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茂
CT與MRI用于胰腺癌患者診斷中的臨床效果分析
李廣茂
目的 探討胰腺癌經CT與MRI診斷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胰腺癌患者90例,對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1)確診率:MRI、CT分別為98.89%、88.89%,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2)腫瘤直徑在2 cm以上:經MRI、CT檢出分別為94.44%、56.67%,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3)鄰近組織受侵犯率:MRI、CT檢出分別為62.22%、43.33%,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與CT檢查相比,MRI的病灶檢出情況更好。
胰腺癌;MRI;CT
胰腺癌是臨床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患病率、死亡率均較高,為了改善預后,臨床需盡早診斷患者病情,便于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1]。本文主要分析胰腺癌經CT與MRI診斷的臨床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我院2012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90例胰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RI、CT檢查。女41例,男49例,年齡為31~76歲,平均年齡(52.59±5.93)歲。臨床表現:發熱35例、食欲不佳41例、黃疸49例、腹痛51例。所有患者均知曉研究內容,并自愿參與研究。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經病理檢查確診并接受CT、MRI檢查,以病理檢查結果為金標準。CT:利用64排MSCT機進行檢查,管電流、管電壓、掃描層厚分別為320 mAs、120 kv、0.625 mm。在檢查前8 h患者需禁食,檢查前1 h,取溫水1 000 ml,給予患者飲用,檢查時,取溫水500 ml飲用,使胃十二指腸處于充盈狀態。首先對肝頂部-胰腺平面部位進行檢查,然后給予增強掃描,取100 ml碘海醇靜脈注射。
MRI:利用Philips公司1.5T超導磁共振成像設備對患者進行掃描,在檢查前,需禁水、禁食,掃描間隔、掃描層厚分別為1 mm、8 mm,在掃描時,取15 ml對比劑(Gd-DTPA)靜脈注射。操作人員要觀察患者的癌變性質,并分析影像特征。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種檢查方式的誤診、確診、病灶大小、與鄰近組織關系的檢出情況。CT與MRI檢查均由兩名經驗豐富的醫師進行操作,并記錄檢查結果。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 20.0軟件統計數據資料,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病理檢查結果
90例患者均經病理檢查確診;有86例病灶直徑在2 cm以上,4例直徑小于2 cm;有58例病灶侵犯鄰近組織,32例未受侵犯。
2.2 患者的誤診、確診情況分析
從研究結果發現,經MRI、CT檢查的確診率分別為98.89%(89/90)、88.89%(80/90),誤診率分別為1.11%(1/90)、11.11%(10/90)。MRI的確診率高于CT,誤診率低于CT,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患者的病灶大小
經MRI檢查,共檢出有85例患者腫瘤直徑超過2 cm,比例為94.44%,5例患者腫瘤直徑在2 cm以下,比例為5.56%;經CT檢查僅檢出51例病灶直徑在2 cm以上,比例為56.67%,39例患者腫瘤直徑不超過2 cm,比例為43.33%。MRI的檢出效果優于CT,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病灶與鄰近組織的關系
經MRI檢查,顯示有51例(56.67%)病患的鄰近組織未受到病灶侵犯,39例(43.33%)受侵犯;經CT檢查,僅有56例(62.22%)被檢出未受侵犯,34例(37.78%)受侵犯。MRI的檢出效果優于CT,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胰腺癌的患病率較高,患者病情發展速度快,病灶轉移風險大,現階段,手術是治療該疾病最主要的手段,通過盡早診斷患者病情,有利于為手術治療方案提供依據,促使患者病情得以改善,防止疾病進一步惡化[2-3]。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胰腺癌的診斷準確率提升,常用的診斷方法包括MRI、CT、胰膽管造影等,其中MRI、CT技術的應用非常廣泛,在胰腺疾病的診斷中應用價值較高[4-5]。
研究表明,CT能夠應用于胰腺癌的初級篩查中,有利于初步明確腫瘤分期,不過這種診斷方式在小病灶的診斷中并未能夠取得理想的效果,并且難以顯示腫塊與鄰近組織的關系[6-7]。MRI則能夠彌補CT技術的不足,該技術能夠對膽管梗阻情況進行判斷,有利于明確腫瘤侵犯范圍,在小胰腺癌中的檢出情況良好,可為患者疾病的診斷、治療提供更多有用信息[8]。
從本次研究結果上看,患者經MRI檢查后,診斷準確率、病灶大小、病灶與鄰近組織關系的檢出情況均優于CT。研究證實,MRI在胰腺癌中的檢出效果優于CT。
[1] 韓麗,夏廷毅. CT和MRI及PET-CT在胰腺癌診斷及分期中的價值研究進展[J]. 醫學研究生學報,2014,27(7):777-780.
[2] 王治國,石慶學,郭佳,等. CA19-9、增強MRI和PET/CT在胰腺癌診斷及分期中的價值[J]. 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4,21(5):507-510.
[3] 李娜. CT、MRI對胰腺腫塊診斷效能的分析及胰腺癌功能磁共振定量參數與病理相關性研究[D]. 西安:第四軍醫大學,2014.
[4] 莫燕. CT聯合MRI在胰腺癌鑒別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18):56.
[5] 李飛,付敏. CA19-9、CEA、CA125聯合B超、增強CT、MRI在胰腺癌診斷中的價值[J]. 四川醫學,2013,34(7):926-928.
[6] 陳麗娜,蔡彩云,劉建成. 原發性胰腺癌應用CT和MRI增強掃描的效果比較[J]. 中外醫療,2015,34(36):192-194.
[7] 李亮,程三房,喬萬海. 胰腺癌的多層螺旋CT及MRI影像學診斷分析[J]. 中國CT和MRI雜志,2016,14(8):4-6.
[8] 張明,徐曉,楊福東. 探討聯合應用CT、MRI增強掃描鑒別診斷胰腺癌與慢性胰腺炎[J]. 中國醫藥指南,2015,13(23):49-50.
Clinical Results Analysis of CT and MRI in Diagnosis of Pancreatic Cancer Patients
LI Guangmao Department of Imaging,Wuhai City People's Hospital,Wuhai Inner Mongolia 0160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pancreatic cancer by CT and MRI diagnosis. Methods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April 2016,90 cases with pancreatic cancer were treated of clinical data and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1)Diagnosis rate:MRI,CT were 98.89%,88.89%,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0.05). (2)Tumor diameter 2 cm above: by MRI,CT detection were 94.44%,56.67%,compared to there difference(P < 0.05). (3)Adjacent tissues violated rate:MRI,CT detection were 62.22%,43.33%,compared t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Comparing with the CT scan,MRI lesion detection situation is better.
Pancreatic cancer,MRI,CT
R445
A
1674-9316(2016)19-0152-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9.103
烏海市人民醫院影像科,內蒙古 烏海 0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