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紅霞
(萍鄉學院,江西 萍鄉 337000)
?
二胡曲《賽馬》的旋律藝術特色
羅紅霞
(萍鄉學院,江西 萍鄉 337000)
【摘要】黃海懷先生是我國著名、影響深遠的二胡藝術家,是建國以后培養出來的優秀二胡演奏家,他生前創作、移植并演奏的二胡曲《賽馬》《江河水》是不朽的經典之作,至今影響深遠。在1960年,黃海懷先生的生活較穩定時創作出二胡曲《賽馬》,這首樂曲旋律非常簡單,其主題旋律采用了膾炙人口的蒙古族民歌《紅旗歌》。黃海懷先生從這首民歌中獲得創作啟示,從而進行了他的創作,并以他嫻熟的二胡演奏技巧,用心揣摩,把一首簡短的蒙古族民歌,改編成二胡曲,問世后,風靡全國,是一首響徹海內外的傳世之作。
【關鍵詞】黃海懷;《賽馬》;風格特色
黃海懷先生,1935年出于江西省萍鄉市。從小受民間音樂的熏陶,對戲劇音樂有濃厚的興趣,并結識了一群音樂從業者,同時向民間藝人學習演奏二胡、京胡、笛子等樂器。1949年后,他多次參加各項文藝匯演,他的演奏也獲得觀眾喜愛。1955年考入湖北藝術學院(武漢音樂學院的前身)學習二胡,黃海懷先生的演奏,音色柔和、細膩,音樂內容極富特色韻味,尤其是他右手的運弓,平穩內在、扎實連貫。黃海懷先生的二胡藝術造詣更直接體現在他的代表作《賽馬》和《江河水》。《賽馬》是黃海懷先生創作的一首二胡獨奏曲,在1964年第四屆“上海之春”二胡獨奏比賽中的新作品。樂曲以萬馬奔騰的景象,磅礴的氣勢、熱烈的節奏氣息、熱情奔放的旋律而深受聽眾和演奏者的喜愛。無論是自信滿滿的賽馬手,還是馬不停蹄的駿馬,演奏者將樂曲的旋律表現的淋漓盡致。音樂在駿馬飛馳中展開,旋律明亮粗獷、熱情奔放。從遠方飛馳而來,輕快而富有跳躍性的快弓,在力度上強弱對比的顫音,展現了蒙古族牧民歡慶賽馬盛況的情形。二胡快弓技巧的運用,撥弦、顫音技巧的運用,在人們面前展現了一幅生動熱烈的賽馬場面。
二胡曲《賽馬》是眾多二胡專業演奏者和音樂喜好者喜歡的曲目之一,也是舞臺表演中首選曲目之一,目前,在各類二胡書籍中也收錄了此曲,但,大多數都是由沈利群老師改編的《賽馬》,在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李堅雄主編的考級教材中就有黃海懷老師的《賽馬》版本。
在音樂作品中,樂曲的旋律是音樂的基本要素,是樂曲的基礎,在音樂創作中,主要強調旋律的藝術性和觀眾的可聽性,這也是我國民族音樂思維的特點。黃海懷先生有著十分豐富、堅實的民族民間音樂基礎,在他的創作中,非常注重樂曲旋律的藝術色彩,并通過樂曲的旋律塑造,形成了他自己的演奏風格特色,做到形神兼備,技術、韻味合一。在《賽馬》的創作和演奏中,體現的最為突出。樂曲一開始即以豪邁的氣勢、飽滿的弓力,描寫了萬馬奔騰、激越縱橫馳騁的駿馬,刻畫出蒙古族人民在他們節日賽馬中的歡快場景,緊接著一段完整地蒙古族民歌《紅旗歌》的旋律,通過對民歌旋律特點的加花變奏,大膽、創造性地運用大段落的右手撥弦技巧,使樂曲別開生面,獨具一格。隨后,平穩地引出了華彩樂段,這段是模仿馬頭琴的演奏手法。把遼闊的草原和牧民們的愉快生活情景表現得酣暢淋漓,同時,在二胡的演奏技巧中達到了一定的演奏難度,也體現了演奏者的扎實功底。樂曲的尾聲,以第一段的旋律,加以變化再現結束全曲。這首作品的創作手法,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不常見的。
《賽馬》汲取了蒙古族民歌之精華,既展示了黃海懷先生的創作才華,又體現他善于運用旋律,來刻畫作品的藝術特色。在1962年,黃海懷先生收到廣州的邀請,以他的作品《賽馬》參加首屆“羊城花會”演出而轟動當地。1963年,黃海懷先生遠赴上海,帶著他的作品《賽馬》參加“上海之春”舉辦的全國首次二胡獨奏比賽而獲獎,賽后,并將《賽馬》灌制成密紋唱片。1964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發行《賽馬》曲譜。從此,二胡曲《賽馬》像天空翱翔的雄鷹,很快傳遍大江南北。這首僅有3分鐘篇幅的《賽馬》,盡能如此神奇地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或許黃海懷先生創作時并未想到這些。簡言之,因為《賽馬》的核心旋律是來自這首膾炙人口的蒙古族民歌。這首民歌一直流傳于蒙古族民間,1949年后,這首民歌在我國南方、北方傳唱開,并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該旋律情切、悠揚,音樂情緒積極向上,處處散發出草原遼闊的濃烈氣息。音樂形象鮮明生動,自豪中帶有幾分蒙古族人們沉著穩重富有樸實、耿直的性格。四樂句旋律起承轉合,上下句工整,節奏抑揚頓挫,井然有序,是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經典小曲。黃海懷先生起初創作《賽馬》時,是沒有華彩樂段的。主題旋律加花變奏之后,直接進入再現段,經過他多次演奏,再三揣摩,反復加以修改,才從核心旋律中展衍出現在的華彩樂段中。筆者認為:此曲的華彩部分,不是單純技巧,而是在炫耀技巧中,將華彩旋律把人們帶到那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中,牧民幸福的歌唱,馬群嬉戲的情景。
目前來說,《賽馬》這首作品無論是專業演奏者還是業余愛好者都演奏過此曲。也可以敢言現今出名的演奏家也都在舞臺上演奏過此曲,無論是改編版的、變奏版的、原版的,都頻繁在舞臺上演奏。作為筆者而言,傾向于演奏黃海懷先生的原版《賽馬》,筆者會不斷地努力研習,并教授好該原版作品。
參考文獻
[1]《黃海懷先生二胡演奏風格特色探究》 黃鐘1998年第1期李堅雄.
[2]《絕響是怎樣煉成的》 黃鐘 2015年第2期 李堅雄.
作者簡介:羅紅霞(1989—),性別:女,籍貫:江西萍鄉,學歷:碩士,職稱:助教,研究方向:二胡表演與演奏教學,學校單位:萍鄉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