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政局
創新治理 夯實基礎 服務民生全力以赴做好“十三五”開局工作
上海市民政局
2016年以來,上海民政圍繞民政事業“十三五”規劃編制和“補短板”工作的總基調,狠抓開局,深化落實,民政工作整體質量和水平不斷提升,民政服務效能不斷優化,民政業態顯現出生機勃勃的新局面。
——各項惠民措施進一步落實。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從每人每月790元調整提高到每人每月880元,增幅達11.39%,惠及救助對象20.92萬人,擴大了政策覆蓋面和受益面。上半年新增1520張公辦養老床位,新增17家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新增17家長者照護之家,新增12家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改造完成45家存量養老機構安裝消防噴淋系統。全面實施老年綜合津貼制度,截至6月底,已累計向282萬老年人發放,資金總計11.62億元。重點實施殘疾人“兩項補貼”,至6月底,共受理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6.19萬人,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申請14.42萬人。
——社會治理機制進一步創新。進一步貫徹落實“1+6”文件,推進社會工作者隊伍擴圍,理順條件關系,研究制定推進居民區聯席會議制度規范化建設指導意見,破解基層社會治理難題。推動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著力推進社區基金會、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建設,目前本市共有社區基金會23家;街鎮社會組織服務中心184家,覆蓋率已達到90%。穩妥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工作,確定第一批脫鉤試點單位245家。加快“三證合一”改革,目前,全市已領取統一代碼登記證書的社會組織達到5300多家,占總量的40%左右。
——區縣民政工作能力進一步增強。各區縣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狠抓貫徹落實,重點工作推進有力,惠民舉措順利實施。很多民政工作被納入到區委、區政府重點工作,由區主要領導親自抓。浦東新區和閔行區,在全區層面全面推進全國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青浦區通過區領導每月主持政府性養老設施項目建設進度推進會大力推進養老服務;松江區建立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區級層面逐漸加強通盤考慮,統籌區內資源。黃浦區通過推進社區養老合作社,完善區級層面居家養老服務頂層設計,年內實現全區183個居委會合作社全覆蓋;徐匯區通過不斷完善“三大服務云”(治理服務云、政務服務云、生活服務云),形成徐匯民政系統大數據服務管理云平臺,推動民政各項業務向“互聯網+”的融合與轉型。各區縣還因地制宜,出臺很多接地氣的惠民舉措。金山區不斷完善“喜羊羊·送小羊”等公益機制,實現精準救助;虹口區通過“互聯網+慈善”公益眾籌模式,聚焦“百戶急難救援項目”中的特困家庭,通過個案形式進行幫扶,取得良好效果;奉賢區探索開展了雙擁工作“兩份清單”機制,以提升精準化服務和保障水平;靜安區通過對“老靜安”和“老閘北”政策的梳理,對區級政策的差異進行統籌,做到無縫銜接。
——抓熱點難點問題攻關。下半年上海民政工作從群眾感受度最直接、社會反映最集中、基層工作最棘手的難點熱點問題入手,查找不足,切實提升老百姓的受益度。著重做好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體系,這是上海“五位一體”養老服務體系的基石,更是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實施的基礎,要推進市級需求評估信息管理系統應用,培育第三方評估機構和評估員隊伍,健全評估工作機制,確保下半年在全市層面全面實施。著重做好養老服務包工作,提出全市養老服務包的要素和清單,把服務項目實現菜單化,讓老年人碰得到、摸得著、用得上。著重做好敬老卡服務聯盟,這是老年綜合津貼制度的后續和延伸工作,今后在上海凡是出現敬老卡標識的地方,老年人都能得到相應的優惠和折扣,讓老年人切切實實得到實惠。著重建立完善精準救助信息系統,重點加強救助信息管理系統,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支出型貧困家庭生活救助、醫療救助、臨時救助為基礎,將成員單位的專項救助全部納入系統,加強信息共享和統計分析,從而織牢“精準”的社會救助網。
——抓重點領域改革創新。社會治理的核心是人,就是圍繞居民,如何開展公共事務、提供公共服務,讓老百姓在社區里有需求找得到人,有問題找得到解決的機制和路徑。下半年關于基層社會治理方面,著重推進社區三年行動計劃,按照“4+7+X”模式,在社區環境、社區服務、社區秩序和社區文化四個領域,細化具體項目,充分發揮街道鄉鎮的實施主體作用,明確任務清單,分類推進各街鎮社區治理,真正實現“有問題,找居村”。關于社會組織方面,除做好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工作,要重點圍繞加強黨對行業協會商會的領導,制定具體的舉措,探索新形勢下發揮黨組織作用的有效途徑和方式方法,處理好放與管的關系,堅持改革與監管并重。
——抓政策法規創制。充分發揮法治力量的引領和推動作用,下半年,上海民政加大立法調研進度,配合完成《上海市街道辦事處條例》修訂工作,深化《上海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辦法》修訂調研,開展《上海市居民委員會工作條例》的立法調研,加快推動雙退安置各項重點政策措施的制定完善。加大貫徹落實慈善法力度,舉辦慈善法正式施行倒計時50天啟動儀式,動員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加大培訓授課力度,搭建平臺,加強溝通,形成合力,共同推進慈善法的貫徹落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