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媛
中心型肺癌患者的CT診斷價值研究
李明媛
【摘要】目的對中心型肺癌患者采用CT診斷,觀察并分析診斷效果。方法按照隨機數字的方式將我院于2014年8月~2015年8月接收并治療的61例中心型肺癌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31例)和對照組(30例),給予觀察組患者CT診斷,給予對照組患者MRI影像診斷,觀察并對比兩種技術的診斷效果。結果觀察組確診率為90.32%,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中心型肺癌患者采用CT診斷,確診率、安全性高。
【關鍵詞】中心型肺癌;CT診斷;MRI影像診斷
Objective CT diagnosis effect on patients with central type lung cancer is to be observed and analyzed.Methods Chose 61 patients with central type lung cancer who were treated in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4 to August 2015 and separated them into study group(31 patients)and control group(30 patients)according to random digits.Patients in study group were given CT diagnosis,while,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MRI image diagnosis and then observed and compared diagnosis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Patients'diagnosis accuracy in study group was 90.32%,which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there was a differential between two groups and such a differential had statistic value(P<0.05).Conclusion CT diagnosis is accurate for patients with central type lung cancer,thus,such a diagnosis method is accurate and safe.
【Key words】Central type lung cancer,CT diagnosis,MRI image diagnosis
中心型肺癌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肺部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和死亡率正在逐年上升,患者確診后通常處于晚期,治療難度較大,因此需要更加有效地診斷方法,幫助患者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質量。本文以我院近期收治的中心型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并按照組別給予了他們不同的診斷方法,具體過程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文以我院近期收治的61例中心型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的方式將其分為兩組。觀察組31例,男性25例,女性6例,年齡36~62歲,平均年齡(46.60±3.97)歲,病程時間0.5~1.6年,平均病程時間(0.90±0.40)年,其中,胸痛7例,咳痰11例,呼吸障礙6例,消瘦7例。對照組30例,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齡38~65歲,平均年齡(44.90±4.02)歲,病程時間0.3~1.5年,平均病程時間(1.10±0.21)年,其中,胸痛8例,咳痰12例,呼吸障礙7例,消瘦3例。給予觀察組患者CT診斷,給予對照組患者MR?影像診斷。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時間和病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能夠進行分析和對比。
1.2方法
1.2.1 CT診斷使用螺旋CT診斷機[1],電流220~240 mA,電壓118~120 kV,掃描螺距1.0~1.1,層距1.1,掃描視野30 ~35 cm,速度3 ml/s,從胸骨上側到肺底部緩慢掃描,時間控制在8~10 s。掃描過程中,患者應該屏住呼吸,減少干擾因素。掃描完成后靜脈注射碘海醇[2],劑量345~350 mg,隨后根據支氣管影響圖片判斷患者病情。
1.2.2 MR?影像診斷使用橫、矢和冠狀位掃描方法[3],掃描厚層6~7 mm,掃描層距2 mm,SE序列T1W?400/16 ms、T2W?3600/87 ms[4]。醫護人員同樣按照掃描所得圖像判斷患者病情。
1.3統計學分析
本文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61例中心型肺癌患者的診斷結果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得到的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當P<0.05時,所得結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檢查結果顯示,觀察組中心型肺癌患者的確診人數28例,漏診、誤診人數3例,觀察組確診率為90.32%(28/31);對照組中心型肺癌患者的確診人數22例,漏診、誤診人數8例,觀察組確診率為73.33%(22/30)。以上數據顯示,觀察組確診率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環境污染、抽煙和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是造成肺癌的主要原因,在我國,肺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每年約有22.15萬人死于肺癌[5],相關數據表明,肺癌的存活率非常低,僅有11%[6]。中心型肺癌患者通常表現出呼吸困難、咳嗽不止、咳血、咳痰、胸痛等癥狀,嚴重影響正常的生活和身體健康,如果沒有及時的治療,癌細胞擴散后病情進一步加重,就會導致患者死亡。因此,需要更加先進的技術對中心型肺癌進行診斷,及時判斷病因和病情狀況,方便醫生制定詳細的治療計劃,最大限度的提高存活率。
目前,臨床常用的診斷方法是手術病理診斷、MR?影像診斷、CT診斷三種方式[7]。首先,手術病理診斷的主要方法是醫生利用個人經驗,根據患者的病情狀況進行整體判斷,如果患有中心型肺癌的幾率較大,就會安排手術,收集患者的病變組織并進行試驗分析,得出檢測報告。手術病理診斷的準確性較高,但是耗費的時間比較長,給患者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壓力,同時,通過手術收集病變組織的方法,會加重患者的身體負擔,增加治療費用,且如果術后護理不當,還會產生并發癥或者其他不良反應,因此整體效果并不好。其次,MR?影像診斷技術具有較高的分辨率,診斷時間短,安全性高,是目前使用范圍比較廣的一種診斷方法,但是,這種技術很容易受到客觀因素的影響,誤診率和漏診率都比較高,因此診斷效果不佳。CT診斷克服了上述兩種診斷方式的缺陷,它是一種非入侵檢查手段,患者檢查后不會有任何傷口,安全性高。而且,CT診斷能夠利用專業設備,將患者的支氣管狀況清晰地顯示出來,包括腫塊、壁斑、周圍組織病變等[8],醫生只需查看所得圖像,能夠準確的判斷患者的具體病情,患者的接受度高,心理上的壓力較小,因此手術結果比較準確,誤診率和漏診率非常低。如今,CT診斷已經成為臨床進行中心型肺癌診斷的主要方法,其使用范圍也越來越廣泛。
本次研究表明,使用CT診斷的觀察組患者確診率為90.32%,高于使用MR?影像診斷的對照組,且檢測速度快,準確性、安全性高,患者的心理壓力和身體壓力都比較小,方便醫生進行判斷,并作出科學的治療計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參考文獻
[1]張樹雄.早期中心型肺癌16排螺旋CT的臨床診斷價值[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35(2):190-191.
[2]關闖.16排螺旋CT診斷早期中心型肺癌的臨床價值[J].遼寧醫學院學報,2013,34(2):64-65.
[3]謝萬猛.64排螺旋CT診斷早期中心型肺癌的臨床價值[J].影像技術,2014,26(1):3-5.
[4]楊云輝.64排螺旋CT診斷早期中心型肺癌的臨床效果[J].中國醫學物理學雜志,2015,32(3):429-431.
[5]范建鋒,付振杰,宋蕓.螺旋CT診斷早期中心型肺癌26例[J].中國保健營養旬刊,2014,24(4):2348-2349.
[6]徐鳳祥.CT診斷中心型肺癌的臨床價值研究[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8):46-47.
[7]王珂,吳紅霞,羅民新,等.CT診斷中心型肺癌的準確性及MRI補充診斷的意義[J].中國CT和MRI雜志,2013,11(3):61-63.
[8]謝中勝.CT診斷中心型肺癌的準確性及磁共振成像補充診斷的研究[J].實用醫技雜志,2016,23(1):40-41.
【中圖分類號】R73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16(2016)11-0171-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11.116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裕縣人民醫院CT室,黑龍江齊齊哈爾161200
Study on CT Diagnosis Value on Patients With Central Type Lung Cancer
LI Mingyuan CT Room,People's Hospital of Fuyu County in Qiqihar City,Qiqihar Heilongjiang 161200,China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