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東 潘林武
全力擴大有效投資至關重要
郭建東 潘林武
擴大有效投資是溫州“十三五”時期經濟增長的“發動機”,是轉型升級的“助推器”,是社會和諧的“基礎樁”,也是趕超發展的“靠山石”。全面審視溫州經濟發展基礎、所處發展階段和投資結構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揮投資對拉動經濟、調整結構、推進趕超發展的關鍵作用,對溫州“十三五”時期發展至關重要。
擴大有效投資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關鍵所在,也是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增強長遠發展后勁的重大舉措?!笆濉睍r期,擴大有效投資必須準確認識和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
發展階段發生新變化,為擴大有效投資提出新要求。“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步入新常態,新常態下投資,是保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精準投資和有效投資。未來五年,有效投資仍是支持經濟發展的主要活動。近年來,溫州經濟社會發展總體緩慢、后勁不足,這與溫州投資總量不足、結構不優相關。歷史上看溫州投資率遠遠低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溫州投資還處于還舊賬欠新賬的困難時期。今天的投資就是明天的發展,“十三五”時期溫州需要持續擴大以重大項目為引領的有效投資,保障溫州趕超發展。
區域戰略發生新變化,為擴大有效投資提供新熱點。“十三五”時期溫州將著力打造“一帶一路”重要支點城市和“長江經濟帶”東南門戶樞紐,為此一批諸如港口、機場、軌道交通等重大交通設施有望加快建設,甌江口產業集聚區、浙南先進裝備制造業集聚區等重大平臺有望成為集聚重大項目高地,中韓產業園等一批對外開放平臺有望集聚更多高端要素,溫商回歸步伐有望進一步提速。溫州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必須牢牢把握“十三五”區域發展變化,切實增強重大項目建設對區域競爭力提升、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支撐作用。
發展內涵發生新變化,為擴大有效投資提出新方向。隨著國內外發展環境的深刻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呈現新特征。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成為經濟轉型新引擎,溫州工業化發展步入中后期階段,先進制造業、高端服務業、信息產業等成為“十三五”時期溫州產業發展重點。新型城鎮化將向縱深推進,溫州作為全省四大都市區之一,基礎設施一體化、網絡化建設迎來快速發展時機。民生保障要求更高,“十三五”全市人民收入水平將到達中等發達國家收入水平,為此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將成為社會領域發展的重要趨勢。生態建設任務更重,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對保護環境的要求與參與意識日益增強,生態環境加速修復改善。溫州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必須牢牢把握“十三五”發展的新特征,切實增強重大項目建設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帶動效應。
深化改革發生新變化,為擴大有效投資提供新保障。“十三五”時期,全面深化改革將對我國促進投資合理增長、改善投資結構、提升投資效益和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改革將進一步合理界定政府投資職能、規范政府投資行為,健全決策科學民主、審批透明合規、實施監督問效的政府投資機制,提高政府投資的質量和效益。改革將進一步打破不合理的壟斷和市場壁壘,鼓勵社會資本投資生態環保、農業水利、市政、交通、能源、信息、社會事業等領域,鼓勵政府投資和社會資本合作,進一步激發社會資本投資活力?!笆濉睍r期,溫州將有望借助改革動力,進一步發揮溫州民間資本優勢,優化投資環境,擴大政府有效投資效益。
“十三五”時期,全市在擴大有效投資上要按照“調結構、抓轉型,重投入、興實體,強改革、優環境,惠民生、促和諧”的思路,圍繞投資總量穩步增長、投資方向更加精準、投資主體更加多元、投資項目更具引領的目標,全力實施有效投資。具體來看,突出以下六個方面:
打造東南沿海交通樞紐門戶。建設國家核心樞紐港,推進以樂清灣港區、狀元岙港區、大小門島港區為核心的深水泊位擴建工程,推進以鐵路、公路為重點的交通集疏運體系建設,建設以水鐵聯運為主的大宗物資物流服務中心,加快閩北、贛東、皖西地區“無水港”建設。建設東部沿海航空門戶。圍繞建設我國東南沿海重要大型干線國際機場的目標,推進航空基礎設施建設,機場交通樞紐建設,加快保稅物流平臺建設,打造全國示范的通用航空大都市。建設區域陸路交通樞紐。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建設,縱向對接我國南北沿海運輸大通道,橫向對接沿長江運輸大通道、上海至瑞麗運輸大通道,強化與杭州、金華-義烏交通樞紐城市連接,緊密溫臺沿海城市群交通聯系。
著力提升城市居住品質。一是做精做靚中心城區。加快城市新區建設,突出三大亮點區塊建設,著力構建三條水系公共活動帶,加快推進城中村改造。二是建設國際時尚消費名城。以東方時尚島、甌江時尚風情休閑帶、千億五馬商圈的“一島一帶一圈”建設為重點,打造一批時尚消費平臺,謀劃一批高品質寫字樓、高端商務酒店、高檔商業及文化娛樂設施,形成集中展現時尚風貌的地標性建筑群。三是建設休閑旅游城市。圍繞建設國際旅游目的城市,以雁楠國際性旅游景區建設為重點,以百丈漈-飛云湖生態旅游度假區、以廊橋-氡泉生態休閑旅游度假區、洞頭-南麂海洋旅游功能區為支撐。四是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依托國家智慧示范城市、國家信息惠民示范城市、國家智慧旅游示范城市和“寬帶中國”示范城市建設,加快云、網、端三級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抓好云計算中心統籌布局、骨干網絡擴容和信息資源整合共享,推進城市治理、民生服務、高效政務的智慧化應用。
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一是加快生態環保設施建設。全面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力爭城鎮污水基本實現“應收盡收、應處盡處”。全面推進生活垃圾處置設施建設改造,重點加快垃圾焚燒和餐廚垃圾處置設施建設,構建技術先進、方式多樣的生活垃圾處置設施體系。二是推進能源供應設施建設。加大城市電源建設力度,擴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應用規模,加強以天然氣為重點的清潔能源建設。三是提升供水能力和品質。全面完成珊溪、趙山渡水庫等五大水源保護工程建設,開展甌江上游小溪引水的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城市供水設施向周邊地區延伸覆蓋。四是加強城市防洪排澇能力。突出抓好市區百年一遇防洪堤、三江四平原防洪排澇工程、南岸水庫等骨干防洪工程建設。
建設全國生態文明先行區。一是建設美麗浙南水鄉。以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為契機,繼續大力推進“五水共治、水岸共治”,重點開展污染源治理工程、防洪保安工程、河網綜合整治工程、億方引水工程、河口治理開發工程、水源地保護工程、水鄉文化提升工程等七大工程,形成溫州地域特色的美麗浙南水鄉。二是建設綠滿溫州。以甌江、飛云江、鰲江三大江干支流和溫瑞塘河等平原河網綠化為重點,建設“三江六岸”景觀林帶和塘河生態文化森林景觀帶。三是建設生態功能保護區。加強溫中平原生態區、溫西山地生態區、溫東海洋島嶼生態區三個生態功能片區建設,打造甌江、飛云江、鰲江三大生態廊道,建設溫州生態園、林垟濕地、蒼南水鄉濕地、南麂列島國家海洋自然保護區、洞頭鳥島海洋特別保護區、銅盤列島海洋特別保護區和西門島海洋特別保護區,推進濱海防護帶建設。
搭建產業發展平臺。一是以創建國家產城融合示范區為目標,以甌江口省級產業集聚區、浙南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集聚區為重點,集中力量建設產業集聚區核心區塊,著力引導大項目、大企業、大產業向產業集聚區布點落戶,打造全市經濟轉型升級和大都市區建設的核心平臺。二是培育一批時尚制造平臺。圍繞5大時尚制造產業,以省級工業園區和特色工業基地為重點,突出打造鹿城時尚制造圈、甌海時尚制造圈、龍灣時尚制造圈,培育一批時尚制造基地。三是培育一批特色小鎮。堅持產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和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發展理念,聚焦全省七大新興產業,兼顧歷史經典產業,創建一批特色小鎮。四是打造一批眾創平臺。以創建國家級自主創新示范區為目標,以溫州高新區、浙南科技城、溫州大學科技園建設為重點,推進科技孵化器、創業園、文化創意園、小微創業園等改造提升,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眾創空間。
提升城市開發合作水平。一是加快建設海峽兩岸(溫州)民營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區,全力打造六大對臺合作特色主平臺,積極承接臺灣高端裝備制造、休閑旅游、醫療養生、文化創意、現代農業等產業轉移,引進有示范性作用的臺資項目。二是高起點規劃建設溫州韓國產業園,發揮溫州市甌江口新區和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對韓招商引資主平臺作用,引進汽車、高端裝備、臨港石化、電子信息等先進制造業及時尚產業、健康產業、影視文化、商貿物流等現代服務業項目。三是高規格打造溫州-新澤西州時尚產業合作基地,擴大與美國紐約、新澤西、田納西等重點州的合作,著力引進高端裝備制造、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時尚產業等優勢產業,提升開放合作新水平。四是創建綜合保稅區,培育和引進一批跨國型外貿企業,打造集保稅物流、保稅加工、保稅服務、保稅貿易等功能于一體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建成引領溫州國際化發展的開放高地。
作者單位:郭建東,溫州市經濟建設規劃院;潘林武,溫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