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繼續主導全球GCC的需求增長
在中國造紙工業不斷發展的驅動下,全球對研磨碳酸鈣(GCC)的需求量持續增長。根據羅斯基爾信息服務公司最新報告,預計到2020年GCC作為造紙填料的年平均增長率將達到1.9%。根據2015年全球消費量估算,紙和塑料行業是GCC的主導市場,分別約占39%和27%。
2015年,紙張消費量下降到20年來的最低水平,其中亞洲產量的增加被其他地區的下降抵消。在中國,由于現代化生產技術的使用,紙張中GCC的加填量趨于更高,紙張中GCC的加填量一般為40%~50%,有的甚至可達到55%或更高。由于碳酸鈣的實用性以及價格更低,造紙企業更多地使用碳酸鈣來替代高嶺土或其他礦物填料。
塑料行業主要采用碳酸鈣作為硬質PVC的填料。PVC的使用量主要取決于國家建筑工業的發展水平,在中國直到最近其發展水平才有所突出。在涂料中,碳酸鈣主要作為擴展礦物,用于降低成本較高的顏料(如二氧化鈦)的消費。碳酸鈣的另外2個主要終端用途包括橡膠和膠粘劑/密封劑,這些主要集中在亞洲地區。
GCC和沉淀碳酸鈣(PCC)的全球年產能預計將超過1.15億t,其中80%以上是GCC。中國是目前GCC產能最大的國家,其次是美國、西班牙和挪威。就PCC而言,中國約占全球PCC年產能的60%,美國約占12%。PCC產能中的很大比例主要來自供應造紙廠的衛星工廠。
中國的碳酸鈣產業由許多傳統的小規模生產企業構成。2015年中國碳酸鈣產能為2 700萬t,其中,GCC約占總產能的60%,預計至2020年GCC產能所占份額將上升到70%以上。歷史上,中國PCC的使用量高于其他地方,GCC的廣泛使用還僅僅是最近20年的事情。
展望未來,中國將繼續主導全球GCC的需求增長,而國內碳酸鈣產業的整合和布局的合理化進程將繼續。
(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