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善
腹腔鏡、胃鏡聯合使用在胃間質瘤手術中的效果分析
劉新善
目的 總結分析胃間質瘤手術治療中腹腔鏡、胃鏡聯合應用效果。方法 以90例胃間質瘤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45例)和對照組(45例),觀察組采用腹腔鏡、胃鏡聯合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開腹手術治療,回顧分析兩組患者治療的相關資料。結果 觀察組在治療總有效率以及并發癥發生率方面和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胃間質瘤患者在手術治療中采用腹腔鏡聯合胃鏡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具有微創治療的優勢,安全性高。
腹腔鏡;胃鏡;聯合使用;胃間質瘤手術;效果分析
伴隨著現代社會生活中飲食習慣的改變,胃間質瘤的發病率逐年增加,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日常工作造成極大影響,而且該病有惡化的可能,對此在明確診斷后應盡早開展治療[1]。臨床以手術治療為主,早期治療以開腹手術為主,胃鏡、腹腔鏡的出現為胃間質瘤的手術治療提供了新的方法[2]。本文結合整理的重要資料,就腹腔鏡、胃鏡聯合使用在胃間質瘤手術中的效果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90例胃間質瘤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來源于我院2011年4月~2016年5月,隨機分為觀察組(45例)和對照組(45例)。觀察組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齡22~75歲、平均年齡(42.3±6.4)歲,病程2~8個月、平均病程(5.4±1.0)個月;對照組中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齡24~76歲、平均年齡(42.5±6.3)歲,病程2~9個月、平均病程(5.3±1.1)個月。所有患者臨床表現為不同程度的上腹疼痛、腹脹、腹部包塊等,所有患者經病理診斷確診為胃間質瘤,觀察組和對照組常規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按照常規開腹手術治療方法實施治療,觀察組患者則采用腹腔鏡、胃鏡聯合治療方法,具體方法為:做好術前常規檢查,氣管插管,全身麻醉,仰臥位,在臍部、肋緣下側、左側腋窩前線以及臍腹直肌外緣等部位完成穿刺,采用四孔法進入腹腔,實施常規探查,建立二氧化碳氣腹,通過套管將手術儀器置入患者腹內,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開展針對性的治療,對于胃后壁的腫瘤,需要先將胃結腸韌帶切斷,然后切除病灶,對于位于胃前臂大彎側的腫瘤,需要將韌帶分離,然后切除病灶,具體的就是在胃鏡定位準確后,采用微喬線將病灶縫合,提起縫合后的病灶實施病灶切除,切除完成后常規縫合手術切口,做好常規護理。
1.3 觀察指標[3]
主要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患者的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消失,病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病灶基本全部消失;無效:患者臨床癥狀改善較小,病灶清除不徹底,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對本次研究中的重要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和處理,其中治療總有效率以及并發癥總發生率均采用率(%)表示,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比較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顯效27例(60.0%)、有效16(35.6%)、無效2例(4.4%),治療總有效率為95.6%;對照組治療后顯效20例(44.4%)、有效18(40.0%)、無效7例(15.6%),治療總有效率為84.4%,在治療總有效率方面,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沒有并發癥的發生;對照組在治療期間3例患者感染、2例患者胃腔出血,并發癥總發生率為11.1%(5/45),在并發癥發生率方面,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胃間質瘤在間葉組織瘤中較為常見,患者發病后可表現出典型的上腹疼痛、消化道出血等,影響到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由于該病具有惡化的可能性,因而早診斷、早治療對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以及生存質量意義重大[4-5]。
腹腔鏡以及胃鏡等微創技術的發展為胃間質瘤的治療開辟了新的技術路線,這兩種方法在治療中對患者的傷害較小,具有微創治療的優勢,對患者造成的傷害較小,降低患者的疼痛[6-7],采用腹腔鏡能夠幫助患者在術后短時間內恢復腸胃功能,但是考慮到在治療中對較小腫瘤無法準確定位,對此在采用腹腔鏡治療的同時,聯合使用胃鏡,胃鏡能夠較快、較為準確識別不同病灶,實現術野的擴展,對于一些微小的病灶有更好的識別能力,同時在使用中具有操作簡便、安全衛生等優勢,腹腔鏡聯合胃鏡,可最大程度的發現病灶,從而保證手術治療過程中病灶的清除率,通過病灶的徹底清楚促進患者的康復[8-9]。
本次研究表明在胃間質瘤患者采用腹腔鏡聯合胃鏡,相對于傳統的開腹手術治療方法,具有微創手術治療的優勢,能夠提高治療效果,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對于胃間質瘤患者在手術治療中采用腹腔鏡聯合胃鏡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具有微創治療的優勢,安全性高。
[1] 周迪,張勇,龔偉,等. 腹腔鏡聯合胃鏡行胃間質瘤切除術的臨床分析[J]. 腹腔鏡外科雜志,2009,14(7):526-529.
[2] 劉雁軍,張抒,孫曉斌,等. 經臍單孔腹腔鏡聯合胃鏡治療微小胃間質瘤30例臨床分析[J].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1,18(11):1209-1211.
[3] 胡凱,王明亮,馮波,等. 腹腔鏡聯合胃鏡與開腹手術治療胃間質瘤的臨床研究[J]. 外科理論與實踐,2014,19(1):35-39.
[4] 王剛,秦鳴放,鄒富勝. 腹腔鏡聯合胃鏡手術治療胃間質瘤的臨床研究[J]. 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3,19(5):490-492.
[5] 陳杰,鐘克力,郭春華,等. 腹腔鏡聯合胃鏡治療早期胃間質瘤30例臨床分析[J]. 海南醫學,2012,23(12):47-48.
[6] 張廣鈺,田小林,鐘漓. 腹腔鏡結合胃鏡治療胃間質瘤的臨床應用[J]. 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2,34(12):1244-1246.
[7] 談定武,姜繼豪,劉星. 腹腔鏡、胃鏡聯合在胃間質瘤手術中應用7例報告[J]. 江西醫藥,2011,46(1):16-18.
[8] 姜寶飛,葛恒發,于仁,等. 腹腔鏡聯合胃鏡在36例胃間質瘤手術中的應用[J]. 重慶醫學,2011,40(7):668-669,671.[9] 李子禹,邢兆東,王警,等. 腹腔鏡在胃間質瘤手術治療中應用價值研究[J].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5,35(4):426-429.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Laparoscopic and Endoscopic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Stromal Tumors
LIU Xinshan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People's Hospital of Yangcheng County,Yangcheng Shanxi 048100,China
Objective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laparoscopy combined with endoscopy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stromal tumor. Methods 90 cases of gastric stromal tumo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45 cases)and control group(45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aparoscopy and endoscopy.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conventional laparotomy. The data of treatment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the complication rate(P<0.05),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Laparoscopy combined with endoscopy has a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on gastric stromal tumors.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high safety and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Laparoscopy,Gastroscopy,Combined use,Gastric stromal tumor operation,Effect analysis
R735.2
A
1674-9316(2016)23-0049-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23.024
陽城縣人民醫院普外科,山西 陽城 04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