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予
(遼寧交通建設管理責任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005)
公路施工中軟土地基的處理
徐天予
(遼寧交通建設管理責任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005)
隨著現代化經濟建設不斷發展,工程項目也在隨之大量的建設,在為人民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在公路建設中,軟基處理尤為重要。文章結合作者的實際工作經驗進行入手,對高速公路工程的軟土地基處理方法進行研究,并且探討其未來的發展方向。
公路;施工;軟土地基;處理
軟塑性與流塑性狀態的粉土土粉質的粘土是軟土地基的主要表現形式,其主要是在地表下的一定深度范圍內存在著的軟弱土。軟土地基的物理力學指標主要表現在下面幾點:①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②天然孔隙比大于1.0;③塑性指數在20左右;④抗剪強度低于30kPa;⑤壓縮系統則是a1-2大于0.5MPa-1。該類土壤主要特點是強度較低、壓縮程度高、排水固結較慢、地基的穩定性較差等,難以有效的符合地基承載力及變形要求。所以一般是不能進行地基使用的。但是在其工程施工中,也不可避免的會在軟土地基上進行施工建設,因此如何加強地基的加固處理就顯得十分重要。軟弱地基在不同的地區或是路段,所呈現出的特點也有著差異性,比如:在軟弱土厚度較大的地區,地層受到了長期氣候影響,其含水量的降低,并且在收縮固結的作用下,其表面形成所謂地“硬殼”。該硬殼層有著中低等壓縮性、強度較高,在工程的施工中,如何利用其硬殼層,實現工程的造價降低,就成為現階段工程施工中所關注地焦點。
軟土地基是公路工程施工中最常見的危害之一,由于軟土地基因密實度不良,主要是指壓實度未滿足過程施工規范的要求,在早期路面使用的時候,因為車輛荷載不斷的增加,造成路面不均勻的沉降,或是路基裂縫問題的闡述。路基裂縫的數量較多,并且十分明顯,將會產生嚴重的危害,影響路面正常使用。雨水由裂縫進入到公路的基層破壞地基為路面裂縫的主要危害。由于雨水浸泡,公路路基將變得松軟,其力學性能被破壞,進而造成了路面承載力的減弱,嚴重的影響公路正常營運。除此之外,因為軟土地基受到了長時間的雨水滲透,軟土層中的沙粒被雨水所帶走,造成了軟土地基層中的空隙較大降低了工程基礎承載力,最終致使了路基不均勻的沉降。
在科學技術不斷提升下,對軟土路基處理的方法也是越來越多,其工程施工技術的更加先進。但是在其選擇的時候,應嚴格按照工程施工現場實際的情況,選擇出有針對性的處理方法,按照其原則進行軟土路基的處理。軟土路基的處理技術原則主要包含了投資小、占地少、效益高、安全穩定性系數高。具體的來講,就是按照當地實際的情況,做到因地制宜,資源利用最大化及其最優化。從現階段我國軟土路基的處理技術進行分析,在有效地施工期限里,完全的消除工程施工之后的沉降是不可能的,這就意味著后期修補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軟土低級的處理時,需要制定出切實可行、符合經濟標準地處理措施,以有效的將沉降度控制在設計標準范圍內,保證工程建設的質量。
4.1 鋼渣樁法
鋼渣樁法指通過將工業廢料中的轉爐鋼渣進行合理利用,作為加固柱體的材料,把其材料灌入至已成型的樁孔中,再經過振動密實、吸水固結等過程形成加固型樁體。其加固機理主要是利用轉爐鋼渣吸收軟土基層中的水分,樁體膨脹之后,形成與周圍土體擠密的主體,并且和地基形成整體受力的結構。
4.2 堆載預壓法
此法雖在施工工期上存在缺陷,需要較長的施工時間,但對加固軟土路基效果顯著,經濟、易操作。近年來對此法的不足之處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進,如采用薄層輪加法,但成效甚微,路堤的填筑仍需大量時間。如京珠高速公路新鄭段某軟基路段,根據其地質條件和穩定性控制標準,仍很難達到預期的安全標準和設計要求,嚴重降低投資者的經濟、社會效益。
4.3 重物加載法
為了降低軟土地基在工程建成以后的使用過程中,不均勻的沉降等問題出現的概率,可采用加載重物在軟土地基上的方法。其加載機理是為了使地基的承載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預先施加載荷在軟土地基上,可有效完成地基的提前沉降,進而提升地基承載力。除此之外,軟土地基內的大部分水分已經排出,使得地基密度的大大增加,減少軟土地基中的空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軟土地基沉降固結,增加地基承載力,減少地基不均勻的沉降。其方法還存在著缺點,就是施加重物荷載與公路荷載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
4.4 壓密注漿碎石樁法
經過對工程施工現場加工場地樁位成孔中投入碎石,在水泥漿液冷卻初凝。經過向碎石狀體和樁周圍土體用預埋注漿管進行高壓注漿,使得樁體和樁周圍土體的密實度提升,進而有效的形成注漿碎石樁,改性樁周土體及其樁之間的土構成復合型的自己。以滿足過程施工建設的安全性要求,并且還不會對原有的地基造成任何形式上的破壞。
4.5 混凝土樁法
在科學技術不斷的發展下,近些年所出現的新型樁,即低強度混凝土樁。低強度混凝土樁復合地基是以低強度混凝土樁為豎向增強體而形成的復合地基。為減小地基沉降、處理粉砂土、粘性土、淤泥質土等土性地基,能夠使用低強度的混凝土樁符合地基法提升地基承載力,其方法在近些年主要應用至各工程的基礎施工中。
4.6 排水固結法
排水固結的方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路基承受的能力,在處理路基的時候使用重物進行堆載,實現預壓處理,擠出路基中多余的水分,進而保證路基充分壓實。對天然沉積層及人工沖填土層的軟弱路基進行加固處理,其主要方法為排水固結法,不僅能夠增加路基強度,還可滿足路基承載力的要求。
4.7 機械碾壓法
機械碾壓施工法主要是指在進行挖除淺層軟弱土或是不良土之后,按照回填材料進行分層的墊層,進而有效的提升了承載力。一般用于基坑面積與開挖土方量較大的回填土方工程,主要適用處理淺層非飽與軟弱地基、濕陷性黃土地基、膨脹土地基、季節性的凍脹土地基、素填土、雜填土地基,其方法是簡易可行。但是只可以用于淺層的處理,一般不大于3m,對濕陷性黃土地基不大于5m。
當前我國對于高速公路軟基處理已開展深入研究,并達到相當的水平和規模,但是還是存在著一些缺陷。我們必須注重對公路工程軟土地基的處理研究,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進而有效的推動了我國高速公路軟基處理技術的深入發展。
軟土地基具有較大的危害性,軟土地基處理不僅影響地基項目施工,而且還對工程其他施工環節,特別是施工質量的保證有巨大影響。必須重視高速公路軟基的處理工作,對軟基處理的各種方法應結合各地的實際情況,采用有針對性的處理措施。
[1]陳向陽.高速公路軟基處理方案智能評價與優化方法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
[2]趙潤濤.高速公路軟基處理及觀測技術研究[D].河北工業大學,2006.
[3]陳春華.高速公路軟土地基處理方案的優化設計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6.
[4]黃勝.軟基處理技術在通平高速公路的應用分析[D].湖南大學,2014.

上文中已有關于電網保護規則的描述,在本處中不再贅述。在我國220kV電壓等級及以上線路的電網元件一般都配裝有多套保護裝置,每套保護裝置均啟用元件的主保護。為了更加準確的描述實際電網中復雜保護配置下的電網元件相關保護和斷路器動作狀態,文章引入復雜保護配置概念,并對復雜保護配置下的保護和斷路器動作規則進行解析化表達。
4.1 保護的規則解析

(2)近后備保護。在實際應用中,如果元件有多個近后備保護,其中任意一個近后備保護的動作情況會出現以下兩種可能:①當元件出現故障,如果的主保護以及全部除外的近后備保護均未動作,則保護應該動作;②當元件出現故障,雖然的主保護均未動作,但如果有其它的近后備保護已動作,則保護可以不動作。于是,的動作期望可調整為:


(4)斷路器失靈保護[4,5]。斷路器失靈保護一般不單獨采用并列多個保護配置形式,故對斷路器失靈保護的解析,仍采用上文的表達形式,即:當出現保護有動作激勵驅動相應的斷路器跳閘而相對應的斷路器拒動時,斷路器失靈保護開始動作,其動作期望可表示為:

斷路器動作規則解析,斷路器動作規則仍采用上文的解析形式,即:任意與斷路器相關聯的保護動作,驅動跳閘,則應跳閘,其動作期望為:

由上述復雜保護配置下的電網保護規則解析式可得,保護與斷路器的動作期望是變量的顯函數,

針對現有電網故障診斷完全解析模型泛化研究,即在復雜電網保護配置情況下如何解析電網保護規則問題。對保護動作原理的解析,構建了復雜保護配置下的電網故障診斷解析模型,增強了電網故障診斷解析模型的通用性和適應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基于解析模型的電網故障診斷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張炳達,馬忠坤,陳偉樂,等.基于故障群組合優化的變電站故障診斷[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4,24(3):135-139.
[2]丁劍,白曉民,趙偉,等.基于復雜事件處理技術的電網故障信息分析及診斷方法[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7,27(28):40-45.
[3]李強,徐建政.基于主觀貝葉斯的電力系統故障診斷[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7,31(15):46-50.
[4]吳欣,郭創新,曹一家.基于貝葉斯網絡及信息時序屬性的電力系統故障診斷方法[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5,25(13):14-18.
[5]孟樣忠,隋媛媛,王立剛,等.基于BPN方法的電網故障診斷[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09,37(17):8-12.
TU471.8
A
2096-2789(2016)12-00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