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益嬌王愛珍
精神分裂癥患者應用個性化健康教育對其服藥依從性產生的影響
鄭益嬌1王愛珍2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癥患者應用個性化健康教育對其服藥依從性產生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個性化的健康教育,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100%,高于對照組(80%),觀察組總依從率為100%,高于對照組(6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精神分裂癥患者應用個性化健康教育能夠提高其服藥依從性。
精神分裂癥;個性化;健康教育;服藥依從性
臨床上,精神分裂癥屬于一種十分常見的重性精神疾病,該疾病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各種各樣癥狀的綜合征,涉及行為、情感、思維以及感知等多個方面的障礙[1]。通常情況下,患者的意識清楚,并且智能也基本上處于正常的狀態,但是也有部分精神分裂癥患者會出現認知功能損害現象[2]。該疾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與復發率,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社會與家庭的負擔。現階段,臨床上通常會采用抗精神病藥物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維持治療,或者對精神分裂癥的復發進行有效預防。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的過程中,其治療結果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服藥依從性的影響[3]。因此為了將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療效提高,其關鍵在于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本研究主要探討個性化健康教育在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50例。觀察組其中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齡(32.21±8.26)歲。對照組其中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齡(32.05±8.12)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納入標準:住院過程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服藥不依從行為者;采用抗精神病藥物進行治療者;住院時間超過1個月者;患者或者家屬知情同意者。患者排除標準:存在器質性病變損害者;不愿參與研究者;存在肝腎心等功能障礙者;惡性腫瘤者;沒有服用藥物進行治療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主要是由護理人員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抗精神病藥的相關知識,包括常見的藥物不良反應。在患者出現不良反應之后,再對其進行對癥講解,并且嚴格遵醫囑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理。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個性化的健康教育,具體為:(1)成立健康教育小組。首先要由護師以上職稱的3名護士組成健康教育小組,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責任護士要對患者的相關資料進行收集,并整理好同時也要做好健康教育的相關內容。護理人員要積極主動的與患者進行交流與溝通,從患者那里獲取相應的反饋,對患者在疾病不同階段出現的不同癥狀進行評價,然后再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健康宣教。(2)疾病相關知識宣教。護理人員要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精神分裂癥的發病機制、發病過程以及用藥過程中相關注意事項等知識,以此來幫助患者對疾病進行更加全面的認識。除了采用口頭健康教育的方式,還可以制作健康知識手冊,將其分給患者及其家屬,促使其能夠對疾病進行更加直觀的認識。其次,還可以對多媒體進行充分利用,將疾病相關知識制作成為音頻或者視頻材料,組織患者及其家屬一同進行觀看。(3)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顯示,科學合理的心理護理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改善其心理狀態。因此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要采用親切的態度與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交流與溝通,對患者表示充分的尊重與愛護,對其感受進行認真傾聽。護理人員要與患者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博取患者的配合與信任,使其能夠更好的配合治療與護理。(4)院內健康教育。在患者住院期間,要最大程度上對其進行院內健康教育,每個月要給精神分裂癥患者授課1次,每次授課的時間為30 min,討論的時間為20 min。科室內部每周都要舉行3次健康教育小會議,由護理小組長以及責任護士隨機抽取患者,對其進行個性化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癥的性質、臨床癥狀以及患者發病的具體原因;精神分裂癥的心理治療方法以及藥物治療方法;精神分裂癥患者用藥過程中的相關注意事項以及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精神分裂癥康復的相關知識;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科學合理的飲食指導;精神分裂癥患者出院之后的用藥方式以及相關注意事項;患者回院復診的具體時間。(5)院外健康教育:采用電話隨訪的方式,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病情進行動態化的跟蹤,在患者回院復診時,要向其再次強調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最大程度上將其服藥依從性提高。
1.3 觀察指標
我院自行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調查患者對護理人員護理的滿意情況,調查問卷的總分為100分[4]:非常滿意:問卷總分在90分以上;滿意:問卷總分60~90分;不滿意:問卷總分在60分以下。調查的主要內容包括護理人員所提供護理服務的質量、護理人員的護理行為是否符合相關規范、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狀態、護患之間關系的融洽程度以及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的態度等。
服藥依從性調查[5]:在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出院之前,要采用我院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對其依從性進行調查分析,主要包括社會功能恢復情況、就診及時、定時進行肝功能和心電圖以及血常規等常規檢查、準確服藥這4項,如果以上4項內容全部能夠滿足,則表示完全依從,如果只能夠滿足1~3項,則表示部分依從,如果一項都不能夠得到滿足,則為完全不依從。總依從率=完全依從率+部分依從率。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Epidata3.0軟件建立數據庫,將數據進行錄入,然后再將數據轉化為SPSS 16.0數據庫,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100%,高于對照組的8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8.26,P<0.05)。詳見表1。
2.2 兩組依從性對比
觀察組總依從率為100%,高于對照組的6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9.32,P<0.05)。詳見表2。
通常情況下,精神分裂癥患者在發病的過程中,因為缺乏自知力,所以通常都不會認為自己有病,并且會在某種程度上存在被害妄想癥,會對醫護人員產生排斥甚至抵觸的情緒。除此之外,因為需要采用藥物治療的方式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治療,在其治療過程中通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不良反應,所以其服藥依從性通常較差[6]。以往臨床上采用的常規護理不能夠針對不同患者的差異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這不利于患者用藥依從性的提高[7]。本研究主要對患者進行個體化的健康教育,針對每位患者的個體差異性,對其進行針對性的、系統化的健康教育,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幫助患者及其家屬對疾病的相關知識進行更好的了解與掌握,并且促使其能夠更好的對治療與護理進行理解與配合,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將患者的復發率降低[8]。在對患者進行個體化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對患者采用的是一對一的健康教育形式,這不僅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水平與業務素質,而且能夠充分激發其繼續學習的熱情[9]。護理人員在掌握了更多藥物知識之后,能夠更好的對患者及其家屬的疑問進行解答,滿足其要求。

表1 觀察與對照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n(%)]

表2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n(%)]
健康教育屬于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能夠幫助患者對疾病進行更好的認識,促使其行為能夠朝著健康的方向進行發展。其次,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能夠與患者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這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將其治療周期縮短,進而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研究顯示,健康教育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將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提高,因此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積極的健康教育,幫助其認識到嚴格遵照醫囑長期服藥的重要性。出院之后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能夠對健康教育的全程實施進行更好地了解,能夠將健康教育的質量顯著提高。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總依從率高于對照組。由此可知,精神分裂癥患者應用個性化健康教育能夠提高其服藥依從性。
[1]王艷紅,李玉玲. 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行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的影響[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33):2535-2537.
[2]張海娟,王麗娟,馬莉,等. 以護士為主導的康復訓練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影響[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20):1565-1568.
[3]劉婷. 責任制分組護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探討[J]. 基層醫學論壇,2016,20(27):3875-3877.
[4]劉雪英,何鳳英,農彩云,等. 希望理論在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期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6,8(2):107-110.
[5]陳玉琴,張毅,褚愛瓊,等. 多維度康復訓練護理計劃書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11):40-42.
[6]徐朝英,胡筱峰,張家美,等. 家屬參與護理對精神分裂癥病人社會功能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6,30(18):2238-2239.
[7]祁恩秀,柯麗,汪艷,等. 優質護理服務與常規護理在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比較[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20):2815-2816,2836.
[8]張小青. 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實施中臨床護理路徑的護理效果探討[J]. 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9):250-251.
[9]李焱容. 細致化護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癥恢復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14):204-205.
The Effect of Individualized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ZHENG Yijiao1WANG Aizhen2The Third Ward of Department of Psychiatric,Xianyue Hospital of Xiamen,Xiamen Fujian 351012,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individualized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compliance of schizophrenic patients.Methods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3 to June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Observation group,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care,was implemented by personalized health education,to compar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nursing effect.Results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0%),the total complianc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62%),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ConclusionIndividualized health education can improve the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Schizophrenia,Personality,Health education,Medication compliance
R473
A
1674-9316(2016)24-0216-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6.24.125
廈門仙岳醫院精神科三病區,福建 廈門 3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