感[7-9]。不僅增強了患者對治療護理的依從性,還間接地提高了治療護理服務的質量。可見人文關懷作為一種現代化的護理模式,實施于腸鏡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中,效果良好。
[1]高玉珍.營造人文關懷氛圍構建和諧醫患關系[J].西部中醫藥,2012,25(7):36-38.
[2]何美娟,黃色丹,陸桂榮,等.人文關懷護理對維持性血透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32):7877-7878.
[3]苗文武,賈海鷹,賈雪.持續性人文關懷在ICU護理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3,23(1):255-256.
[4]歐陽紅蓮,鄧林娜.持續性人文關懷理念在ICU護理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2,18(33):136-137.
[5]陳婉晨.持續性人文關懷理念在ICU 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健康必讀,2012,11(10):406.
[6]周軼鵬.持續性的人文關懷理念在ICU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健康必讀,2011,10(12):168.
[7]李穎,王穎,林晶.手術室人性化護理之我見[J].當代醫學,2011,17(3):122-123.
[8]焦偉華,朱霞輝,李進男,等.腹腔鏡聯合十二指腸鏡同步治療膽囊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3):31-32.
[9]王莉.人文關懷在手術室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2):69-70.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Humanistic Car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lonoscopy
LI Ye Endoscopy Room,The Fifth People's Hospital of Ji'nan,Ji'nan Shandong 250022,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umanistic care in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colonoscopy.Methods The research objec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iven humanistic care,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Results The scores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in score(3.56±0.70)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ain scores(4.45±0.70;t=5.05,P=0.04).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test group(3.5%)was lowe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9.6%;χ2=6.11,P=0.03).Conclusion Humanistic ca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bility of patients,reduce the pain and increase the compliance of patients to treatment.
Humane care,Colonoscopy,Nursing effect
R473.5
A
1674-9316(2016)20-0200-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20.128
濟南市第五人民醫院內鏡室,山東 濟南 250022
隨著醫學護理模式的轉變,臨床護理更強調以患者為中心,注重從患者的心理角度考慮問題,尊重患者、理解患者、愛護患者[1],其實質內容就是:對患者實行人文關懷,站在人性和尊嚴的角度上對待患者,體現了現代醫學中“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2]。腸道疾病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患者罹患腸道疾病會對其健康產生不良影響,患者一旦患病,不僅要承受來自心理和家庭的壓力,還要面對手術的壓力,對其身、心都是一種挑戰,所以給予患者人文關懷,消除其因手術而產生的心理恐懼和負擔,對患者有積極效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