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麗華 楊 狄 趙 越 姜 頎 王振坤
新生兒食道閉鎖手術的麻醉管理研究
房麗華 楊 狄 趙 越 姜 頎 王振坤
目的 分析新生兒食道閉鎖手術中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 選擇46例行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于食道閉鎖手術的新生兒,監測其心率、血氧飽和度、平均動脈血壓等指標變化,記錄患兒手術中出血量、輸入液體總量以及尿量等指標,觀察患者的轉歸情況。結果 手術中患兒的循環較為平穩,在食管分離中出現血氧飽和度下降現象,術后又恢復正常,有2例患兒出現低溫、吻合口瘺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4.3%。結論 做好手術前準備,保持良好的呼吸循環管理對新生兒食道閉鎖手術的麻醉具有重要的意義。
新生兒;食道閉鎖手術;麻醉
新生兒食道閉鎖屬于消化道畸形,在早產兒中較為常見,如果沒有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死亡率較高。因此,在確診之后應盡快進行手術,治療畸形[1-3]。手術室治療成為新生兒食道閉鎖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手術過程中,如何進行有效的麻醉是手術的關鍵,本次研究選擇2014年3月~ 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46例行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于食道閉鎖手術的新生兒,分析新生兒食道閉鎖手術中的麻醉管理方法,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46例行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于食道閉鎖手術的新生兒作為本次實驗研究的對象,其中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齡5 h~15 d,平均日齡(8.4± 2.3)d,21例為足月產兒,25例為早產兒,體重2.1~4.1 kg,平均體重在(3.2±0.6)kg,所有患兒入院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口吐泡沫等癥狀,經過食管造影檢查,確診為食道閉鎖,所有患兒家屬同意參加本次實驗研究,并簽署了我院的知情書。
1.2研究方法
1.2.1手術前準備 在手術前,所有患兒均給予抗感染、糾正水電解質紊亂以及酸堿平衡治療,及時補充血容量,加強保暖,吸氧,嚴重的患兒可用呼吸機輔助治療。
1.2.2麻醉方法 所有患兒均行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在麻醉前的0.5 h肌肉注射0.01 g/kg的阿托品,進入手術室后,患兒取頭高腳低位,用負壓吸引的方式清除患兒食管近端盲袋內的分泌物,防止出現反流誤吸。誘導麻醉:靜脈推注2 μg/kg芬太尼、0.5 mg/kg的阿曲庫銨、2 mg/kg的氯胺酮,麻醉誘導后,行氣管內插管,插管深度的標準為聽診兩肺呼吸音對稱。呼吸用麻醉機器控制,設定麻醉機的參數如下:潮氣量:10 ml/kg,呼吸頻率:25~30次/分,用2%的七氟烷進行麻醉維持。
1.3觀察指標
觀察患兒手術中的心率、血氧飽和度、平均動脈壓、尿量等指標,分析新生兒食道閉鎖手術中的麻醉情況。
2.1患兒手術中各指標變化
本次實驗的46例患兒均順利完成手術,手術時間1.5~4.0 h,平均手術時間為(2.6±0.8)h,手術中的出血量18~35 ml,尿量25~47 ml,總輸液量70~120 ml,在麻醉前,患兒的心率為(150.76±5.71)次/分,血氧飽和度為(95.31±1.76)%,平均動脈壓(44.13±3.21)mm Hg;切皮前,患兒的心率為(150.24±53.69)次/分,血氧飽和度為(95.26±1.71)%,平均動脈壓(43.96± 3.18)mm Hg;分離食管前,患兒的心率為(149.88±5.40)次/分,血氧飽和度為(90.12±6.15)%,平均動脈壓(43.87±3.11)mm Hg;手術結束后,患兒的心率為(152.51±6.31)次/分,血氧飽和度為(95.24±1.67)%,平均動脈壓(46.32±5.08)mm Hg。在手術中,分離食管時患兒的血氧飽和度下降,手術結束后又恢復至手術前。
2.2并發癥發生情況
在手術中,46例患兒有1例出現低溫,由1例出現吻合口瘺,并發癥發生率為4.3%。
食管閉鎖是新生兒期常見的一種消化道畸形疾病,且常合并其他臟器畸形,由于患兒的發育不完全,機體抵抗力較低,因此,手術治療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在手術中對食管進行分離時易造成肺葉不張,降低了血氧飽和度,增加了麻醉的風險,是導致死亡的重要因素[4-8]。正確的麻醉處理是保證手術順利完成的關鍵。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在手術中,患兒的循環較為平穩,在食管分離中出現血氧飽和度下降現象,手術結束后又恢復至手術前,在手術中,本次研究的46例患兒有1例出現低溫,由1例出現吻合口瘺,并發癥發生率為4.3%。因此,在麻醉中,要做好手術前的準備,積極的改善患兒的癥狀,提高患兒對手術的耐受性,在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中,要保持患兒的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鼻腔內的分泌物,控制好呼吸的頻率,麻醉藥物要選取對患兒肝臟影響小的藥物。在手術中低溫是常見的并發癥,手術中要采取保暖、加強患兒體溫監測等措施,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做好手術前準備,保持良好的呼吸循環管理對降低患兒的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1] 姚尚龍,王俊科.臨床麻醉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50-1052.
[2] 李世業,陳保萍,黃更彪. 77例嬰幼兒氣管異物取出術麻醉處理[J]. 內蒙古中醫藥,2013,32(22):16-17.
[3] 楊貴英,黃河,杜智勇,等. 小兒氣道異物取出術48例麻醉處理[J]. 重慶醫學,2012,41(2):171-172.
[4] 徐林馨,高峰. 幼兒胃鏡下食道異物取出術麻醉處理46例分析[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24):114-115.
[5] 張馬忠. 小兒麻醉尚有許多問題值得探討[J]. 上海醫學,2013,32(8):659-661.
[6] 李衛民,魏長婳. 淺談小兒麻醉并發癥及其解決措施[J]. 青島醫藥衛生,2011,43(6):442-443.
[7] 連慶泉. 應重視小兒麻醉誘導的人性化和舒適化[J]. 中華醫學雜志,2012,92(13):865-867.
[8] 張學鋒. 杜絕事故確保小兒麻醉安全[C]// 浙江省醫學會麻醉學分會. 2014年全國小兒麻醉學術年會暨浙江省麻醉學學術年會論文集. 浙江:浙江省醫學會麻醉學分會,2014.
Anesthesia Management of Esophageal Atresia in Neonates
FANG Lihua YANG Di ZHAO Yue JIANG Qi WANG Zhenkun Department of Anesthesia,Harbin Children's Hospital,Harbin Heilongjiang 150010,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methods of anesthesia management in the operation of esophageal atresia in neonates. Methods 46 patients who underwent general anesthesia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in the neonate esophageal atresia surgery,monitoring the heart rate,oxygen saturation,the 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changes,recording the index of hemorrhage surgery in children with volume,urine volume and total inputfluid volume and outcome were observed. Results During the operation,the circulation of the patients was relatively stable,and the phenomenon of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decreased during the esophageal separation. After operation,the patients recovered to normal. There were 2 cases with low temperature and anastomotic leakage.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4.3%. Conclusion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maintaining a good respiratory circulation management of neonatal esophageal atresia surgery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Newborn,Esophageal atresia operation,Anaesthesia
R614
A
1674-9316(2016)21-0155-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21.095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兒童醫院麻醉科,黑龍江 哈爾濱15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