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和發展志愿服務組織新的歷史舞臺正徐徐升起
7月,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民政部、教育部、財政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和全國婦聯八部門印發了《關于支持和發展志愿服務組織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访鞔_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管理規范、服務完善、充滿活力的志愿服務組織體系?!兑庖姟返墓嫉玫捷浾撈毡榭隙āC襟w和專家們都認為,通過加強志愿服務立法,依法保障志愿者和相關主體的合法權益,依法規范志愿服務活動的廣泛開展,將有力推動我國志愿服務事業穩健發展。
《深圳特區報》評論認為,完善志愿服務體系,既需要“松綁”,也離不開公共性扶持?!兑庖姟芬笥嘘P單位和社區要積極向志愿服務組織開放更多公共資源,鼓勵街道(鄉鎮)、城鄉社區為志愿服務組織提供服務場所,這不啻為直接的“輸血”。而“積極推進志愿服務組織承接公共服務項目”,則堪稱是助推志愿服務組織的內部“造血”。期待以《意見》的印發為契機,更多的志愿服務組織能夠實現自我服務能力與服務貢獻的同步提升。
中國文明網建言:對志愿服務組織要進行科學監管,要建立、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讓科學監管有法可依。有了明確的法律法規的指導,對志愿服務組織的監管才能有條不紊,才能為志愿服務組織提供明確的服務方向,這樣才更有利于提高志愿服務組織的管理效率,有效發揮志愿服務組織的社會服務功能。
廣東文明網認為:要讓志愿服務成為創新治理社會、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助手,志愿服務就必須由個體走向集體、由分散走向統一,將各類志愿服務組織、志愿者有機組織起來、聯合起來,在完善的志愿服務制度的管理下,保證足夠的志愿服務時間,提高志愿服務的效率、水平和質量。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志愿服務制度化、法治化、正常化、專業化、有序化和長效化,進而讓志愿服務事業更上一個臺階?!兑庖姟窂募訌娭驹阜战M織的依法管理、監督管理、內部管理、分類管理、承接公共服務項目、健全孵化機制、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入手。應當說這是對癥下藥,是針對當前我國志愿服務組織以及志愿服務事業存在的管理不嚴、松散化、專業性不足、常態化不夠等問題,開出了一劑良藥,能夠有效破解問題,為志愿服務事業增添新的活力。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魏娜稱贊道,《意見》的發布是我國志愿服務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標志著志愿服務已經上升到了國家戰略高度,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中國行政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莫于川則建議:應該提倡“一法一條例多辦法”,由全國人大常委會盡快補充立項制定出志愿服務法,再配套推出實施性的條例及其他配套的法規和規章,這對完善我國的志愿服務法制最有利。清華大學NGO研究所副所長鄧國勝還建議:當前中國需要鼓勵培養公民志愿者的精神。從國際比較研究來看,中國公民志愿服務參與比例仍然較低,跟國外許多國家存在很大差距。當前要構建和諧社會,形成人與人互相幫忙、鄰里互助的良好氛圍,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尤其需要培養公民的志愿服務精神。《意見》的出臺是一個政策性的信號,將引導地方出臺更多激勵措施,促進志愿服務組織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