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偉祥 李鵬飛 盛德峰 史 磊
?
基于SWOT分析法的項目制在武警營房保障中的運用研究
文/梁偉祥 李鵬飛 盛德峰 史 磊
摘 要:近年來,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武警部隊遂行多樣化任務越來越重,而營房是部隊戰備、訓練、工作、生活的基礎平臺,是部隊戰斗力生成的重要依托。項目制作為一種運用廣泛的管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營房保障工作效率。本文通過利用SWOT分析法研究項目制在營房保障中的運用,明確在目標和執行力方面的優勢,為人才隊伍和管理理念方面掃清了主要障礙,提出了項目制在遂行多樣化任務營房保障中運用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SWOT分析法;項目制;營房保障
目前國際國內形勢日趨復雜,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多,武警部隊遂行多樣化任務更加頻繁。特別是高新技術迅猛發展,物資裝備器材日新月異,遂行多樣化任務中的營房保障工作,將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和考驗。“如何做好營房保障工作”是一個不可回避的課題,必須認真進行不間斷地研究和探討,摸清規律,抓住重點,不斷提高營房應急保障能力。
項目制是當今社會運用十分廣泛的一種管理方法。所謂“項目制”,就是“按照公平競爭、擇優支持的原則,確立項目,并以項目為中心、以項目組為基本活動單元組織活動的一種管理形式[1]”。項目制具有組織靈活、運作高效、適用性廣的特點,能夠使組織內部和外部資源得到最大的優化配置,提高工作效率。項目制在遂行多樣化任務營房保障中的運用,就是把項目制的方法運用到營房保障工作中去,并將保障工作視為項目,建立項目體系,使營房保障的資源能夠得到充分的運用,按時按質完成營房保障任務,提高保障效能。
SWOT分析法實際上是將對組織內外部條件各方面內容進行綜合和概括,進而分析組織的優勢(Strength)和劣勢(Weakness)、面臨的機遇(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的一種方法[2]。本文主要利用SWOT分析法,詳細分析項目制在遂行多樣化任務營房保障中運用的優劣勢,影響項目制運用的因素及其有利條件,積極探索對策措施,為項目制的運用奠定基礎。
(一)優勢分析
1.中心明確,準備工作充足
運用項目制必須首先建立項目,因此先要統籌全局,明確履行職責,圍繞中心工作,展開項目。遂行多樣化任務營房保障的工作中心明確,目標清晰,即確保參戰官兵到達任務地域后住得上,睡得好,用水用電有保障,以充足的精力在遂行任務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圍繞這一中心目標,營房保障重點加強了方案擬制、人裝訓練、物資儲備等方面的建設。在方案擬制方面,緊貼任務實際,著眼遂行任務的兵力、裝備規模、現有資源可利用情況及營房物資儲備狀況,立足于困難局面和復雜社情,充分考慮各種情況,制定與之相適應、可操作性強的野營保障預案。在人裝訓練方面,利用日常訓練等時機,重點加強了搭建宿營帳篷、宿營車、凈水車、淋浴車等人裝結合科目,又根據遂行任務時任務環境不同的實際情況,組織相應的宿營、防衛、撤收等環節進行訓練。在物資儲備方面,著眼遂行任務的要求,科學預計物資的需求量,預先儲備必要的裝備物資,建立配套充足的物資儲備,形成區域集中、綜合配套、規模適度的物資儲備體系。
2.組織結構健全
遂行多樣化任務營房保障的組織結構較為健全,一般接到命令后,營房部門會成立相應的營房應急保障組以及下設各小組,及時組織召開營房保障工作部署會,就如何保障問題進行認真分析和研究,并且隨時與前指協調組聯系,了解掌握部隊遂行任務地區的氣候、道路、房源、供水、供電設施等情況,再依據現有保障力量明確有關要求,進行各級職責和任務分工。這些機構的建立和啟動,為部隊遂行多樣化任務營房保障提供了堅實的組織支撐。
3.警民融合不斷深化
一是相關的法律法規不斷完善。近年來。隨著武警部隊遂行多樣化任務的增多,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也在不斷地完善。在遂行任務過程中,可能由于部分群眾的不理解,特別是在需要征用部分營房保障物資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抵觸不配合的情況。但依據相關法規制度,就可以根據需要使用地方的保障物資,從而充分發揮地方保障的優勢。二是警民融合保障管理體系逐步健全。制定遂行多樣化任務營房保障方案,能與地方保障單位溝通協調配合,細化他們的機構編組、任務分工和聯絡方式等,并在平時檢查、訓練、演習過程中,調動地方人員的參與意識,深化警地聯合訓練,以符合任務需要。
(二)劣勢分析
③在開始學習閱讀或識字的階段,閱讀很容易走神,可能需要手指幫忙才能順利地開始閱讀,并且在開始閱讀很長時間以后還是不能擺脫這種習慣。
1.人才隊伍有待加強
首先就人才培養方面來說,營房干部主要由軍隊院校培養的營房專業學員來擔任。但院校培養的力度較小,關于營房保障方面涉及的也不夠全面,特別是在實踐方面的訓練內容較少。其次,學院讀書期間與項目管理相關的課程基本為零,這也對項目制的運用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第三,就人才隊伍來說,崗位人員隊伍結構不穩定,專業骨干少,從院校分配到部隊的營房干部數量十分有限,部分營房干部不是營房專業出身,在專業素質、業務能力等方面存在欠缺,尤其是專門從事營房保障的干部少之又少,從而導致遂行多樣化任務營房保障工作十分被動。
2.管理理念有待改進
管理工作貫穿于營房工作的始終。管理理念科學化的程度,直接制約著營房保障能力的高低。項目制是一種精細化管理活動,要在營房保障中充分運用,必須轉變管理理念。一是傳統粗放型的管理理念。這種管理理念強調不惜一切代價完成任務,利用人海戰術模式,重建設、輕管理、重硬件、輕軟件、資源利用率低下,極大限制了營房保障的效能。二是系統化管理程度。系統化水平不高,保障抓不住重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能通盤考慮,綜合平衡,只顧“一頭一尾”,重點難點問題梳理不清楚,不注重營房保障能力的整體提升。
3.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項目制通常建立在一定的信息化程度之上。但由于營房保障的通信系統和網絡系統建設水平不高,在物資管理方面,信息收集不夠全面,不能夠隨時了解物資情況,只能被動地依靠任務部隊的上報情況來分配物資,反應速度不快,保障資源不透明可視,存在盲目性。在保障技術方面,利用信息化手段不夠,營房物資裝備的實戰化和人性化程度不高,保障渠道不寬,不能適應新時代的任務需要。
(三)威脅分析
1.任務環境多變
2.任務時間緊迫
項目制需要成立項目小組才能實施。但一般情況下,部隊都是在緊急情況下受領任務,組織營房保障的時間十分倉促。同時,營房保障的任務十分艱巨,在短時間內要保障參戰官兵必須的營房物資、裝備、器材,又要配備一定的營房技術人才。在時間十分緊迫的情形下,要做到準備充分,萬無一失,任務十分繁重。這就對如何成立項目小組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3.保障關系復雜
運用項目制就是將營房保障活動看成項目,由專人負責,成立項目活動小組,合力完成任務。但在實際保障過程中,由于不同單位、不同兵種的參與以及跨區執行任務等,導致保障關系比較復雜,受到的制約較多。另外,警地保障關系不清晰、組織指揮不統一、力量部署不合理、協同配合不緊密、保障手段較單一等問題的存在,都會影響到項目制的運用。
(四)機遇分析
1.國家對武警部隊遂行多樣化任務的大力支持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物質財富不斷豐富,一方面運輸條件不斷改善和提高,使部隊能夠快速到達任務區域,提高了快速反應能力;另一方面經濟的增強能夠給部隊帶來更多的經費支持,有效提升部隊的科研能力以及裝備的更新換代速度,為營房保障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滿足了部隊的需求,提高了保障效率。
2.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重視和關注
近幾年,在遂行多樣化任務中,無論是處突維穩,還是抗震救災,武警部隊都能夠依據自身的職能使命,克服艱難險阻,發揮出重要作用,恢復了社會正常秩序,保證了人民的安居樂業,得到政府和人民的一致肯定和贊揚。隨著改革的深入,各種問題必將不斷呈現。面對這些困難,營房保障要確保在遂行多樣化任務中“動得快、過得去、攻得下、打得贏、保得好”,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重視和關注將為營房保障提供良好的氛圍和便利條件。
3.項目制的運用十分廣泛
項目制是當今社會中廣泛運用的一種管理方法,起源于二戰期間,20世紀80年代后迅速擴展到經濟社會各個領域[3]。如今,項目制在企業、高校、通訊、工程建設、行政管理等方面都普遍實行,運用范圍越來越廣,成為社會的熱門話題。并且,項目制的運作方法已經比較成熟,各種組織通過利用項目制的方法,從理論和應用上改變了組織的工作效率,并對資源進行充分利用,提高了效能。因此,對項目制如何在遂行多樣化營房保障中充分運用,值得學習和研究。
(一)樹立營房保障項目制運作的意識
遂行多樣化任務營房保障涉及的方面較多,主要包括:住宿、供水、供電等。項目制的運作方式,就是要把營房保障中每項工作視為項目,建立項目制的管理模式,即圍繞一個明確的目標,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通過項目制的模式,最終達成目標,保證部隊遂行任務的需求。
(二)建立項目制管理的組織
項目制在營房保障的實踐運用,首先是要確定項目運作團隊。項目制的組織具有時效性、績效性[4]等特點,在組織機構的組成方式上,與傳統營房保障做法存在很大的差別,因為某一個項目是由不同單位的營房部門人員組成的團隊。其次,要確定項目負責人。項目制的運作方式是一種綜合化、精細化的管理方式,這就要求項目負責人不僅要具有較強的業務能力,還要有組織協調等綜合能力。項目負責人領導整個項目團隊,目標就是完成好營房保障任務,滿足任務需要。項目負責人從制定項目計劃、進行項目管理、總結項目實施等過程中不但要全程參與,而且要控制項目實施的全過程。最主要的就是依據需求變化,靈活實施管理。所以項目負責人對項目制的運用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營房工作人員是營房保障的主體,其能力強弱決定營房保障的效益,也決定項目制在實踐中運用的效果。因此,必須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一方面,要提高組織指揮能力。營房保障能否迅速、有序地展開,考驗的就是營房工作人員在營房保障中的組織指揮能力。要通過演習、訓練等方式,熟悉保障內容和要求,熟練掌握營房保障的各項技能和保障指揮程序,提高營房工作人員組組織指揮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項目管理的能力。一是要樹立在營房保障運用項目制方式的必要信念和理念,實現對項目制運作的認可;二是系統開展與項目制相關的管理科學的教育培訓,提高營房工作人員對項目制、項目管理知識、技術及規范的學習和認知水平[5]。
(作者單位:武警后勤學院/河南總隊駐馬店支隊)
參考文獻
[1]吳勇,周芳. 基于SWOT分析的處置突發事件應急投送能力建設[j],海軍工程大學學報,2014,9(15):129~130
[2]周子卜,張淑英,王希勇,陳莉.川渝地區天然氣市場SWOT淺析[j],天然氣工業,2007,19(04):56~57
[3]梁明華,趙新偉,陳娟利.淺談項目制的實際應用 [j].石油科技論壇,2011,4(25):16~17
[4]張定忠.淺談高校后勤項目化管理模式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5,15(02):119~120
[5]李響.武警部隊后勤應急保障體系優化研究[j].吉林大學.2011,17(05):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