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凱 盧陽陽 Schulze David
G20峰會與杭州城市形象及軟實力的再提升
王志凱 盧陽陽 Schulze David
G20峰會給杭州帶來了一個全面亮相世界的機會,是杭州接受全球國際組織和世界人民檢閱的一次大考。G20峰會給杭州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正在促使杭州城市形象和軟實力實現全面再提升
隨著全球化不斷深入,城市之間的競爭已經由以往只是經濟實力競爭轉變為包括城市文化歷史、生態環境、文明素養在內的多維度競爭。這種多維度競爭就是城市形象的競爭,是城市軟實力的核心。杭州是中國著名的文化古都,以其自然風光和歷史文化底蘊享譽世界;杭州作為創意之都、人居天堂,在中國可以說是首屈一指。但與國際化大都市如上海相比,杭州依然名不見經傳,經常遭遇無人知曉的尷尬。G20峰會給杭州帶來了一個全面亮相世界的機會,是杭州接受全球國際組織和世界人民檢閱的一次大考。G20峰會給杭州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正在促使杭州城市形象和軟實力實現全面再提升。
與純粹的體育、文化等盛會的奧運和世博不同,G20峰會是占全球經濟總量80%、人口2/3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G20峰會主要討論如何加強國際經濟合作,如何共同抵御世界經濟危機,以更好地支持世界經濟增長。
就中國而言,奧運會和世博會對北京、上海的城市發展確實有很大的推動作用。G20峰會作為一個國際性的經濟合作論壇,與奧運會、世博會有相同之處,都會為承辦城市帶來直接或間接的經濟社會收益。G20峰會與奧運、世博的不同在于:奧運會和世博會屬于文化、體育事業,而G20峰會是多個國家領導人發起的國際經濟合作論壇,帶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和全球合作秩序;奧運會和世博會主要是給舉辦城市帶來經濟利益,而G20峰會在給舉辦城市帶來經濟、政治和文化效益的同時,也促使舉辦城市參與到國際經濟事務中去,參與全球治理決策。G20峰會旨在解決全球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推動世界經濟共同發展。每一屆的峰會上都會出臺針對全球經濟發展面臨問題的國際合作政策,因此G20峰會是可以影響世界經濟走向的。具體到承辦城市,則影響城市未來發展。G20峰會對舉辦城市的影響,可以說是會遠大于世博會和奧運會。
從國際會議舉辦城市的選擇來看,一般國際組織傾向于選擇那些政治與社會相對穩定、具備一定舉辦國際會議經驗、交通基礎設施完善、有國內外吸引力的城市。比如,瑞士的日內瓦。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聚集地往往聚集著大量的國際復合型人才,相比其他城市更容易為人們所熟知和獲得更多的關注,也擁有更強的旅游吸引力。國際組織和會議聚集的城市一般總會給人們留下開放包容、文化多元的城市形象。一個好的城市形象對城市長期邁向國際化的開放發展進程是有推動作用的。就成本收益分析來看,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往往對舉辦地城市起到免費的宣傳作用,產生即便投入巨額廣告費也達不到的宣傳效果。G20峰會對舉辦城市的宣傳效應和對城市品牌的提升作用是巨大的。
G20峰會作為全球重要經濟體首腦會議,都會針對其時全球經濟問題制定一系列最新的合作政策,通過加強成員國合作,推進世界經濟共贏發展。G20峰會結束后,各成員國需要將峰會達成的合作政策落到實處。作為G20峰會的舉辦城市,在承接與會成員國合作時,是有先知先覺的;之所以被確定為G20峰會舉辦城市,多是因為該城市具有一些與G20峰會要討論的經濟問題及政策相近的內容或相似的特征,甚至承辦城市還可能有一些先試的經驗。2016年G20杭州峰會,正是中國帶給世界新的共享、共贏發展理念之時。在當前世界經濟面臨下行風險的背景下,全球經濟尤其需要主要經濟體國家走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發展道路。杭州作為中國創新、創業做得好的為數不多的幾個城市之一,其發展經驗值得總結與分享。中國的經濟增長一直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此次G20杭州峰會分享中國杭州開放發展經驗,正是中國的世界擔當。
國際會議對舉辦城市來講更多的是展現其自身開放程度、包容程度、國際化程度。G20杭州峰會不僅在于其能給杭州帶來經濟、政治與文化收益,還在于G20峰會對杭州城市形象的提升塑造。杭州在邁向世界名都道路上需要展示的機會,G20峰會作為一項全球重要經濟體的盛會,無疑是杭州國際宣傳的最好平臺。G20峰會將使杭州開放包容、文化多元的城市形象在世界面前更顯立體與真實。屆時國際重要媒體齊聚杭州,報道峰會的同時其實也報道了杭州,這是杭州投入再多的宣傳也難以企及的效果。G20峰會對杭州創世界名都而言,是一個巨大的利好。
改革開放后,杭州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取得巨大進步。杭州城市管理水平逐漸向現代化、國際化轉變。能夠成為G20峰會的舉辦城市,本身已經說明了杭州的城市軟實力、競爭力和影響力。而舉辦G20峰會將進一步推動杭州城市創新營銷能力,尤其是提升杭州國際化水平。杭州將在G20峰會這樣一個更高的平臺上,在更廣的領域提高杭州作為世界名都的國際競爭力和城市軟實力,向實現國際名都、會展之城、國際旅游休閑城市的目標更近一步。
“一帶一路”戰略是中國倡導的新一輪全球化,而杭州倡導和正在實踐的“網上絲綢之路”,使得中國與世界的貿易往來更加便捷,中國的經濟模式更加多元化,這為新一輪全球化的推動又增加了“互聯網+”的力量。杭州是著名的文化創意城市,將G20峰會這個合作平臺對接“一帶一路”戰略會產生巨大的生產力。杭州擁有堅實的電子商務、互聯網產業基礎,借助“網上絲綢之路”戰略,推動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帶動相關產業和周邊區域的發展。承辦G20峰會,必將促進杭州城市國際化水平的提高。
當今世界,城市與城市的合作已經成為一種常態。截至目前,全世界70%以上的城市向外尋求并建立了國際合作關系。目前國內著名的城市之間合作尋求更好發展模式主要是以城市群的形式為主。其中長三角城市群已經成為全球六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城鎮集聚,產生產業集聚優勢,使得城市群地帶城市經濟發展迅速,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引擎。但是,全球化的時代早已到來,國內的資源、環境、資本相當有限,全球化時代需要城市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中國的城市和城市群既要對外貿易投資,也要獲取國際上的先進技術、發展理念和資源。杭州是長三角城市群的重要城市,其城市經濟的進一步開放發展僅僅拘泥于城市群顯然不行。G20峰會無疑成為提升杭州參與國際合作層次的重要契機。屆時,杭州的國際化程度會更上一層,相應的國家事務、國際事務將增加,對外合作的需要也會迅速增大,國外的先進資源、技術、信息將更好地為杭州所用。G20峰會舉行期間,國際性經貿組織的交流和合作將成為重點,這使未來杭州對接國際先進的優質資源,吸引更多更好的國際機構、國際組織和跨國公司入駐杭州成為可能。此外,每一屆的G20峰會,都會出臺一些利于各地區和國家經濟發展的利好政策,在全球經濟形勢下滑的背景下,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新的發展和合作模式必將成為會議的重點。
杭州作為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節點,又是“網上絲綢之路”的發起城市,新的經濟發展方式要求杭州借G20峰會的東風主動融入全球經濟創新網絡中,提升參與國際合作事務的合作層次和水平的同時,也支持和鼓勵本土企業到海外去尋求發展機會,承接國外先進技術轉移的同時,也推進自主創新技術在海外推廣。杭州在物聯網、高端裝備制造、云計算和大數據和電子商務等領域取得很多先進發展經驗,借G20峰會的契機,也可以進一步推進這些領域創新企業的國際化,促進一批世界級強企的成長。
會展業是第三產業發展成熟后的產物。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會展經濟已經成為世界上的一些國家和地區新的經濟增長點。發展會展業的城市通過舉辦各類會議、展覽等獲取經濟收益的同時,也會帶動城市的相關產業發展,對促進城市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當會展業發展到一定水平后,就會形成以舉辦城市的相關產業為依托、會展業為中心的跨地區的經貿往來,從而形成會展經濟,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杭州發展會展業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引進會議,杭州通過聘請會議大使,引進大型的、先進的、專業的和影響力高的會議在杭召開。通過多年的努力,杭州先后引入第六屆世界神經科技大會(2015)、第八屆世界兩棲爬行動物學大會(WCH8-2016)、強關聯電子系統國際大會(SCES-2016)、第18屆世界電磁領域計算年會、國際遺產研究會議(2018)等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國際性會議。另一種是自創的西湖國際博覽會,西湖國際博覽會是杭州發展會展業的重要舉措之一。首屆西湖國際博覽會于1929年6月拉開帷幕,歷時137天,參觀人數高達2000余萬人次,共有國內外代表團1000余人參加。博覽會涉及政經、科教、農藝等各個領域,是中國會展史上規模和影響力較大的活動。此后,由于歷史原因,西湖國際博覽會停辦70年,于1999年重新舉辦。自2000年至2015年,西博會共舉辦展覽、會議、節慶活動項目1400多個,參會客商和游客突破1億人次,貿易成交突破1900億元,引進外資140億美元,引進國內投資1800億元。西湖博覽會的召開不僅給杭州帶來巨大直接經濟利益,而且推動了杭州的餐飲、娛樂、旅游和交通等行業的發展。此外,一些新的會展中心和項目也經過西湖國際博覽會衍生而來。西湖國際博覽會已經成為杭州的一筆無形資產,是杭州在國際上的一張城市名片,贏得了巨大的國際聲譽。
應該說杭州會展業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與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杭州的會展業還處在相對較低的水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首先,在杭舉辦的會展總體上數量少。其次,在杭舉辦的會展形式單一。再次,西湖國際博覽會雖然取得很多成績,但仍然呈現突出的地方性、局部性,缺乏多元視角,阻礙了杭州會展經濟的發展提升。最后,杭州會展業相關產業發展并不成熟,餐飲住宿、文化娛樂、旅游購物、服務通信等相關產業沒有得到充分的規模化發展。即使是杭州這樣的知名旅游城市,加上會展旅游,2015年整個杭州的旅游產業鏈總產值也只有719.68億元,只占杭州全年GDP的7%,這與杭州打造世界旅游休閑之都的地位極不相稱。如今,杭州即將舉辦G20峰會,多向上海學習世博會經驗,是非常必要的。
G20峰會勢必會使得杭州城市的國際化形象獲得更進一步提升,從而帶動杭州會展業的跨越發展。2016年往后,在杭舉辦的各類會展將大大高于以往,對會展業的需求將會提高杭州會展中心的建設,這不僅會給杭州會展業帶來直接和間接收益,還會拉動杭州周邊旅游消費等相關產業增長。G20峰會結束后,杭州仍可借助“后峰會效應”,將杭州發展成知名會展之都。在加大會展場館建設的同時,繼續通過引進、合作、獨自承辦等方式,成就一批具有國際化水平的會展項目。
同會展經濟一樣,休閑經濟也是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杭州發展旅游休閑城市,可以說是實至名歸。千年的西湖,深厚的歷史文化已經成為杭州旅游休閑之都的象征。杭州先后被《Travel+Leisure》雜志、《赫芬頓郵報》、《紐約時報》等國際重要雜志和報刊推薦為全球最值得到訪的旅游勝地。
盡管如此,杭州和已經成為國際性旅游休閑之都的巴黎、新加坡等相比,仍有許多方面亟待改進。首先,要成為國際旅游休閑城市,杭州必須具備發展休閑經濟的能力。休閑經濟本質上來講是一種“體驗經濟”。杭州的經濟發展水平雖然居于國內前列,但是其產業組成仍是以工業和服務業為主,休閑旅游要成為支柱產業,杭州要成為真正的國際性的旅游城市,還需要進一步推動體驗經濟的發展。其次,必須保證“體驗經濟”需要配套的商品和服務。杭州需要加大旅游休閑的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再者,城市自身必須具備獨特的氣質,這種氣質是其它城市所不具備的,只有在這里才能體驗的。
G20峰會在杭州召開之際,將會有一大波外國朋友涌入杭州。杭州要利用峰會契機檢驗杭州的“體驗經濟”,激發杭州“體驗經濟”的發展熱情。要進一步完善城市規劃及其執行,提升旅游業服務水準,優化餐飲、住宿、交通、通訊等旅游設施和公共設施的配置。G20峰會在杭州召開之際,杭州的大氣污染治理將獲得更多關注,環保新政將得以推行,生態環境將得以改善。G20峰會將為杭州注入新鮮血液,這是全面提升杭州旅游業的契機。應借力杭州跨境電商的平臺優勢,加強與國際著名的消費品牌合作,在離境退稅等細節上制定合理政策。G20峰會的召開,屆時必將有全世界的國際重要媒體到訪杭州,可借此機會推進杭州作為國際休閑之都的宣傳,提升杭州城市旅游國際化水平。
要成為國際大都市,必須參與國際文化大交流。在文化交流過程中,不同地區國家彼此交換“產品”,從而產生積極的影響。
要成為國際文化交流城市,相應的配套設施當然少不了。首先是文化設施建設。杭州在文化設施建設上還有不小差距,需要投入更多資源到文化設施建設等領域。其次是要完善國際文化市場環境。當一個城市經濟發達到一定程度時,往往第三產業會成為其支柱產業。文化產業作為第三產業的一部分,要抓住國際文化交流契機。再有就是要充分利用跨國企業、國際組織、國際會議和展覽等方式進行國際文化交流。跨國企業作為世界貿易的主體,能大大提高城市參與國際事務的影響和能力;國際組織、國際會議和展覽則能給城市帶來大量國際化參會人員,促進文化交流,增加城市旅游客源和收入。事實上,借主辦G20峰會而推出一個國際化的城市,提升城市文化的國際交流水平,一直就有先例。G20峰會的召開,屆時各國政要云集,相關的國際組織機構負責人、大型企業財團所有者與經理人、國際媒體人士等齊聚杭州,這勢將提升杭州國際交流的角色和地位。
成為國際交流城市還需要相當的“軟件”設施,包括多元的國際文化氛圍、一定規模的長住外籍人口、穩定且充足的消費群體。如果城市具備一個巨大的文化消費需求,自然會吸引國際水平的文化企業來投資。文化消費屬于中高端消費,隨著杭州居民收入的提高,文化消費將慢慢成為主流。最后要有足夠的人才儲備。文化事業的根本是人才,要想成為國際文化交流城市,離不開具有國際文化交流背景的人才。
本質上講,國際文化交流是文化產品的交流。文化既包括本地的,也包括外來的。G20峰會將為杭州發展國際文化交流事業注入新的動力,G20峰會無疑將加大杭州對外來文化的吸引力,增強杭州在國際文化交流中的影響,同時也將使杭州本土文化為外界所熟知。結合G20峰會帶來的機遇,杭州在國際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將不斷提升,杭州成為東方國際文化交流之都,正由夢想照進現實。
作者單位:浙江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