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采血小板獻血不良反應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王 閩
目的探究機采血小板獻血不良反應的原因,制定有效護理對策,減少獻血不良反應發生。方法采集2 688例機采血小板獻血者的資料,對獻血者獻血期間出現的不良反應進行觀察,并分析造成獻血者出現獻血不良反應的因素。結果所有獻血者中,共有76例獻血者出現不良反應,其中輕度占71.1%,中度占23.7%,重度占5.3%。精神緊張、抗凝劑蓄積反應是造成機采血小板獻血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個體因素也可引起不良反應。結論積極與獻血者溝通,緩解其存在的不良情緒;控制血液采集速度,采集前、中給予補充葡萄糖酸鈣等護理對策,可降低獻血不良反應發生率。
獻血不良反應;機采血小板;護理對策
在成分輸血發展的背景下,臨床對血小板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機采血小板具備劑量大、純度高、副作用小、治療效果好等諸多優勢,受到臨床的高度關注[1]。然而,機采血小板由于采集時間相對較長,個別機型離體血量較大及獻血者對抗凝劑反應等個體差異,容易引發獻血不良反應[2]。因此,在機采血小板采集期間要做好護理工作。現回顧性分析76例獻血不良反應資料,分析造成不良反應原因,采取有效護理對策,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12月我血站機采血小板獻血者2 688例,所有獻血者均滿足《獻血者健康檢查標準》,采前血細胞比容(HCT)≥0.36,采前血小板計數(PLT)≥150×109/L且<450×109/L,預測采后血小板計數(PLT)≥100×109/L。其中男1 601例,女1 087例,年齡19~55歲,體質量48~85 kg。
1.2 方法
應用血細胞分離機(型號:Amicus、TRIMA)及其一次性配套耗材進行血小板采集,抗凝劑選用ACD-A(費森尤斯醫療用品有限公司)。采集前,按照《獻血者健康檢查標準》對獻血者進行體格檢查及初篩,根據不同機型要求,把采血計劃和獻血者初篩數據準確輸入單采程序。完成血小板產品采集,一個治療量血小板計量為2.5×1011/L,容量250~300 ml。
1.3 判定標準
獻血前、中、后,出現心跳、呼吸加快,面色蒼白,眩暈、口唇麻木等癥狀,判定為輕度;在輕度癥狀的基礎上,伴有心悸、惡心嘔吐、胸悶、血壓下降等癥狀,判定為中度;在輕、中度上伴有心律不齊、暈厥、意識模糊、驚厥等癥狀,判定為重度[3]。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獻血不良反應狀況分析
2 688例機采血小板捐獻者中有76例出現獻血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8%。其中輕度54例占71.1%,中度18例占23.7%,重度4例占5.3%。76例出現獻血不良反應的捐獻者中有37例是因精神緊張造成的,30例是因抗凝劑蓄積反應,7例因低血容量反應,2例因抗凝劑過敏反應,可見精神緊張和蓄積反應造成獻血不良反應較多。
2.2 個體差異與獻血不良反應發生率間的關系分析
個體因素中,年齡:19~40歲1 838例,發生不良反應54例,41~55歲850例,發生不良反應22例,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性別:男1 601例發生不良反應35例,女1 087例發生不良反應41例,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體重:45~60 kg有1 943例,發生不良反應64例,>60有685例,發生不良反應12例,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獻血次數:獻血1次的1 806例,發生不良反應61例,獻血≥2次的882例,發生不良反應15例,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除年齡外,體重、性別和獻血次數等都可引起血小板獻血不良反應。
醫療技術的迅速發展,改變了臨床用血需求,血小板等血液成分受到臨床的高度重視,且需要大量的血小板為臨床治療提供保障,在采血前,要確定獻血者是否滿足捐獻條件,若滿足,則提示其血小板的實用性與安全性高[4]。在人體血液循環中,血小板的壽命在7~11 d。通常情況下,待獻血者捐獻2~3 d后,血小板能夠恢復正常水平,與捐獻全血相比,恢復所需時間短。有關資料顯示[5-6],捐獻血小板量低于總血小板的25%情況下,不會給獻血者身體健康造成一定影響,且不會產生不良反應。
通過本次研究結果可以發現,機采血小板出現獻血不良反應,大多數是輕度不良反應。精神緊張與抗凝劑蓄積反應是造成獻血不良反應的主要因素。所謂的抗凝劑蓄積反應,指的是應用枸櫞酸鈉抗凝劑引發低鈣血癥。采集血小板期間,對全血量進行處理時,要花費較長的時間,這使得大量的枸櫞酸鈉抗凝劑進入獻血者體內,因此,造成獻血者抗凝劑蓄積反應。本次研究中,輕度、中度和重度獻血不良反應者均出現抗凝劑蓄積反應,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在回輸全血過程中,增加了人體內枸櫞酸鈉濃度,降低了血液鈣離子,進而出現低鈣反應。
相關資料顯示[7-8],在獻血者中,出現精神緊張者大多數是初次獻血者,由于其缺乏機采血小板相關知識,加之采集血小板時間較長,極易出現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另外,采血護士穿刺水平較低,未能一次穿刺成功等亦可造成獻血者緊張。在緊張狀態下,易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心輸血量、回心血量,擴張周圍末梢血管,進而引發血管抑制性獻血反應。本次研究還發現,獻血者體重、年齡、獻血次數也會影響獻血不良反應發生。首次獻血者、年齡過大、體重較輕,均可引發身體應激反應,導致獻血者出現獻血不良反應。
為了降低獻血不良反應發生率,在整個采血過程中要做好護理工作。(1)加強采集前的健康宣教。采血前,要向參與機采血小板獻血者進行健康宣教,耐心、詳細地向其介紹機采血小板的原理、安全性、采集所需時間及整個流程,以緩解獻血者存在的不良心理。通過積極溝通,建立融洽的關系,以降低因精神緊張引發獻血不良反應發生率。其次,做好抗凝劑蓄積反應的預防工作。血小板采集期間,由于輸入枸櫞酸鈉,降低血液內鈣離子濃度,使得血小板獻血者出現面色蒼白、惡心嘔吐、口周發麻、心率下降等低血鈣癥狀。血小板采集前、采集中可以給予獻血者口服鈣劑,以降低抗凝劑蓄積的不良反應。(2)做好機采獻血者選擇工作。機采血小板過程中,需要多次、反復回輸,故需要對血容量因素進行充分考慮。盡可能不選擇身材偏瘦、偏高,體重剛滿足標準獻血者,這些獻血者耐受能力相對較弱,容易出現獻血不良反應。選擇獻血者時,要對其手臂上靜脈進行觀察,要求上靜脈粗大,以對機器回輸血液及采集血液的速度進行控制。(3)加強環境護理。獻血環境給獻血者行為造成直接影響,且與獻血安全性有著密切聯系。所以,血站護理人員,要做好機采室環境護理,保持環境干凈、整潔、溫度適宜、光線充足,營造輕松的氛圍,緩解獻血者存在的焦慮等不良情緒。同時,在獻血者休息區域內安裝電腦、電視等設備,創造良好的氛圍,促進獻血者依從性提升。(4)加強采血人員專業技術培訓。采血人員未能一次穿刺成功,易導致患者出現應激反應,增加獻血不良反應發生率。因此,血站要定期對采血人員開展專業技能培訓,提升其操作水平,盡可能實現一次穿刺成功,沉著、冷靜處理突發狀況。最后,做好不良反應護理。對于出現頭暈、心慌等癥狀的獻血者,要取其平臥位,屈曲雙腿,深呼吸,讓身體放松,并閉目休息10 min。對于出現惡心嘔吐、面色蒼白等癥狀的獻血者,要立即停止采血,取獻血者平臥位,屈曲雙腿,待癥狀有所緩解后,給予飲料。對于出現大小便失禁、抽搐、昏厥獻血者,除實施上述護理外,實施葡萄糖液靜脈注射。意外狀況獻血者,及時送醫院就診。
綜上所述,精神緊張與抗凝劑蓄積反應是造成機采血小板獻血不良反應的主要因素,采血期間,采血人員要盡可能一次穿刺成功,并對獻血者癥狀進行觀察,做好環境護理、心理護理等工作,減少機采血小板獻血不良反應發生。
[1]周巧群,付紅梅. 護理干預對機采血小板獻血不良反應發生率的影響[J]. 醫學臨床研究,2007,24(5):877-878.
[2]張玉華. 機采血小板沖紅防范處理方法探討[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1):78.
[3]劉穎,徐洪衛. 護理干預對機采血小板獻血反應發生率的影響[J]. 吉林醫學,2011,32(30):6484.
[4]徐桂秋. 護理干預對初次捐獻機采血小板獻血者心理狀態及獻血反應的影響[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32(18):3045-3046.
[5]時寶紅,嚴芳,侯小玲. 系統性護理干預對初次捐獻機采血小板獻血者不良心理及獻血反應的影響[J]. 蚌埠醫學院學報,2013,38(7):911-912.
[6]田秀花,王英. 兩種護理模式在初次機采血小板獻血者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輸血雜志,2015,28(1):81-83.
[7]陳娟. 護理干預對初次機采血小板獻血者再次獻血的影響[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0,12(4):363-364.
[8]高振玲,王青,王紀成,等. 機采血小板獻血不良反應的預防及護理[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5):4-5.
Analysis of Causes of Blood Donation Adverse Reaction of Machine-collected Platelets and Nursing
WANG Min Quanzhou Center Blood Station,Quanzhou Fujian 3620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adverse effects of blood donation in platelet collection,and to develop effective nursing strategies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blood donation adverse reactions.Methods2 688 cases of platelet blood donors were collected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blood donation were observed. The factors that caused blood donation adverse reactions were analyzed.ResultsAmong all the donors,76 cases of patients had adverse reactions,including 71.1% mild, 23.7% moderate and 5.3% severe. Mental stress,anticoagulant accumulation reaction is the main cause of adverse effects of blood donation platelet collection,individual factors can also cause adverse reactions.ConclusionTo communicate with blood donors actively,to alleviate the negative emotions,to control blood collection rate,before and during the collection of calcium gluconate and other car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to blood donation.
Adverse reactions to blood donation,Platelets collected by machine,Nursing strategy
R473
A
1674-9316(2016)24-0190-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24.110
泉州市中心血站,福建 泉州 3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