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東 高 麟 董宇峰
顱內腫瘤切除術后顱內感染危險因素研究
朱 東 高 麟 董宇峰
目的 探究顱內腫瘤切除術后顱內感染危險因素,以供臨床參考以及研究。方法 選取2010年12月~2016年4月于我院就診的行顱內腫瘤切除術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針對100例行顱內腫瘤切除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究其在手術過后出現顱內感染危險因素的情況。結果 感染危險因素主要包括手術時間、腦脊液漏、引流留置時間。手術時間≥4 h、出現腦脊液漏情況、引流留置時間≥24 h的患者,其發生顱內感染的幾率較高。結論 顱內腫瘤切除術后顱內感染危險因素較多,需要得到重視,從而降低患者出現顱內感染的幾率。
顱內腫瘤切除術;顱內感染;危險因素
本文研究中主要針對100例行顱內腫瘤切除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對患者出現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詳情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2月~2016年4月于我院就診的行顱內腫瘤切除術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知情同意,且通過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在100例行顱內腫瘤切除術的患者中,男女比例為66:34,年齡25~81歲,平均年齡(45.65± 2.69)歲。
1.2研究方法
針對100例行顱內腫瘤切除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然后根據患者的病情判斷患者出現顱內感染的危險因素,即手術時間、腦脊液漏、引流留置時間,并且針對這些危險因素進行統計,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預防。
1.3觀察指標
對100例行顱內腫瘤切除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觀察手術時間、腦脊液漏、引流留置時間,手術時間≥4 h、出現腦脊液漏情況、引流留置時間≥24 h的患者發生感染情況的例數,并探究其感染因素的具體情況。
針對100例行顱內腫瘤切除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21例患者出現顱內感染,其感染危險因素主要包括手術時間(10例)、腦脊液漏(6例)、引流留置時間(5例)。其中,手術時間≥4 h患者的感染8例,手術時間<4 h患者2例;出現腦脊液漏情況的患者發生感染的例數為5例,沒有出現腦脊液漏情況的患者1例;在引流留置時間中,≥24 h的患者發生感染的例數為5例,<24 h的患者0例。
隨著社會的發展,患有顱內腫瘤的患者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身心健康,臨床針對顱內腫瘤患者一般采用顱內腫瘤切除術進行治療,但是在切除后容易出現顱內感染情況[1-2],從而影響患者的后續治療效果,因此,需要針對顱內感染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從而對其進行適當的干預。
通過本文研究中可以看出,發生顱內感染的危險因素主要包括手術時間、腦脊液漏、引流留置時間,且手術時間≥4 h、出現腦脊液漏情況、引流留置時間≥24 h,患者感染率要高。
手術時間較長導致患者出現顱內感染,其主要是因為患者腦組織在空氣中的暴露時間增加,會削弱腦組織局部的抵抗能力[3-4],從而導致細菌感染的風險增大。在治療時,出現腦脊液漏的情況,會使得細菌逆行流入患者的顱內[5-7],從而引發患者出現顱內感染,另外,引流留置時間≥24 h會使得感染的幾率上升。因此,需要進行適當的預防,如在手術治療前,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指標,根據患者具體的情況進行適當的干預,縮短手術的時間,提高手術的技術水平,減輕手術對患者其他正常組織的影響,還需要在一定的程度上縮短患者的引流時間,做好一系列的預防管理[8],從而保障患者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顱內腫瘤切除手術治療后患者易出現顱內感染現象,感染因素較多,如手術時間、腦脊液漏、引流留置時間,因此,需要進行適當的干預,以有效穩定患者病情,降低患者出現顱內感染,進一步的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1] 董國俊,楊佳,李瑩,等. 術中熒光顯像輔助切除顱內腫瘤的初步研究[J].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15,41(12):745-749.
[2] 王永祥,劉鵬程. 顱內腫瘤切除術后顱內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J]. 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7):165.
[3] 蓋雪松,李黎. 顱腦手術后顱內感染的分析[J]. 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0,33(29):49-51.
[4] 宋開義,王慧琪,劉文慶,等. 顱內不同部位腫瘤切除術后感染率的差異性探討[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5,37(5):573-575.
[5] 湯可,周敬安,周青,等. 復發性顱內腫瘤術后顱內感染內在危險因素分析[J]. 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2011,11(4):449-452.
[6] 高川. 開顱手術后繼發顱內感染的危險因素和治療方法[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1):46-47.
[7] 金海泉,胡濤,張曉海,等. 顱內腫瘤切除術后顱內感染危險因素的分析[J]. 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8):136-137.
[8] 郭衛東. 顱內腫瘤切除術后顱內感染危險因素分析[J]. 中國實用醫藥,2014,9(1):42-43.
Study on Risk Factors of Postoperative Intracrani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Tumor Resection
ZHU Dong GAO Lin DONG Yufeng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aotou Medical College,Baotou Inner Mongolia 01403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of postoperative intracrani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tumor resection,for clinical reference and research. Methods 100 cases of intracranial tumor res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0 to April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 clinical data of 100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tumor resect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of intracranial infection after operation. Results The main risk factors of infection included operation time,leakage of cerebrospinal fluid,duration of drainage and drainage. Operation time≥ 4 h,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drainage retention time≥ 24 h. The probability of the occurrence of intracranial infection was higher. Conclusion There are many risk factors of intracranial infection after intracranial tumor resection,need to be valued,so as to reduce the risk of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infection.
Intracranial tumor resection,Intracranial infection,Risk Factors
R730.5
A
1674-9316(2016)18-0018-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8.012
包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神經外科,內蒙古 包頭 01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