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趙其純,尚希福,李久源,張曉琪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安徽省立醫院骨二科,合肥 230001)
?
·臨床研究·
關節鏡下FasT-Fix縫合裝置治療半月板損傷56例
李丹,趙其純,尚希福,李久源,張曉琪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安徽省立醫院骨二科,合肥 230001)
半月板位于脛骨平臺內側和外側的關節面,其主要作用是傳到負荷、穩定關節、潤滑關節、緩沖震蕩、營養關節等功能。半月板損傷是常見的膝關節運動損傷。對于半月板損傷的處理是在關節鏡下盡量多保留半月板組織,以防止關節內過早退變[1]。且半月板切除后,隨著時間推移患者的術后效果越來越差。FasT-Fix半月板縫合裝置具有操作簡便,損傷較小,固定準確率較高,術后并發癥較少等特點,在臨床上被廣泛運用。
1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我院應用FasT-Fix縫合裝置手術治療56例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患者,年齡21~50歲,平均(31±1.4)歲;男32例,女24例;病程2周至3年;左膝患者35例,右膝患者23例??p合部位:外側半月板前角8例,體部3例;內側半月板前角27例,體部11例,體部-后角7例。其中,盤狀半月板7例,桶柄狀撕裂15例,斜行半月板撕裂14例,縱行半月板撕裂11例,復合型撕裂9例,橫型撕裂因不適合縫合不納入研究范圍。所有患者術前存在不同程度膝關節疼痛,活動受限,部分患者半月板交鎖,患者術前體格檢查關節間隙壓痛31例,McMurray試驗陽性46例。MRI影像學檢查提示都有半月板損傷。
1.2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采取氣管內麻醉,取仰臥位。大腿根部綁扎氣囊止血帶,手術野消毒鋪巾。標準的前外側入路進鏡,經關節鏡用探鉤明確半月板撕裂部位及撕裂類型,用籃鉗咬除無法縫合的半月板,再用刨刀刨去半月板撕裂邊緣,使之新鮮化。經半月板內緣行從里到外的全內縫合。使用FasT-Fix縫合裝置進行縫合。FasT-Fix縫合針末端有0°和30°二種縫合針,后角半月板多選用30°縫合針。在確定半月板縫合進針點后,在半月板縫合部位置入縫合裝置TasT-Fix的植入體1(T1),直至有突破感,突破感是錨槍突破半月板和關節囊,此時的T1穿過纖維層,位于半月板關節囊連接處?;爻榭p合裝置用同樣的方式刺入置入體2(T2),再次回抽縫合裝置,退出半月板后輕輕牽拉縫線末端,使線結滑到半月板的表面,用推結器進一步拉緊線結固定后剪去多余縫線??p合后探鉤探查縫合部位穩定,沖洗關節鏡下確認關節內無異物,縫合切口。術后轉盤式支具固定。
1.3術后康復鍛煉術后康復鍛煉由同一醫師指導,術后轉盤式支具固定患肢,從術后第1天即可開始功能鍛煉,在術后1周內彎曲度達到60°,2周到90°,3周后膝關節彎曲度達到110°以上,4周后基本達到正常膝關節彎曲度,并有計劃進行膝關節伸直鍛煉,術后即囑患者進行踝泵運動及直腿抬高等功能鍛煉,術后患者可在拄拐的情況下患肢部分負重,術后1月后可進一步負重,2月后可去拐負重,記錄所有患者術前及術后1、3、6月膝關節Lysholm評分。
1.4隨訪觀察術后隨訪患者膝關節活動度。觀察指標按照Barrett標準[2]:關節有無交鎖,關節間隙有無壓痛McMurray試驗,術后影像學檢查等。術后患者采用Lysholm評分,并規定90~100為優、80~89為良、70~79為中。69分以下為差等進行等級劃分,分數越高說明術后膝關節功能越好。
1.5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6.0統計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處理,手術前后Lysholm評分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56例患者術后跟蹤隨訪,隨訪時間3周至1年,49例術后患者McMurray試驗陰性,51例 Apley′s 試驗陰性,術后患者膝關節均無明顯的交鎖癥狀和關節感染,本組術后均無血管神經損傷和骨折等其他并發癥,1例患者術后2月劇烈運動后膝關節存在疼痛并有關節腫脹。Lysholm評分中優5例,良36例,中13例,差2例?;颊咝g前Lysholm評分[(42.82±9.88)分]與術后[(78.82±6.42) 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4.15,P<0.01)。
3討論
半月板損傷患者越來越多。既往的觀點認為半月板自我修復功能較差,在其損傷處予切除。但隨著半月板的去除,其功能的喪失,膝關節軟骨磨損加劇,增加了骨性關節炎的發生率[3-4]。所以近年來多數學者主張對其修復[5],只有在破壞嚴重的情況下才給予切除,對于損傷程度及范圍較少的,對損傷半月板進行修復[6]。研究認為,半月板縫合是對損傷半月板進行修復,盡量避免切除所導致的膝關節生理功能的破壞,目前已經成為半月板損傷的標準治療方法之一[7]。近年來,由美國施樂輝公司研發FasT-Fix半月板全內縫合裝置具有操作簡單、固定準確、損傷小和有利于半月板愈合等優點,是一種安全有效的半月板縫合系統。
本研究對術后的患者進行隨訪,患者術前Lysholm評分(42.82±9.88)分,術后為(78.82±6.42) 分,術后患者膝關節均無明顯的交鎖癥狀和關節感染,本組術后均無血管神經損傷和骨折等其他并發癥,膝關節功能有明顯改善,對于損傷程度位于紅-紅區,紅-白區,損傷范圍較小的內側半月板后角、體部和后角-體部,外側半月板體部及后角的縱裂撕裂損傷患者使用FasT-Fix半月板全內縫合,效果滿意[8]。
參考文獻
[1]馮建來,趙艷玲,支世保.關節鏡下治療半月板損傷40例臨床觀察[J].中國療養醫學,2013,22(1):46-47.
[2]Nyland J,Chang H,Kocabey Y,et al.A cyclic testing comparison of FasT-Fix and rapidloc devices in human cadaveric meniscus[J].Arch Orthop Trauma Surg,2008,128(5):489-494.
[3]Epler M,Sitler M,Moyer R.Kinematics of healthy and meniscal repaired knees[J].Res Sports Med,2005,13(2):91-109.
[4]閆瑞承,鐘俊,陳亮,等.盤狀半月板損傷的關節鏡手術方法與術后康復[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0,13(1):32-34.
[5]袁鋒,蔡俊豐,馬敏,等. 關節鏡下膝關節外側半月板后角FasT-Fix縫合的療效觀察 [J]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3,13(7):625-627
[6]章智偉,廖樂明,劉雪龍,等.關節鏡下有限切除結合FasT-Fix系統修復陳舊性半月板損傷[J].浙江創傷外科,2012,17(3):361-362.
[7]陳鐵柱,李曉聲,陳宏文,等.關節鏡下FasT-Fix 縫合半月板損傷132 例中期療效觀察[J]. 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4,29(6):607-608.
[8]Chiang CW,Chang CH,Cheng CY,et al.Clinical results of all-inside meniscal repair using the FasT-Fix meniscal repair system[J].Chang Gung Med J,2011,34(3):298-305.
作者簡介:李丹,醫師,Email:ldbest1989@163.com通信作者:趙其純,博士,主任醫師,副教授,Email:qichzhao@163.com
中圖分類號:R684.7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672-6790.2016.02.035
(收稿日期:2015-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