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國土資源廳政策法規處
浙江國土資源系統全面推行“雙隨機”抽查監管工作
□ 浙江省國土資源廳政策法規處
根據國務院和省政府關于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行“雙隨機”抽查監管工作的部署和要求,12月1日,浙江省國土資源廳印發《浙江國土資源系統全面推行“雙隨機”抽查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在全系統全面推行“雙隨機”抽查監管工作。
《辦法》明確了“雙隨機”抽查監管的總體要求: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部署要求,圍繞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和深化“四張清單一張網”改革,創新國土資源綜合監管機制,在行政管理中大力推行隨機抽查監管,建立“一單、兩庫”“雙隨機”抽查制度,規范行政執法行為,不斷增強監管工作的針對性、操作性和有效性,提高綜合監管效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辦法》明確了“雙隨機”抽查監管的主要任務。
一是制定隨機抽查事項清單。依據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監督檢查職責,制定隨機抽查事項清單,明確抽查依據、抽查主體、抽查項目、抽查內容、抽查比例和頻次、抽查方式及要求等,并建立動態調整,及時向社會公布。二是建立隨機抽查對象名錄庫。主要依托全省國土資源“一張圖”建設和綜合信息監管平臺,建立健全國土資源隨機抽查對象名錄庫。省、市、縣分別建立,借助各類國土資源信息平臺建設,逐步將有關市場主體納入隨機抽查的對象。三是建立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上下聯動,從廳級層面和市、縣層面,以業務工作為主線,分別建立名錄庫,統一納入全省國土資源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執法檢查人員應持有浙江省行政執法證件或國土資源部制發的行政執法證件。根據實際需要,可以組織跨區域聯合抽查。
一是規定了隨機抽查責任主體和程序。按照“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各業務處室為相應隨機抽查事項的責任處室。按照下列程序開展抽查監管:根據清單制定抽查工作方案;從隨機抽查對象名錄庫中確定抽查對象;從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中確定執法檢查人員;依照規定,以實地檢查為主,結合書面檢查、網絡監測等方式進行監督檢查;對抽查工作進行匯總、分析、評估,形成總結報告。二是確定抽查對象和檢查人員。依托信息技術,通過隨機方式,從名錄庫中抽取檢查對象和檢查人員。并綜合考慮級別管轄、屬地管轄和專業管轄情況。抽查檢查人員不得少于兩人。三是規定了隨機抽查比例和頻次。根據檢查事項工作特點和實際情況,合理確定年度隨機抽查比例和頻次,既要保證必要的抽查覆蓋面和工作力度,又要防止執法過多和執法擾民。抽取比例原則上不少于5%,在一年內對同一對象的抽查原則上不超過2次,對投訴舉報多、有失信行為、有嚴重違法違規記錄等情況的市場主體以及日常行政執法管理較混亂的下級國土資源部門,應增加抽查頻次,加大檢查力度。四是對實施抽查作出了相應規定。要求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規章進行,可依法采取書面檢查、實地核查、網絡監測等方式。現場檢查時,應進行全程記錄。對抽查發現的有關問題,按法定程序及時進行處理。檢查結束后,應及時進行總結報綜合監管負責部門。
一是推進信息公開。要求各級國土資源部門應當及時在門戶網站上公布隨機抽查事項目錄、隨機抽查處理結果,提高行政機關職責履行、權力運行透明度。二是加強結果運用。對市場主體的抽查情況及查處結果要依法及時向社會公布,并將失信記錄及時納入信用信息平臺;對行政執法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進行總結梳理,對存在的普遍性、傾向性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加快國土資源信用體系建設。三是建立責任追究機制。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將“雙隨機”抽查制度納入責任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