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峰
(遼東學院圖書館,遼寧 丹東 118001)
應用型本科院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之我見
王杰峰
(遼東學院圖書館,遼寧 丹東 118001)
圖書館是信息的集散地,當今社會數字信息已經成為圖書信息的主流。應用型本科院校圖書館只有從圖書借閱服務方式、學科館員專對專服務方式、信息資源保障服務方式、應用型情報信息服務方式、網絡信息資源快捷服務方式等方面創新服務模式,才能有效地做好信息服務,推動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推動我國經濟健康有序地發展。
應用型院校圖書館服務方式
高校是人才、技術的集聚地。作為具有豐富館藏資源的應用型本科圖書館,要結合自身條件和社會需求,對其得天獨厚的現有資源進行整合,優化結構,充實實用的數字化信息資源,從發揮資源潛能、創造最佳效能、實現圖書館價值的立場出發,積極探尋服務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新模式,為推動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做出貢獻。筆者結合實際,就應用型本科院校圖書館為社會服務的模式問題談幾點認識。
2015年我國有高校1219所本科院校。其中包括796所公辦普通本科學校(395所本科大學、401所本科學院),141所民辦普通本科學校,275所獨立學院,7所中外合作辦學普通本科學校。高校圖書館館藏極其豐富,其中,藏量排行前五的院校分別為:北京大學藏書800萬冊,鄭州大學藏書714萬冊,吉林大學藏書659萬冊,武漢大學655藏書萬冊,清華大學藏書634萬冊。高校圖書館總藏書量約為7億冊。我國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豐富,在總量上、在類別上、在配置結構上都具有先天優勢。但我國現有高校圖書館資源并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文獻利用率僅為30%,圖書使用率僅為0.3-0.5次,藏書流通率僅為40%。高校圖書館是全社會信息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圖書館不僅要為教師和學生服務,也要有針對性地服務于地方經濟社會建設與發展。尤其是應用型本科院校圖書館,一方面要服務于教師與學生的創新創業項目,同時必須改變長期以來封閉辦館的狀態,積極面向社會開放服務,充分發揮圖書館資源社會性的屬性特點,實現應用型本科院校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職能和目標。
比亞迪公司董事長王傳福曾對新產品研發問題進行過經典總結:“通常開發一種新產品,60%起因于文獻,30%受樣品啟發,5%源于原材料等因素。只有5%來自研究者自身的研究”。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應用型本科院校圖書館做好信息服務工作的重要性。
當今社會,數字化資源正在成為信息資源存取傳播的主渠道,信息獲取方式也是開放性的。人們對信息的需求更多是借助于數字化閱讀、網絡化閱讀和泛在化閱讀(即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快捷、輕松、方便索取信息)。有資料顯示,我國紙質學術期刊每年都在以10%的速度遞減;有學者推斷英國在2020年將有80%的出版物是純數字化的;目前美國的許多圖書館已將95%的經費用于購買數字化資源。
應用型本科院校圖書館作為圖書信息資源的主要集散地,只有不斷從形式到內容創新服務模式,才能有效地做好信息服務,推動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推動我國互聯網時代經濟社會的健康有序發展。
2.1圖書借閱服務
應用型本科院校圖書館的本職工作是為本校師生服務,若全面為社會公眾服務,必然增加館員的工作壓力,也會對館藏資源有一定損耗,也不符合現有條塊體制管理的要求。因此,應用型本科院校圖書館要在保證校內教師和學生借閱圖書文獻的前提下,有限地為社會公眾服務。所謂有限服務主要是在時間和人員兩方面加以限制和規范。在時間上限定在寒暑假期間以及雙休日面向社會讀者開放,這樣不僅可以使館藏圖書文獻發揮更好的效用,同時,也有利于緩解高校圖書館館員的工作壓力。任何情況下不能忽略高校圖書館為學校教學科研服務的根本。在借閱對象上,應用型本科院校圖書館發展為社會服務應限定特定的服務對象,如可限定為對有一定層次研究項目的科研人員,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各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或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工作者,以及具有一定科技創新創業潛力的自主創業人員等,都可實行限制性借閱服務。從而發揮高校豐富的館藏資源優勢,為地方經濟社會建設添磚加瓦。
2.2學科館員專對專服務
1998年,清華大學圖書館在全國率先設立了學科館員制度,通過這一制度對教師的教學和科研進行專對專服務,取得了顯著效果。清華大學的學科館員制度,擴大了圖書館的信息服務功能,節省了教師的科研時間,提高了教師教學和科研工作效率,也提升了圖書館形象。在全民創新、萬眾創業的大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院校有著更貼近百姓創新創業的應用技術與實用信息資源,這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圖書館提供了新的服務契機,向應用型本科院校圖書館提出了創新服務的新要求。應用型本科院校圖書館要在建立學科館員制度的基礎上,加強學科團隊建設,吸收有應用研究項目的教師以及在某一專業領域有研究專長的教師組成學科團隊,通過有針對性的培訓(比如通過館內專家講座、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到相關教學院系聽課等方式),提升館員的專業知識水平、業務能力及服務水平;制定學科館員制度和工作規范;制訂推選學科館員的科學程序和具體條件;確定與學科館員專業背景相匹配的主要服務領域和主要服務對象;定期總結學科館員在學科服務中的問題、瓶頸和經驗,提高學科館員的服務質量和服務熱情,增強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建立學科館員績效考核制度等等。總之,通過建立學科館員制度,以學科館員專對專的服務,更出色更優質地為全民創新、萬眾創業服務。
2.3信息資源保障服務
傳統的高校圖書館主要采集為保證校內教師和學生的教學、科研、學習及管理需要信息資源,其專業范圍和內容主要由學校所涉獵的學科專業來決定。在全民創新、萬眾創業的時代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的館藏資源不僅應該包括傳統的圖書、期刊、報紙,更應該注重采集實踐性較強的實用資料,如樣品、樣本、案例、圖紙、指南、專利等,將各行業應用領域中的相關文獻、相關行業標準等納入收藏范圍,建立樣品庫、樣本庫、案例庫等,這不僅有利于教師教學與實踐的無縫對接,也有利于學生盡快與實踐零距離接觸,更有利于企業人員對科研、生產和經營等相關業務信息的查閱。此外,圖書館要建立豐富的數字化資源體系。應用型本科院校圖書館要通過有針對性的數字館藏資源建設,為全民創新、萬眾創業提供全方位的信息資源保障服務。
2.4應用型情報信息服務
應用型本科院校圖書館應根據社會用戶的需求,借助網上咨詢平臺,對社會用戶在文獻檢索、資源利用等方面對學校館藏資源和網絡信息資源進行分門別類的整合和深加工,比如,基于學科館員制度的要求,建立應用問題解答、表單技術咨詢、在線應用咨詢等內容的數字信息資源庫,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應用型情報信息服務。針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點問題,收集、整理和分析相關應用信息,為政府部門決策提供參考;針對地方社會發展的熱點問題、針對某一行業創新創業的技術難點問題,或針對某一特定問題,收集有關國際國內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實踐創新等方面的應用情報信息,通過專題講座、專家講堂、創新創業交流等形式進行傳播,最大限度地發揮應用型本科院校圖書館人力資源、信息資源的優勢作用,將束之高閣的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2.5網絡信息資源快捷服務
應用型本科圖書館要通過信息資源的優化整合,為特定社會人群提供綜合統一的服務平臺,以滿足特定社會讀者簡便、快捷、針對性、時效性、個性化、多元化的“一站式”服務需求。應用型本科圖書館可以通過建立學科導航系統,將海量學術資源和網絡信息按照特定用戶的檢索習慣進行收集、歸類、整理、標引,使信息資源有序化,便于用戶使用;建立專門的應用問題解答、表單技術咨詢、在線應用咨詢等導航系統;為方便用戶檢索利用信息,可將百度、谷歌等相關搜索引擎,放置在圖書館主頁顯著位置,方便用戶快速查詢到創新創業相關產品的研發現狀、進程及發展走勢等動態信息;建立方便特定用戶檢索的導航系統,提高特定用戶檢索和查詢的準確性,保障特定用戶信息查詢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在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在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前提下,高校圖書館不僅要保質保量完成傳統工作任務,也要走出圖書象牙塔,面向社會,挺立潮頭,促進創新人才的成長,為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1] 趙磊.泛在知識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服務模式與評價[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3(6):15-19.
[2]宋秀梅.“三合一”館員工作室—圖書采購模式的新平臺[J].圖書館建設,2015(8):55-57.
[3]王冰.淺談打造高校智慧圖書館—以延邊大學為例[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3(8):47-49.
[4] 史麗香.高校圖書館讀者網上薦購的現關與思考—基于對50所高校的調查[J].圖書館論壇,2013(9):117-122.
[5]李德剛.創建高校圖書館品牌提升高校圖書館服務檔次—以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圖書館“服務月”為例[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2(17):49-51.
王杰峰男,1964年生。碩士,館長。研究方向:圖書館信息管理與服務。
G258.6
(2016-02-26;責編:徐向東。)