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麗娟
【摘 要】 出生缺陷是由于遺傳因素、環境因素或兩者共同作用于孕前或孕期, 引起胚胎或胎兒在發育過程中發生的解剖學結構和(或)功能上的異常。出生缺陷是影響出生人口素質的核心問題, 是導致圍產兒死亡和嬰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不僅給患者和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和經濟負擔, 也消耗了有限的社會衛生資源。我國的出生缺陷患病率有逐年上漲趨勢。
【關鍵詞】 出生缺陷 危險因素 護理對策
引言
出生缺陷是由于遺傳因素、環境因素或兩者共同作用于孕前或孕期, 引起胚胎或胎兒在發育過程中發生的解剖學結構和(或)功能上的異常[ 1]。出生缺陷是影響出生人口素質的核心問題, 是導致圍產兒死亡和嬰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不僅給患者和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和經濟負擔, 也消耗了有限的社會衛生資源[2]。因此,對于出生缺陷危險因素的評估和護理對策是至關重要的。
1 出生缺陷的危險因素
1.1 母親居住在農村 研究顯示母親居住在農村其子代發生出生缺陷的可能性是居住在城鎮者5 .067倍。因此, 應把婦幼保健工作重點放在貧困農村地區。
1.2 父系家族出生缺陷史 研究顯示父系家族有出生缺陷史者其子代發生出生缺陷的可能性是父系家族無出生缺陷史者的14 .283 倍。醫學上認為有家族遺傳史、染色體結構與數目異常及單基因突變者,其子代患出生缺陷的風險較高。
1.3 不良孕產史 不良孕產史包括流產、引產、死胎、死產、早產。研究發現有不良孕產史者其子代發生出生缺陷的可能性是無不良孕產史者的8 .264 倍。因此, 建議有不良孕產史者應加強孕期保健及產前監護, 且進行細胞遺傳學染色體檢查也是非常必要的。
1.4 孕期精神狀態差 研究發現孕期精神狀態差的孕婦其子代發生出生缺陷的可能性是孕期精神狀態良好者的10 .835 倍。孕婦的神經內分泌系統易受心理社會壓力因素的影響, 會引起胎兒大腦邊沿系統的受體功能發生變化, 從而間接影響胎兒發育及其出生結局[3]。
1.5 孕期飲酒史 研究發現母親孕期有飲酒史者其子代發生出生缺陷的可能性是孕期無飲酒史者4 .598 倍。酒精可以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由于胎兒肝臟對酒精的分解代謝能力低, 因而會對胎兒造成慢性持續的刺激, 引發胎兒酒精綜合征, 主要表現為生長遲緩、小頭畸形、面中畸形、唇裂、腭裂等[4]。
1.6 母親高齡 由于染色體畸變以及一些妊娠合并癥易發生在高齡孕婦群體中, 因此對高齡孕婦采取必要的方式迸行產前檢查, 發現并終止畸形兒妊娠, 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出生缺陷患病率。
1.7 孕期農藥接觸史 農藥類物質包括有機磷、有機氯及有機汞農藥等。其中敵枯雙及普特丹、2, 4 , 5-三氯苯氧乙酸、有機汞農藥、有機氯農藥具有強致畸作用[5] 。有機磷酸酯可經呼吸道、消化道、皮膚等多種途徑進入機體。若有機磷酸酯在孕婦體內蓄積, 通過胎盤而引起流產、死產及新生兒畸形等。
1.8 孕期飲濃茶 濃茶對人體的危害主要在于茶葉中的鞣酸易與食物中的鐵鈣等金屬離子結合, 影響鐵鈣等金屬離子的吸收。因此, 若長期大量飲濃茶易發生缺鐵性貧血及骨質疏松, 而孕期母體若營養缺乏對胎兒將產生不良影響[6]。
2 護理對策
2.1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孩子有缺陷對父母來說是難以接受的事實和隱私, 父母擔心患兒將來的生活能力和健康, 擔心能否得到有效治療, 擔心受到鄙視等, 而處于矛盾復雜的心境;具有強烈的求醫、求助心理和動機;希望醫護人員能夠提供最可靠和盡可能多的醫學知識和信息, 希望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和指導。針對這一心理, 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真正做到“以人為本” , 對患兒的缺陷表示同情、體貼, 多關心產婦的情況, 取得父母的信任, 在信任的基礎上調動患兒父母積極的內在潛力, 發揮醫護人員的指導作用。
2.2 個體化的應對策略 充分評估缺陷兒父母的文化風俗背景、受教育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自信心等情況, 并根據出生缺陷嚴重程度和診斷時間, 針對性的實施個體化護理, 并鼓勵他們采用積極的應對方式[7] 。如有關先天性心臟病、消化道缺陷及唇腭裂等方面醫療信息, 對父母進行護理知識和技能指導;產后保健、再孕孕期保健以及營養、藥物與畸形的關系等相關內容, 在傳授知識的同時, 考慮父母接受能力, 力求通俗易懂,使其盡快接受缺陷兒并賦予加倍的愛心, 為出生缺陷兒盡早創造有利于成長的家庭氛圍。
2.3 對產婦和患兒的保護性護理 生育了出生缺陷兒的產婦應激心理以抑郁、焦慮、人際關系敏感、睡眠障礙及軀體化因子為高, 這也是產后抑郁癥和并發癥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8] 。出生缺陷兒的身體缺陷是導致其社會適應能力和心理障礙的主要原因, 因此應加強對產婦和患兒的保護性護理。應根據患兒父母的意愿, 盡量安置在家庭式的母嬰病室, 避免與生育健康兒的產婦同住一起, 可最大限度減少對產婦的不良刺激, 減少議論和歧視。注意保護性醫療, 與其他產婦一視同仁, 除正常查房和必要的檢查護理外避免重復地圍觀查體,尤其是教學方面, 以免引起其父母的反感。同時禁止醫護人員公開議論畸形兒的缺陷, 在向產婦詢問病史、收集信息及護理過程中, 要照顧患兒父母的情緒和忌諱, 以溫和的態度、恰當的方式進行交流。
2.4 加強健康教育工作 對父母進行有關疾病知識的教育,找出造成患兒缺陷的可能原因,避免夫妻間的互相指責。在護理上除了幫助患兒父母了解各種缺陷的有關治療步驟、方式、危險因素、有利因素及所需開支等問題, 以協助他們為患兒做出明確的選擇外, 醫護人員還應對患兒父母講解優生優育、飲食喂養等知識, 以及對各種缺陷的序列治療和程序的宣傳, 使他們明確下一步治療的時間, 了解提供的治療的合理性及意義, 增強其治療的信心。
參考文獻
[ 1] 廖戎, 速存梅, 周曾娣.出生缺陷的研究進展[ J] .云南醫藥,2008 , 29(3):317-320 .
[ 2] 周鳳榮, 陳志欣, 張蓬, 等.山東省圍產兒出生缺陷危險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 J] .中國兒童保健, 2005 , 13(5):398-460 .
[3] MARTA W.The potential influence of maternal stress hormones on development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offspring [ J] .Brain BehavImmun , 2005 , 19(4):296-308 .
[4] HAOW, CHENHH , SUZH .China :alcohol today [ J] .Addiction .2005 , 100(6):737-741 .
[5] 李新虎, 王勁峰, 鄭曉瑛, 等.出生缺陷發生的環境因素研究進展[ J] .中國公共衛生,2005 ,21(10):1158-1160 .
[6] 王政, 方俊群.出生缺陷影響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 J] .實用預防醫學, 2009 , 16(3):679-682 .
[7] 蔡東紅, 周梅娟.出生缺陷兒童父母心理應激因素分析與對策[ J] .現代護理, 2007, 13(18):1689 -1690.
[8] 梁曉虎, 李麗, 杜瑞京, 等.出生缺陷產母應激心理生理影響的觀察研究[ J] .中國優生優育2000,11(1):15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