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萍,陳霞,姚自勤,范冬冬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安徽省立醫院南區護理部,合肥 230036)
?
·論著·
安徽省某社區40歲以上城鎮常住居民腦卒中患病率及其危險因素分析
高萍,陳霞,姚自勤,范冬冬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安徽省立醫院南區護理部,合肥 230036)
[摘要]目的了解安徽省某社區≥40歲城鎮居民腦卒中患病現況及其危險因素,為制定腦卒中早期干預措施提供參考。方法采取多階段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對安徽省某社區3823例≥40歲城鎮常住居民進行問卷調查、體格檢查以及頸動脈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結果安徽省某社區≥40歲城鎮常住居民腦卒中患病率為6.04%,年齡標化患病率為4.61%;231例腦卒中患者中,缺血性腦卒中167例(72.29%),出血性腦卒中61例(26.41%);出血型和缺血型腦卒中兩者兼有3例(1.30%);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年齡越大、有高血壓病、糖尿病、心臟病、血脂異常、吸煙、明顯超重或肥胖以及腦卒中家族史等情況的居民罹患腦卒中的危險度高于無上述情況的居民(均P<0.05),且高血壓病為罹患腦卒中最大的危險因素(OR=9.875,P<0.01)。結論安徽省某社區≥40歲城鎮常住居民腦卒中以缺血性腦卒中為主,應采取有針對性的綜合干預措施預防和控制腦卒中的發生。
[關鍵詞]卒中;患病率;危險因素;成年人
由于人口的過快增長和迅速的老齡化,以及超重、高血壓、高血脂、吸煙、缺乏鍛煉等危險因素的流行,腦卒中已成為發展中國家成年人殘疾和過早死亡的主要原因[1]。我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腦卒中發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我國每年用于腦卒中防治的費用超過200億,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2]。盡管有研究表明,腦卒中的發病與高血壓、高血脂、超重或肥胖等多種危險因素有關[3],但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存在地理區域差異[4]。本研究采取多階段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于2013年8~12月對安徽省合肥市某社區3 823例≥40歲城鎮居民腦卒中進行問卷調查、體格檢查以及頸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了解該地區腦卒中的患病現況及其危險因素,從而為制定腦卒中早期干預措施提供科學依據,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采取多階段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于2013年8~12月對安徽省合肥市某社區3823例≥40歲城鎮居民腦卒中進行問卷調查、體格檢查以及頸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所有調查對象具有本市戶籍,或者本地區居住滿6個月以上,無重大疾病(如精神障礙、常年臥床、癌癥晚期、嚴重的肝腎疾病)且自愿參加,本研究應調查3 857人,實際調查3 823人,應答率為99.12%。
1.2方法采用國家衛生計生委“十二五”醫改專項的腦卒中風險初篩表,調查內容包括高血壓(血壓≥140/90 mm Hg或一直服用降壓藥物)、心房顫動或心臟瓣膜病、吸煙(每日至少1支,持續1年以上)、血脂異常、糖尿病、缺乏體育鍛煉(每周體育鍛煉<3次且每次少于30 min、經常參加工農業勞動視為體育鍛煉)、明顯超重或肥胖(體質量指數≥26.0 kg/m2)、腦卒中家族史。以上滿足8個危險因素中3個及以上者,或既往有腦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病史的患者,則視為腦卒中高危人群;8個危險因素中低于3個,且患有慢性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心房顫動或心臟瓣膜病)之一者,判定為腦卒中中危人群;8個危險因素中低于3個,且無慢性疾病者為腦卒中低危人群[5]。由培訓合格的職業醫生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對判定為腦卒中高危人群行頸動脈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3]。
1.3質量控制調查員均經統一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開展工作,問卷調查、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等均參照《國家腦卒中高危人群篩查及干預試點項目具體實施方案》進行,采用統一的問詢方式。質控員對調查表進行核實校對,并隨機抽取5%的參與者進行抽樣復查,一致率在95%以上。
1.4統計學處理使用Epidata3.1軟件雙重錄入、經核實校對后,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一般資料采取描述性分析;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腦卒中危險因素采用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檢驗水準α=0.05。年齡標化患病率依據全國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樣本數據計算[6]。
2結果
2.1腦卒中患病情況安徽省某社區納入的≥40歲城鎮常住居民中,報告腦卒中患者231例,報告患病率為6.04%,依據衛生部統計信息中心公布的2013中國衛生統計年鑒數據,年齡標化患病率為4.61%;經過復篩,缺血性腦卒中167例(72.29%),出血性腦卒中61例(26.41%);出血型和缺血型腦卒中兩者兼有3例(1.30%);腦卒中復發患者42例,復發率為18.18%,其中次數1、2、≥3次的患者分別為34例、7例及1例,構成比分別為80.98%、16.67%、2.38%。

2.3腦卒中患病影響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以是否患有腦卒中為因變量(是=1,否=0),以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職業、吸煙史、高血壓病、心臟病、糖尿病、血脂異常、明顯超重或肥胖以及腦卒中家族史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變量納入模型的檢驗標準α入=0.05,剔除標準α出=0.10,結果顯示:存在年齡越大、有高血壓病、血脂異常、糖尿病、心臟病、吸煙、明顯超重或肥胖以及腦卒中家族史等情況的居民罹患腦卒中的危險度高于無上述情況的居民(均P<0.05),且高血壓病為罹患腦卒中最大的危險因素(OR=9.875,P<0.01),見表2。
3討論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安徽省某社區≥40歲城鎮居民腦卒中患病率為6.04%,年齡標化患病率為4.61%,該結果高于2012年北京市海淀區、廣州市珠海區腦卒中的患病水平[3,7],這可能因為安徽省該社區地處城鄉結合區域,社區居民喜愛高鹽、高脂飲食,另外該社區居民文化程度偏低,缺乏對卒中風險的認知,影響了居民接受健康行為方式的態度。因此,應重點加強該社區的腦卒中防控工作。本次調查發現,篩查出的腦卒中患者主要以缺血型為主(72.29%),與既往研究結果基本一致[8]。通過分析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腦卒中患病率呈上升趨勢,80歲以上居民腦卒中患病率較高,這可能與年齡老化導致血黏度增加,容易罹患腦血管粥樣硬化等有關[9]。
腦卒中的發病趨勢與危險因素的暴露水平密切相關,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高血壓病、血脂異常、糖尿病、心臟病、吸煙、明顯超重或肥胖以及腦卒中家族史均為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大量研究已經證實,高血壓病、高脂血癥、糖尿病等慢性病為腦卒中的危險因素[10],因此,加強慢性病管理仍是腦卒中防控的一項重要工作[11-12]。通過分析顯示,高血壓病為該社區罹患腦卒中最大的危險因素。研究表明,吸煙、肥胖、高脂血癥、糖尿病等多種危險因素與高血壓關系密切。因此,2014年由美國心臟協會/美國卒中協會發表的腦卒中一級預防指南中建議進行血壓的常規檢查,并通過改變不良生活方式、臨床干預等手段對高血壓患者進行綜合治療,以降低卒中的風險[13]。

表1 安徽省某社區不同特征≥40歲城鎮常住居民腦卒中
注:a為趨勢χ2檢驗結果

表2 安徽省某社區≥40歲城鎮常住居民腦卒中患病
注:年齡因素分析的參照組年齡為≥80歲
參考文獻
[1]Yamamoto FI.Ischemic stroke in young adults:an overview of etiological aspects[J].Arq Neuropsiquiatr,2012,70(6):462-466.
[2]Norrving B,Kissela B.The global burden of stroke and need for a continuum of care[J].Neurology,2013,80(3 Suppl 2):5-12.
[3]王洪波,李玉蓮,王利清,等.北京海淀區≥40歲居民腦卒中患病現狀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公共衛生,2014,30(5):583-585.
[4]Marshall IJ,Wang Y,McKevitt C,et al.Trends in risk factor prevalence and management before first stroke:data from the South London Stroke Register 1995-2011[J].Stroke,2013,44(7):1809-1816.
[5]張振漢,程淑艷,李寧,等.北京市朝陽區八里莊地區40歲以上人群腦卒中危險因素現況調查[J/CD].中華腦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3,7(6):322-329.
[6]衛生部衛生部統計信息中心.2013中國衛生統計年鑒[EB/OL].[2015-07-25].http://www.nhfpc.gov.cn/htmlfiles/zwgkzt/ptjnj/year2013/index2013.html.
[7]李粲,韓莉娜,霍富元,等.2012年廣州市海珠區居民腦卒中患病率及相關危險因素調查分析[J].熱帶醫學雜志,2013,13(6):712-715.
[8]馬愛娟,董忠,李剛.北京市50-90歲人群腦卒中患病率和危險因素調查[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2,33(7):645-648.
[9]劉麗霞,周盛年,張曉,等.年齡老化對缺血性腦卒中發生發展和恢復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417-420.
[10] 周桂榮,劉愛萍,葉純,等.北京門頭溝區中老年人群腦卒中患病現狀及危險因素[J].中國公共衛生,2014,30(4):420-423.
[11] 彭佳惠,嚴光,胡立群,等.合肥地區高血壓患病情況及影響因素調查[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4,17(5):454-457.
[12] 褚強強,唐海沁,夏光云,等.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相關心血管危險因素和不良生活方式狀況調查及干預[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4,17(2):134-136.
[13] Furie KL,Kasner SE,Adams RJ,et al.Guidelinse for the prevention of stroke in pationts with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a guideline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J].Stroke,2011,42(1):227-276.
The prevalence of stroke and its risk factors among the over 40 in a community of Anhui
GaoPing,ChenXia,YaoZiqin,FanDongdong
(NursingDepartment,SouthRegionofAnhuiProvinceHospital,Hefei230036,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prevalence of stroke and risk factors among the over 40 in a community of Anhui province,and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the intervention of stroke.MethodsTotally 3823 residents over 40 were selected from a community of Anhui province by multistage cluster sampling,and complete a face-to-face questionnaire survey,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carotid ultrasonography examination.ResultsThe prevalence of stoke was 6.04%,the age standardized prevalence of stroke was 4.61%,including 167(72.29%)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and 61(26.41%)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stroke and 3(1.30%) patients with both.Multivariate unconditione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elderly,hypertension,diabetes,heart disease,lipid abnormality,smoking,overweight and family history of stroke were high risks of stroke,hypertension was the biggest risk factor (OR=9.875,P<0.01).ConclusionIschemic stroke is the main type of Anhui residents over 40,comprehensive measures should be adopted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stroke.
[Key words]Stroke;Prevalence;Risk factors;Adult
基金項目:國家衛生計生委“腦卒中高危人群篩查與防治項目”(衛疾控秘[2014]10號)
作者簡介:高萍,主管護師,Email:1244587944@qq.com
中圖分類號:R743.3;R195.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6790.2016.02.019
(收稿日期:2015-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