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李靜宇
?
倉儲企業如何涉足倉單
——專訪中倉倉單服務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楊沁河
文/本刊記者李靜宇
倉單質押是我國最早的物流金融業務之一,在上海鋼貿事件、青島港騙貸案等物流金融類產品的負面沖擊下曾一度陷入低谷。今天,“中國高信用國標倉單綜合服務”上線是一個起點也是一個契機,如何讓倉單回歸本源流動起來發揮其應有的效應,正是中倉倉單上線的真正意義所在。
隨著中國高信用國標倉單綜合服務上線發布會在北京金融街的舉行,中倉倉單服務有限公司等六個機構共同啟動了國內首創的高信用國標倉單綜合服務系統,宣布為中國倉單行業提供普惠支持服務。開展國內首創的倉單認證、征信和保險服務。
日前,記者采訪了中倉倉單服務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楊沁河,對于傳統倉單存在問題和電子倉單所以滿足的需求,以及倉儲企業如何能真正開展這項新業務,楊沁河談了自己的看法。
什么是倉單?簡單說就是提取倉庫貨物的一個單據。
在中倉倉單服務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楊沁河看來,“倉單最大的難點是確定存貨的質量和規格,只要貨物的質量檢驗技術能夠支撐,專業倉儲企業能有效管理,那么它就可以做成倉單”。
但事實是過去很少有倉儲企業涉足倉單質押這一業務領域。對此,楊總介紹說:‘‘過去大多數交易所自己在做倉單,而不是倉庫在做倉單。所以很多倉庫離開了交易所的系統支持,自己是不會做倉單的,因為倉儲企業自己沒有技術做倉單。這種畸形實際上導致倉單責任集中于少數幾家期貨交易所在承擔。”
“各地設立的眾多現貨交易所自己既做交易撮合、又做清算還做倉單,倉庫、交易商和監管機構都沒有客觀條件評價倉單的真實性和實際規模”。倉單是倉儲企業給存貨人依法出具的物權憑證,這一天然機制并未在我國普遍發揮效應。
與此同時,涉及倉單質押的部門存在著自身能力的不足,不僅是我們倉儲能力、管理水平不足,更重要的是交易所和銀行使用倉單、辨別倉單、處置倉單的能力也不足。“它們都采用了一些土辦法,如用輸出監管和動產質押混合等過渡辦法,派兩個員工、甚至派兩個臨時工都可以做。致使這一項工作一直處于安全機制先天不足的狀態。”楊總說。
一如危害甚大的華東鋼貿融資中的虛假質押和重復質押案列絕大多數采用的是動產質押監管模式,很少是采用倉單模式。
2014年8月,隨著倉單標準的制定與實施,明確了倉單的要素與格式,對于提高倉儲服務質量、促進倉單質押融資、規范倉單轉讓等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對于存貨擔保行為有關參與方的經營風險也會起到積極的防預。
目前,有少數幾個交易所做出電子倉單,但這些電子倉單也只能作為“私家倉單”,受電子倉單技術以及機制和交易服務環境的制約,這些“私家倉單”并不能有效流通起來。比如,大連商品交易所的倉單在上海交易市場就沒法使用,天津的倉單在廣州的交易機構也就沒法用。
如何讓眾多的倉儲企業真正涉足倉單的業務,并讓倉單真正地流動起來呢?中國高信用國標倉單所要達到的目標又是什么?
正如楊沁河在中國高信用國際倉單綜合服務上線發布會上闡釋的那樣,中國高信用國標倉單綜合服務是以維護倉單交易、融資市場的便捷與安全為目標,為倉單業務的供需雙方提供認證、征信、保險等一攬子倉單基礎配套服務,它屬于高端專業公共服務。
“簡單地說,中國高信用國標倉單是一個高標準的獨立倉單認證,加上高信用的倉儲企業準入,配合高標準的信息披露的一個綜合的服務產品。”楊沁河指出。
在楊總看來,之所以稱之為“綜合”服務,正是由于其提供方是以中倉倉單服務公司為核心的專業組合服務機構,它包含多方利益主體(中國金融認證中心、中國檢驗認證集團、中國人保財險、陽光財產保險、銀雁金融),受益方是倉單的用戶(金融機構、存貨企業、商品交易機構)和提供倉單服務的倉儲企業。
中國高信用國標倉單綜合服務是在我國法律和自主核心技術支持下對倉單運用模式、安全模式、公共機制、風險分散模式進行了創新升級,本次上線的倉單認證、倉單征信、倉單保險三類倉單基礎產品填補了國內市場中倉單的服務方(倉儲企業)和倉單使用方之間利益沖突的技術解決工具這一空白。
楊總介紹說:“通過倉單認證、倉單征信以及倉單保險”等這些基礎性事務工作的逐一打磨才最終體現出這項服務產品的真正意義所在。

楊沁河總經理介紹產品
倉單認證涉及“倉單設施和服務認證”、“電子倉單的生成和存續認證”,它是依據中倉倉單的標準和規范對倉儲服務商的人員、倉儲設施、運營設備等進行準入培訓和軟硬件升級,通過服務認證、電子認證等技術手段對倉儲服務商簽發的電子倉單進行7★24小時的交收支撐服務。
倉單征信是指“倉單專業征信”、“倉儲企業專業征信”,中倉倉單研發了符合倉單商業性特點的指數和評價體系,通過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倉企業征信系統”開展國內首創的倉單物權征信、倉儲企業征信服務。
倉單保險是中倉倉單聯合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陽光保險集團等大型保險公司研發的專業倉單險,它將保險實務中逐單實施的風險評估、風險定價、風險統計、投保操作等環節全部標準化、智能化、線上化,并提供了財產底層驗證和遠程視頻核保等技術支持,有效滿足大量倉單快速生成、頻繁贖單、多次背書的供應鏈融資交易需求和保險保障需求。
楊總表示,“中倉的一個重要的定位是發揮基礎作用,輔導一些真正講信用的倉儲企業會做倉單,而中倉負責評價他們,給他保險,讓這些企業的倉單有技術支持和風險分散的支持,能夠為各家金融機構提供服務。”“哪個企業要做這種倉單,我們就會把大量的銀行資源,保險資源和客戶資源推到這些倉庫里面去。”楊總說,結果一是他有大量的客戶進來,二是他們省下了一系列的倉單服務費用,三是我們的技術支持,能解決客戶內部人做鬼和內部的監守自盜的問題。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這項業務已經開始在武漢、上海、深圳等地物流節點城市部署試點工作,有多家銀行和大型倉儲企業參與試點。楊沁河表示,將奉行“甘做中國物流信用服務基石”的信念,專注成為電子倉單領域的基礎服務機構,與社會各界共創、共建、共享順應行業發展的倉單新基礎、新規則、新機制。
據說,“中國高信用國標倉單綜合服務”上線后,倉儲企業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從這一天開始,中國大中型倉儲企業不會做倉單或做得倉單不能轉讓流通,企業領導都不好意思見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