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璐 任永霞
(天津市眼科醫院 天津醫科大學眼科臨床學院 天津市眼科學與視覺科學重點實驗室,天津 300020)
老年白內障患者延遲手術原因的質性研究
王 璐 任永霞
(天津市眼科醫院 天津醫科大學眼科臨床學院 天津市眼科學與視覺科學重點實驗室,天津 300020)
目的:探尋我國老年白內障患者延遲手術的原因。方法:采用現象學研究方法,選取17例老年白內障患者進行深度訪談。結果:我國老年白內障患者延遲手術的原因包括疾病認知、社會支持、自我價值感等三方面。結論:導致老年白內障患者延遲手術的原因相對復雜,由個體認知因素及社會因素相互影響。醫務人員應準確評估患者延遲手術的原因,從而有效地開展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和整體護理。
老年;白內障;延遲手術;定性研究
白內障是老年人群中常見的視力損傷性疾病,其發病率隨年齡增長不斷升高[1]。手術是其治療的主要手段,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白內障的手術時機已由傳統的成熟期提前為未成熟期,甚至為初發期。早期、及時手術減輕了視力損害對患者生活的影響,降低術后醫院感染的發生率,整體提高了白內障患者的生活質量[2]。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白內障患者得到早期手術治療,但仍有部分老年患者由于各種原因不能及時手術[3]。白內障延遲手術導致的視力損害不僅對個人、家庭造成嚴重的影響,還會加重我國健康老齡化發展的負擔。本研究旨在通過質性研究的方法,深入探尋老年患者延遲手術的原因,為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理論依據。
1.1 對象 采用目的抽樣方法選取2015年1至6月在天津市某三甲醫院接受白內障手術的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臨床診斷為成熟期老年性白內障或過熟期老年性白內障[4];②年齡≥60歲;③思維清晰,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排除標準:①既往有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②經解釋后仍不愿參加者。研究樣本量的確定以受訪者所提供的資料重復出現且資料分析時不再有新的主題呈現(資料飽和)為標準。
本研究訪談到第17例患者時資料達到飽和。
1.2 方法
1.2.1 倫理問題 研究開始前征得醫院主管部門和研究對象的同意并擬定和簽署知情同意書,向受訪者說明為了方便后續資料整理,需要對訪談進行錄音,保證錄音只用于本項研究。同時為保護受訪者隱私,承諾用編碼代替其姓名。
1.2.2 資料收集 采用半結構式深入訪談法收集資料。訪談在患者熟悉且安靜的環境中進行,每次訪談時間為30~60 min,期間做好錄音和筆錄,記錄受訪者的面部表情、肢體語言等。訪談提綱主要內容:①您是什么時候發現自己眼睛有問題的?②什么時候確診的白內障?③為什么當時沒做手術?④這次選擇手術的原因是什么?根據受訪者的回答逐漸深入提問。
1.2.3 資料分析 每次訪談結束24 h內將訪談錄音逐字轉錄成文字,與訪談過程中的記錄筆記一起整理形成原始資料。采用Colaizzi現象學資料7步分析法對原始資料進行分析,包括:①仔細閱讀所有記錄;②析取有重要意義的陳述;③對反復出現的觀點進行編碼;④將編碼后的觀點匯集;⑤寫出詳細、無遺漏的描述;⑥辨別出相似的觀點;⑦將初步結果返回受訪者處核對資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1.2.4 質量控制 在資料收集和分析的整個階段選用合眾法提高對資料分析解釋的合理性和邏輯性以及研究的信效度。包括:①資料合眾法,即在不同時間點和不同場所收集資料;②研究人員合眾法,即由2名研究人員分別獨立的分析同一份資料;③分析資料的合眾法,即連續、反復地分析資料,并不斷與原資料進行比對。
2.1 訪談對象基本特征 17例被訪者中男10例,女7例,年齡60~82歲。受教育程度為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者5例;城鎮居住6,農村居住11例;10例被訪者獨居,7例與子女同??;有
醫保者12例。
2.2 老年白內障患者延遲手術的原因
2.2.1 對疾病的認知
2.2.1.1 尚可視物沒有手術必要 9例受訪者表示在確診時由于視力受損不嚴重或僅為單眼視力受損,尚未嚴重影響到生活,故未選擇早期手術。個案A:“知道這個病是7年前了,當時也能看清東西,也不怎么影響生活,覺得沒必要就沒有做,畢竟手術也是個創傷嘛?!?/p>
2.2.1.2 選擇非手術治療方法 由于缺乏正確的疾病相關知識,部分患者在早期出現視物模糊時并未及時就醫,而是自行用藥,延誤了手術時機。個案D:“最初看東西模糊,我以為是用眼過度,也有可能是年齡大的緣故,也沒在意,就一直用眼藥水,也扎過針灸,感覺好了一陣子?!眰€案K:“之前我一直在用眼藥水,就是那種廣告上宣傳專門治療早期白內障的藥。”
2.2.1.3 擔心手術后的不良反應 個別患者由于擔心手術后疼痛、感染或者復發而延遲手術。個案G:“我怕做手術,那麻藥作用消失后肯定疼啊,而且做了也不一定一直好著,以后再看不清怎么辦?”
2.2.1.4 手術時機的選擇 5例受訪者表示自己在等待手術的時機,認為需要等到白內障成熟才可以進行手術。個案B:“我周圍幾個朋友都是這個病,都說要等到成熟才能做,這不就一直等到現在嘛?!?/p>
2.2.2 社會支持
2.2.2.1 經濟支持 3例受訪者表示家庭經濟狀況是影響其延遲手術的一個原因,手術費用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個案E:“兒子出過一次事故,住院欠的錢還沒還清,之前也沒有閑錢來給我做這個手術,但是現在不做不行了,大夫說要再不做手術真要看不見了,我還得照顧老伴、兒子呢,可不能瞎了?!眰€案H:“我沒有收入,全靠兒子養著,他掙錢也難,就不想給他增加負擔,所以一直沒來做手術?!?/p>
2.2.2.2 情感支持 由于子女忙于工作,個別患者因無人照顧而延遲手術,直到視力損傷影響到正常生活或子女發現之后才由子女陪同就醫。個案K:“平時兒女忙,我自己一個人住,最初發現看東西模糊也想到可能是白內障,但是如果手術就必須住院,就得有人照顧我。孩子都忙,我就自己滴點眼藥水,也沒告訴他們,反正也能看得見。這次是兒子休假來看我,發現我看不清東西,硬拉著我過來做手術的?!?/p>
2.2.2.3 信息支持 由于地域、經濟等條件的限制,在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白內障的治療水平相對滯后,不能為當地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療措施,患者早期往往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療,而隨著病情日益嚴重,患者才不得不離開居住地前往醫療技術發達的城市就醫。個案I:“我們那邊是小地方,大夫說大城市有新的手術技術,恢復時間快,比較可靠。”
2.2.3 自我價值感 9例受訪者提到延遲手術的主要原因是早期覺得做手術沒有必要。高齡的患者對于自身的價值感以及手術的必要性認可度更低。個案F:“我都快80歲了,在家啥也不用我干,我就是一個養老的人,做不做手術對我而言沒多大區別,可是孩子們非帶我來醫院?!贝搜芯恐?例女性患者表示是否就醫、是否手術都是由丈夫或者子女決定的,自己對疾病以及手術的必要性都缺乏認識。個案C:“我也不懂這個,眼睛覺得模糊了就跟老伴說,他說沒事,是老了,給我取了眼藥水滴著,也沒啥效果,后來兒子放假來看我,說可能是白內障,這才帶我過來看大夫。”個案J:“我們家庭主婦也啥都不懂,在家就聽老伴孩子的。我就做做飯收拾收拾屋子,只要能看見就行,真的有必要做手術嗎?花那個錢,還得讓孩子照顧我,我覺得不值得啊。”
白內障是老年人常見眼病,早期及時手術可以降低白內障的手術風險,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但由于經濟、認知等多方面原因,仍有部分患者延遲手術,加大了手術難度,提高了手術風險。本研究發現,導致老年白內障患者延遲手術的原因是復雜的,由個體認知因素及社會因素相互影響,主要體現在三方面:缺乏對疾病和治療的正確認識,缺乏社會支持,缺乏自我價值感。
3.1 普及健康知識,增強老年人對白內障的認知 本研究結果顯示,白內障相關知識缺乏是老年患者延遲手術的主要原因,這與Zhao等[1]的研究結果一致。盡管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白內障手術的覆蓋率逐漸增加,但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如農村),仍有一部分患者因為文化水平低,缺乏疾病相關知識而耽誤手術。提示醫務人員應加強對該人群的健康教育,用準確的非醫學術語為患者解釋手術的必要性、手術時機、術后康復等內容。同時,還應明確告知患者如何正確選擇和使用眼藥,幫助患者識別藥物的虛假廣告宣傳。
3.2 幫助患者尋求和利用社會支持 研究顯示,社會支持與患者延遲就醫的時間密切相關[5]。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居民的收入水平也逐漸提高,除了個別沒有醫保、經濟收入低的患者,大多數患者表示經濟狀況已不是延遲手術的主要原因,而情感和信息支持對老年白內障患者的手術決策影響更大。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本研究中老年患者傾向于術后由兒女照護自己,長期獨居、缺乏子女照料則成為目前老年白內障患者延遲手術的重要原因。因此,護理人員應該理解老年患者的需求,鼓勵子女多陪伴照顧老人,及時發現老年人的健康問題,及時就醫。同時還需加強指導老年人實施自我照護,促進術后早日康復。除了情感方面的支持,信息支持亦是老年白內障患者延遲就醫的另一重要因素。本研究中有近一半患者是由于當地醫療技術落后的原因而延誤手術。因此,本研究結果提示相關部門應做好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醫療保障措施,完善各級醫院之間的工作銜接,確保每一位患者能夠得到及時治療。
3.3 增強患者的自我價值感,形成正確的健康觀 隨著年齡增加,老年人的軀體功能和社會角色均發生巨大變化。疾病、社會活動、家庭結構的改變都影響到老年患者的貢獻行為和認知。高齡老年人提供的貢獻價值降低,使得該人群自我價值感降低,表現為對自身健康狀況不積極關心、延遲就醫等行為。本研究中高齡老年人以自我價值低,沒必要手術為由而延誤手術,嚴重影響到該人群的生活質量,這與Zhang等人[6]的研
究結果一致。提升老年人的自我價值感有助于積極老齡化和健康老齡化[7],這與我國老齡化的國情相符。因此,護理人員應主動了解老年患者的自我認知和自我價值感狀況,鼓勵患者適應新的社會角色,幫助其尋找提升自我價值感的途徑,從而實現積極、健康的老齡化。此外,受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我國老年女性文化水平較低,家庭的重要決策,包括自身的醫療決策權基本交于丈夫或子女。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女性患者不能及時主動地表達自己的身體狀況,將會延誤就醫,耽誤治療。因此,醫務人員應鼓勵該類患者表達軀體的不適,以便早期發現病情變化,及時給予措施,促進患者的舒適度,提高生活質量。
本研究通過探討我國老年白內障患者延遲手術的原因,將其歸納為疾病認知、社會支持、自我價值感三個主題,為以后高效開展白內障健康教育提供理論依據,同時也為老年白內障患者的整體護理工作提供指導。
〔1〕Zhao J,Ellwein LB,Cui H,et al.Prevalence and outcomes of cataract surgery in rural China:the China Nine-Province Survey[J].Ophthalmology, 2010,117(11):2120-2128.
〔2〕邱榮,王太霞,鞠建麗.白內障患者手術時機與醫院感染相關性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8):1866-1867;1881.
〔3〕管懷進.我國防盲與眼科流行病學研究的現狀及發展[J].中華眼科雜志, 2010,46(10):938-943.
〔4〕趙堪興,楊培增.眼科學[M].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138-139.
〔5〕陳麗萍,張愛華,劉化俠,等.癌癥病人就醫延遲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4,28(6):1946-1947.
〔6〕Zhang M,Wu X,Li L,et al.Understanding Barriers to Cataract Surgery A-mong Older Persons in Rural China Through Focus Groups[J].Ophthalmic Epidemiology,2011,18(4):179-186.
〔7〕褚湜婧,楊勝慧.淺析老年人自我價值感[J].社區醫學雜志,2012,10(24):42-44.
(2016-01-28收稿,2016-05-19修回)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the reasons for surgery delay for age-related cataract
WANG Lu,REN Yong-xia
(Tianjin Eye Hospital,Tianjin 30002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asons why old patients suffering cataract do not undergo cataract surgery in time.Methods: Phenomenological methodology was used and 17 patients with cataract were selected to interview purposely.Results:The reasons for surgery delay included 3 dimensions:knowledge of the disease,social support and sense of self-value.Conclusion:The reasons for surgery delay were complicated and consisted of cognitive factors as well as social factors.Health providers should assess the reasons accurately and provide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on health education and holistic nursing.
Aged patient;Cataract;Surgery delay;Qualitative research
R473.77
A
10.3969/j.issn.1006-9143.2016.05.007
1006-9143(2016)05-0392-03
王 璐(1988-),女,護師,本科
任永霞(1973-),女,副主任護師,護理部副主任,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