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益香 史桂紅
(天津市兒童醫院,天津 300134)
13例小兒自發性氣胸的護理
譚益香 史桂紅
(天津市兒童醫院,天津 300134)
自發性氣胸;護理;胸腔閉式引流
自發性氣胸多見于瘦高體型的青少年男性,最常見的誘因為劇烈咳嗽、運動等能使支氣管內壓力突然增高的因素;另外,一些應急事件,如重傷、重病等可引起心理及情緒發生巨大變化,迷走神經興奮,通氣受阻,阻塞遠端胸膜形成肺大泡,氣體潴留,壓力增高,最終破裂導致氣胸[1]。近年來,頻繁出現的霧霾對呼吸系統的損傷[2]致呼吸系統疾病就診率持續上升。我科2015年共收治13例自發性氣胸患兒,經過治療與護理,全部治愈出院,現報告如下。
本組13例患兒,男 11例,女 2例,年齡 2~15歲,平均(11.69±5.17)歲。其中10例為無明顯誘因,突發胸痛、憋氣,年齡范圍為12~15歲,男女比為9:1;2例肺部感染所致,年齡1歲,均為男孩;1例因朗格漢斯細胞增生癥致雙肺囊性病變而引發,年齡8歲,為女孩。
本組患兒中,入院后均給予心理護理、綜合性氧氣吸入護理,有痰液積聚的患兒給予呼吸道濕化管理。肺部壓縮程度<20%1例,患兒于住院第2天,復查胸片示肺成功復張而出院;肺部壓縮程度20%~50%12例,其中3例行一次抽氣,5例行2次或3次抽氣,4例經3次抽氣未見效而行胸腔閉式引流術,最終復查胸片均示肺成功復張而出院,平均住院時間為6.5天。1例朗格漢斯細胞增生癥患兒復發。
3.1 心理護理 自發性氣胸患兒受心理因素比較大,一旦出現緊張、焦慮、恐懼等情緒,勢必會增加肺部被壓縮的面積。本組患兒因所屬年齡階段不同,存在的心理問題也不同。幼兒期患兒易產生孤獨和反抗情緒,表現為哭鬧、拒絕接觸醫護人員,護理人員應以患兒能夠理解的語言進行溝通,并以熱情、客觀、關心的態度與患兒家長傳遞各種信息,緩解家長焦慮、緊張的情緒,以便更好地陪伴及照顧患兒;學齡期患兒表現出擔心住院而影響學業的焦慮情緒與擔心疾病復發的沮喪心理,護理人員主動與患兒進行溝通,了解其心理狀態,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為患兒營造學習環境,保持病室安靜,動態地告知其療效情況,增強患兒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青春期患兒個性基本形成,住院后不愿受醫護過多的干涉,對胸腔穿刺抽氣及胸腔閉式引流術等有創操作的恐懼心理易使其情緒波動,因此操作前,向患兒解釋操作的必要性,指導患兒正確地配合;操作時,采用對話、聽音樂等有效的方法幫助患兒轉移注意力。
3.2 氧氣吸入 自發性氣胸患者若不吸氧其每天的吸收率只有1.25%,而吸氧條件下每天的吸收率可以提高4倍左右。本組13例患兒入院時已有胸悶和呼吸困難,密切監測生命體征、觀察患兒有無口唇發紺等缺氧表現,給予3~4 L/min面罩氧氣持續吸入,取半坐臥位,以健側臥位為佳。吸氧前,向患兒講解氧療的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詢問患兒感受,面帶微笑,提高患兒氧氣吸入治療的依從性;為患兒選擇恰當的吸氧面罩,確保固定松緊合適;在氧氣吸入過程中要保證患兒口腔、鼻腔清潔,呼吸道通暢;面罩吸氧初期多數患兒會存在憋氣感,此時鼓勵患兒深呼吸,減少不適;保持濕化瓶內滅菌注射用水在1/3~1/2之間,一次性濕化瓶每3天更換。
3.3 胸腔閉式引流護理
3.3.1 嚴密觀察 胸腔閉式引流水封瓶液面應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100 cm;保持裝置的密閉性,搬動患兒或更換水封瓶時,雙重夾閉引流管;定時擠壓引流管,保持引流通暢,妥善固定,防止牽拉、打折、扭曲;觀察水柱波動,一般為4~6 cm;觀察引流液的量、顏色、性狀,并準確記錄;觀察引流口處有無滲血、滲液及皮下氣腫;每日更換水封瓶,嚴格無菌操作。
3.3.2 胸管固定 采用“高舉平臺法”固定,因常用醫用粘膏透氣性差,經探索使用水膠體敷料代替醫用粘膏固定管路。水膠體敷料是由水膠體、粘性材料及人造彈性體等組成的一種功能性敷料,其表面半透膜的結構保證了皮膚的透氣性,減少了因皮膚潮濕致粘膏松脫而頻繁固定的工作量,同時也減少了患兒皮膚過敏的發生[3];人造彈性體的材料成分使其具有彈性,避免了因牽拉導管間接地牽拉皮膚給患兒帶來的不適。
3.4 呼吸道濕化管理 當患兒呼吸道因炎癥刺激而致痰液積聚時,會影響氧氣治療的效果,而氧氣霧化吸入是以高壓純氧將藥分散成小氣霧粒,氣霧粒表面攜帶很多氧,因此在保證了患兒的血氧飽和度的前提下,促進了痰液的排出,為肺復張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本組5例患兒出現痰液積聚,遵醫囑給予氧氣驅動下伊諾舒7.5 mg霧化吸入,4次/天,平均使用時間為4天,患兒咳嗽、咳痰癥狀消失,肺部聽診呼吸音轉清。
3.5 健康指導 空氣污染對機體呼吸系統易造成急性損傷[4]而引發咳嗽,成為自發性氣胸的誘因,因此告知患兒及家屬注意室內空氣調節,盡量減少戶外活動,避免接觸粉塵、煙霧及化學刺激品的環境,外出時應配戴醫用口罩;囑患兒充分休息,逐步增加活動量,并指導患兒選擇適宜的體育鍛煉項目,不選擇負重或爆發力大的運動;加強營養,少食多餐,進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預防上呼吸道感染,保持精神愉快,情緒穩定。如發現疼痛、劇烈咳嗽、咯血等癥狀,應及時就醫。
針對小兒自發性氣胸患兒,及時實施針對性的心理護理、
綜合性氧氣吸入護理、規范的胸腔閉式引流護理、呼吸道濕化護理及有效的健康指導,能積極促進肺復張,縮短患兒住院時間,減少復發率。
〔1〕徐程,詹永婧,謝寒冰,等.原發性自發性氣胸的誘因分析及治療[J].醫學信息,2011,24(1):247-248.
〔2〕劉建秋,陳雪嬌,李竹英.霧霾對呼吸系統的影響[J].中國中醫急癥,2015,24(6):1015-1017.
〔3〕張曉艷,郭菊紅,鐘文逸.水膠體敷料用于 PIC C置管后局部皮膚的觀察[J].華西醫學,2010,25(1):226-227.
〔4〕李海斌,羅翼新,宋承諭,等.霧霾天氣空氣污染對機體呼吸系統的急性損傷效應研究[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5,49(4):362-364.
(2016-04-06收稿,2016-07-01修回)
R473.6
B
10.3969/j.issn.1006-9143.2016.05.020
1006-9143(2016)05-0414-02
譚益香(1987-),女,護師,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