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夢君胡文梅賈愛明,2▲田其濡張紅,2沈蓓蓓邵金華,2張洋,2.大連醫科大學中山學院康復學院,遼寧大連6085;2.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中醫科,遼寧大連6027
現代學徒制模式在醫學本科生實踐能力培養中的應用探索
高夢君1胡文梅1賈愛明1,2▲田其濡1張紅1,2沈蓓蓓1邵金華1,2張洋1,2
1.大連醫科大學中山學院康復學院,遼寧大連116085;2.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中醫科,遼寧大連116027
現代學徒制是一種創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為應用型醫學本科人才實踐能力培養提供了一種更為高效的方式。本文通過探討現代學徒制在培養針灸推拿學專業人才臨床實踐能力中的具體實施措施,以探索現代學徒制模式在醫學中推行與發展的長效機制,為高素質應用型醫學人才培養貢獻力量。
現代學徒制;應用型人才;針灸推拿學;臨床實踐能力;人才培養
[Abstract]Modern apprenticeship is an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mode,which provides amore efficientway in practical ability training for applied medical undergraduates.Through analyzing the specific ways of implementing modern apprenticeship in the cultivation of clinical practice ability of studentsmajoring in acupuncture and massage,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long-term mechanism ofmodern apprenticeship model in implem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medicine,thereby promoting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medical talentswith high-quality.
[Key words]Modern apprenticeship;Applied talents;Acupuncture and massage;Clinical practice ability;Talent training
要培養實踐能力較強的應用型醫學人才,亟需一種新的臨床實踐教學模式。醫學本科教育培養的人才職業定位在本質上屬于高等職業教育范疇,應用現代學徒制模式,可以架起學校與行業之間的橋梁,使學校教育兼具專業性與實踐性,醫學技能型人才培養可積極借鑒并發揮現代學徒制培養人才的優勢。本文通過從我校針灸推拿學專業臨床實踐教學改革著手,在中醫學臨床實踐中探索和建立現代學徒制的培養模式,達到培養綜合素質較高的應用型醫學技能人才的要求。
1.1醫學教育體系改革與教學模式的要求
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是當前黨和國家關心和大力提倡的中國教育體系重大改革目標,著重倡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大力發展養老服務相關醫學專業,全面提高養老服務業人才培養質量,適應養老服務業發展需求。其中重要一點就是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本科教育,鼓勵引導高校主動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在人才培養模式、課程、教材、教學方式、師資隊伍等重點環節進行改革,這不僅是醫學院校未來辦學方向,更大程度上要求醫學教學模式要適應社會發展。
▲
通訊作者
1.2目前應用型醫學本科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應用型本科院校以培養具有一定基礎知識理論、較高綜合素質、較強實踐能力的各類專業性、職業型的高層次應用型本科人才為目標,是學歷教育與職業技能養成的有機統一[1]。應用型醫學本科院校中,臨床實踐教學是醫學生由學生向醫生轉變的關鍵一環,也是技能型醫學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然而,目前大部分應用型醫學本科教育教學模式仍存在不足。
1.2.1理論教學與臨床實踐脫節目前,相當多的應用型本科醫學院校在學科、專業和課程體系的建設上都
未能良好地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相匹配,往往更注重理論教學,而忽視或輕視實踐教學,導致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較低。以我院針灸推拿學專業來說,主要以培養熟練地掌握運用針灸推拿操作技術、能在各類醫療機構從事針灸推拿工作的應用型專業技術人才為目標。而在實際學校教學中,常偏重于理論教學,具體體現在理論教學時數比例偏高,實踐教學投入的精力不足以及技能成績考核、要求較松,最終使學生的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脫節,導致學生只會紙上談兵,而實際操作時則無從下手。再者,學生接觸臨床較晚,在學習中常缺乏針對性,對所學知識的運用比較茫然,尤其對今后所從事的職業缺乏感性認識及歸屬感。
1.2.2臨床實踐教學投入不足臨床實習階段是醫學生由學校步入社會的過渡階段,也是培養應用型醫學人才技能水平的關鍵環節。近年來雖然各醫學院校都有舉措要加強臨床實踐教學環節,但大多未有顯效。目前大多數教學醫院的工作重點及核心依然是醫療與科研,往往不夠重視實踐教學,雖然在實際過程中仍是醫教一體化,但臨床老師的主要時間與精力大多放在醫療工作上,傳道授業精力與責任感不足,致使學生的臨床實習常常是走馬觀花或僅學皮毛。這些都使得學生在畢業時仍僅限于書本知識,而無過硬的實踐技能,無法應對迫切的社會需求。
1.2.3臨床實習成效較低隨著就業形勢日益緊張,各醫療機構等工作單位的招聘門檻也不斷抬高,許多醫學生不得不考研,促使就業、考研與臨床實習三者的矛盾日益激化。最近幾年,應屆本科醫學生考研人數呈上升趨勢,選擇考研的這部分醫學生將絕大部分精力放在考研復習以及參加社會考研補習班,大大影響了臨床實習,實習質量下滑是必然的結果。而另一部分不考研的學生則早早的奔波于各類人才招聘會,難以安心實習,也影響了臨床帶教老師的教學積極性,形成了惡性循環。而且,醫患溝通能力是一種核心的臨床能力,近幾年我國的醫患關系日益緊張,本科醫學生在醫患關系問題的處理上往往有所欠缺[2]。隨著人們對醫療服務質量意識的提升,經常出現排斥、拒絕實習生實施操作的現象,這直接影響到實習生參與臨床診療以及實踐技能的培養,繼而影響了技能型醫學人才培養目標的落實及實踐教學質量。
學徒制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職業教育模式,中醫學徒教育在我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悠久歷史,是我國獨特的醫學教育形式,曾培養出無數的名醫大家。縱觀歷代中醫醫家的成才之路發現,培育中醫人才、促進中醫的發展,最有效的教育模式仍是學徒教育[3]。目前這種教育模式被注入了新的內涵,演變為現代學徒制。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需要學校與教學醫院之間的配合,最大程度地發揮“師傅”與“徒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的實踐技能及臨床經驗能夠快速地增進,進而加快醫學技能型人才培養步伐,有效地提高培養效率,同時可以有效解決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病。現代學徒制無可替代的價值就在于集教育、培訓和就業于一體,能為學員提供真實直觀的學習環境,強調學習的同時即是工作,從而順利實現從學校到工作的過渡,不失為有效破解“用工荒”和“就業難”的結構性難題的首要選擇[4],也是適應應用型本科院校以專業技能培養為重點、強化實踐實訓教學、強調學生的實際應用和操作能力的新的教學模式[5]。現代學徒模式著重臨床中形成良好的醫患溝通藝術,醫學生在走向工作崗位之前,不僅熟練掌握臨床實踐技能,而且得益于醫患溝通技能的提高,可以進一步提高醫學生的臨床技能[6]。同時在此期間,實習醫院可以對優秀學生進行挑選錄用,使學生畢業就能夠立即就業,最大程度地優化了人才資源,也緩解了就業壓力,這不僅僅是職業教育的生命力,還解決了中國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問題[7]。因此,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在應用型醫學本科院校臨床實踐中實施具有可行性。
3.1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的施行形式
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的施行方式主要以校內與教學實習基地相結合,通過學生、導師之間的雙選及學校指派的形式實現。醫學生的培養是通過學校和實習基地共同完成的,師傅側重于徒弟(學生)的針灸推拿專項技能培養,學校專任教師側重于學生(徒弟)的針灸推拿基本技能培養[8]。前期學生可在我校的實習基地——各級教學醫院、醫療機構中自選導師,導師也可通過面試自選學生,或是由學校指派。在見習、實習階段,學生的管理由學校與實習基地共同參與,共同評估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績效,保障學生實習階段順利開展及高素質醫學人才培養計劃的落實。
3.2現代學徒制模式在應用型針灸推拿本科人才培養中的四階段及具體內容
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的施行應貫穿本科階段始終,前期學生在校學習專業知識,按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進行理論學習及實訓訓練,同時了解導師信息,為中后期學徒制培養搭建橋梁。中后期,學生進入臨床見習、實習階段,以導師制的培養方式正式推進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計劃。以我校五年制針灸推拿學專業為例,具體過程分為以下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準備階段,時間為第一學年至第三學年,學生在校學習,掌握專業知識及相應實訓技能,同時可利用閑暇時間、寒暑假時間去實習單位參觀學習,同時通過網絡平臺了解導師情況,而各導師亦可通過學生的在校表現及面試對學生進行選擇,最終,在第三學年末,可通過雙選確定導師及學徒關系,一位導師可帶5~6名學生。第二階段為臨床見習,時間主要分布在第四學年上半年,學生跟著導師接觸患者,在臨證時,教師運用臨床典型病例對中醫的四診、辨證、治法及方藥,以及針灸、推拿等進行系統地闡述,增強感性認識,展現中醫、針灸推拿學在防治老年性疾病、疑難雜癥及養生等方面的優勢[9]。這一過程只需學生旁聽、觀察、記憶即可,使學生熟悉診療過程及觀摩老師的針灸推拿臨床操作,并熟悉其崗位職責,逐步樹立職業歸屬感。第三階段為第四學年下半年,學生可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實習操作,對于常規、簡單的針灸推拿操作可于導師的指導下親自完成,并進行醫案記錄,作為承載著醫家們醫療活動記錄和醫療經驗總結使命的醫案,如同一位無形的老師,手把手地教導學生們如何接診患者,增加認證能力和用藥技巧,較快地提升辨證能力,這對于彌補中醫教學基礎與臨床實踐日漸擴大的鴻溝,是一個最有效的捷徑[10]。第四階段為頂崗實習階段,時間在第五學年,實習階段是醫學基礎教育的延續和拓展,既是培養臨床思維和磨煉實際臨床技能不可缺少的環節,又是在臨床診療實踐中豐富基礎理論知識的黃金時機[11],學生應獨立接待患者,完成基本的診療工作,以適應日后臨床工作環境,適應現代醫學模式的要求,從以疾病為中心轉向以患者為中心,從技術服務擴大到社會服務,從生理服務擴大到心理服務,從院內服務擴大到院外服務[12]。學生能夠及早接觸臨床,在導師的傾囊傳授及不斷的實踐操作中,重視醫學與人文社會學的融合,增強了醫學本科生人文社會基本素養,培養醫患溝通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13]。此階段導師應對學生的專業知識、實踐技能及職業道德水平進行綜合評估考核。
3.3加強導師的選拔任用制度
導師是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施行的主體,因此,師資隊伍的建設尤為重要。導師的選拔基于相應的學歷、過硬的針灸推拿專業技術能力、崇高的職業道德及思想品行,同時要有較強的人格魅力,熱愛針灸推拿教學工作,對學生既有愛心、又有耐心。導師既要給學生傳授針灸推拿專業知識、專業實踐技能,還要善于引導學生學會醫患溝通技巧,更要讓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及人生價值觀,才能培養真正的融合人文素養、專業知識、職業能力及職業素養的高素質應用型醫學人才。建立一支專業技術能力強、年齡結構合理的師資團隊需由科主任、專家、科室的青年骨干等構成[14],在實施過程中,導師與學徒之間、導師之間要經常溝通與交流,總結推廣成功的經驗與方法。同時各實習基地也應定期給予導師培訓和指導,使各位導師能夠成為德藝雙馨的師長。
3.4構建適應現代學徒制培養的實踐能力考核評價體系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考核評價體系包括導師的考核評價體系和學生的考核評價體系。首先,導師的考核評價是衡量與監督現代學徒制模式實施情況的重要途徑,一方面考察是否具備擔任導師的條件,另一方面是對導師的教學效果進行考量。成立專門的現代學徒制考核工作小組,在評價體系的建立中,應細化學徒制模式的教學實施、教學管理、學校及實習基地滿意度、學生滿意度、導師間互評等指標的考核和評價,以促進導師教學水平及教學態度的提升。其次,建立學生評價體系,包括導師評價、學生自評、用人單位評價三個方面,學校、實習基地組織相關部門人員進行考核、評定。其中導師評價是核心的考核評價環節,重點考察學生的臨床針灸推拿實踐技能操作、專業基本知識、醫患溝通能力、職業道德品質等綜合指標,注重學生可持續發展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學習品質的評價[15]。同時,亦需要學生自評,要求學生對每一次每學期臨床實踐學習做出客觀評價,并及時將實習中面臨的問題、困難及意見向上級反饋。用人單位評價則是綜合反饋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的實施效果,在畢業生就業一年后進行用人單位回訪,通過其滿意度了解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實施中的不足之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評價按學期進行,綜合導師、學生與實習基地三方評價,使評價客觀、公正。向學生反饋評價結果,使其揚長避短,并制定相應獎懲措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在針灸推拿醫學臨床實踐實驗教學是一種創新嘗試,重視實踐經驗以及人文思想的傳承,注重培養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良好溝通能力的醫學人才,是中醫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創新教育模式。然而其順利實施仍需要政府、學校及實習單位三者緊密合作,在過程中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探索、創新,尋求現代學徒制在針灸推拿學專業乃至醫學教育中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為高校、社會培養更多更好的高素質應用型醫學人才服務。
[1]歐陽斐.師徒制對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的啟示[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6(12):38-40.
[2]陳宏偉,殷樹欣,田祥.本科醫學生在臨床實習階段培養[J].醫學研究與教育,2014,31(3):102-106.
[3]沈蓓蓓,胡文梅,田其濡,等.學徒制教育模式在中醫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思考[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4(3):1-3.
[4]張振偉,基于“現代學徒制”視角的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成人教育,2015,(10):58-61.
[5]李德才,李軍.把握內涵科學定位創新模式——建設應用型本科院校需要研究的幾個基本問題[J].合肥學院學報,2011,21(2):56-61.
[6]柴玉英,苗青.醫患溝通與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探討[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4):126-128.
[7]李菁瑩.“現代學徒制”離中國有多遠?[N].中國青年報,2011-08-29.
[8]李傳偉,董先,姜義.基于現代學徒制的師資隊伍培養模式研究[J].高等繼續教育學報,2015,28(2):53-57.
[9]張紅,賈愛明,胡文梅.西醫院校中醫學教學中應用PBL模式的探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3):4-11.
[10]徐世芬.案例教學法在中醫教學中的應用概況與分析[J].中醫藥導報,2010,16(3):107-108.
[11]張丁丁,伍敏婷.醫學留學生實習期的角色轉變[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2):149-151.
[12]湯志萍,黃婉霞,王富云.現代醫學模式對我國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的啟示[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32):153-155.
[13]姜海英,金清華.日本醫學本科課程體系對我國醫學教育的啟示[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34):155-156.
[14]王姝俠,孟亦貧,彭雪寒,等.對醫學生臨床實踐教學工作的探討[J].現代醫院,2013,13(2):115-117.
[15]成軍.現代學徒制:高技能人才培養新范式王振洪[J].中國高教研究,2012,(8):92-96.
Application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in cultivating the clinical practice ability ofmedical undergraduates
GAO Mengjun1HU Wenmei1JIA Aiming1,2TIAN Qiru1ZHANG Hong1,2SHEN Beibei1SHAO Jinhua1,2ZHANG Yang1,2
1.Rehabilitation Institute of Zhongshan College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Dalian 116085,China;2.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7,China
R4
C
1673-9701(2016)15-0123-03
遼寧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研究項目(UPRP20140183)
2016-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